《賀龍釣魚》教學反思

《賀龍釣魚》教學反思

  本次課堂教學由於課前準備比較充分還算順利,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積極性高,讀書很投入,交流討論一般。不足之處是時間分配不很恰當,分角色朗讀課文沒能達到預定的效果,也許在教學方法中還有諸多不當之處,望各位教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對於歷史人物的教學,教師需要將高大的人物平凡化。比如在教學《賀龍釣魚》這篇文章,如何讓學生真切的體悟到賀龍的樂觀,並且將樂觀與學生的生活實現對接,畢竟樂觀向上每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元素,特別是當下自然災害頻發,傷害事故時有發生,青少年對愛視而不見,更需要樂觀的心態。為此,我把教學的重點關注到賀龍為何能夠如此的樂觀上,這樣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很快的就認識到樂觀向上的`源頭活水源於賀龍的信念以及對戰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誼,在這個基礎上,我將這高尚的精神生活化,既我們若要擁有樂觀面對任何事情,最需要的就是一份美麗的堅持和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小小的挫折,就灰心喪氣,怨天尤人,這是為什麼呢?從賀龍的身上到底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呢?”這些同現實生活相通的啟發性問題,人物的品質就能真正成為光源。再如在教學《小兵張嘎》時,由於張嘎同學生的年級相仿,我將教學的切入點關注在了“我同張嘎相比上”。是的,一個12歲孩子,懂事孝順,在痛失惟一的親人後能夠磨鍊出一個戰士最可貴的機智與勇敢,我和張嘎相比到底差了什麼?為什麼會差這些東西呢?兩個與生活相通的問題,不僅縮短了人物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倍感親切,而且在換位思考後的對話中,又成為了燭照學生心靈的光源,帶著真實的敬意與羞慚深入到魂靈的深處。

  教學就是要深入到師生魂靈的深處,才能觸控到人性的光輝,繼而在溫暖中喚醒自我,培植起直面生活的勇氣與睿智。當然,深入靈魂深處的前提需要教者尋找到文字與生活的臨界點,搭建一座橋文字與生活相通的橋,讓人物與讀者實現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