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考察報告

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考察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考察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我們的社會處在現代化的程序當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現代化。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培養人的機制,新的人才需具備哪些特徵?目前學校和家庭對中學生的不利影響有哪些?這些問題自然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故而在“社會調查實踐”中,我們選定了“中學生家庭與學校教育現狀抽樣調查”這一課題。經過調查和分析彙總,參考各種文獻,現選取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特徵作研究物件,原因有以下兩點:①透過調查瞭解當代中學生社會人格的現狀,可以發現我們的家庭、學校在學生性格培養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導致積極的社會人格,而哪些又導致消極的人格。②對目前處在轉型社會中的我國中學生而言,其社會人格同其社會的性質同樣具有過渡特徵,在傳統與現代的人格型別轉換的現階段中透視當代中學生的人格特徵,哪些透視出時代的特色,而哪些還體現出歷史的束縛。前一點主要出於應用的思考,而後者則更多偏重於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思考,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從事調查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共計回收中學生答卷175份,經檢查,結果客觀有效,問卷質量高,並按照調查工作計劃中確立的指標專案分別作檢驗分析,同時結合圖書館中的人口學資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擬從當代中學生對所處環境的態度與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傾向、轉型社會人格結構幾方面具體闡述。

  二、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對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的感受和態度

  1、部分父母老師的德育影響力與子女自身難以協調一致。在被調查的中學生當中,有70.2%的父母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時能夠作到言傳身教,自身具有示範性作用,這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有29.8%的父母則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這已是一個不低的比例,事實上,父母親在家庭內的各種行為所體現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內涵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子女的楷模,這在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兒童中尤為如此。父母與子女在家庭裡充當的角色與地位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說“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賴者,他對有支配權的一方--父母,會發現’自居作用’,而子女在這種作用下會追隨和仿效父母,以期將來能成為父母那樣的人。”當然這種機制的作用有時完全是潛意識的。由調查的結果來看,在問及學生“當老師教導您怎樣做人與父母教導不一致時,您會選擇什麼?”有4.7%的中學生選擇了(A)“聽父親的”其較之(B)“聽母親的”所選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現代中國家庭德育中母親的地位較之古代“父嚴母慈”的家庭中母親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雖然這樣,還是可以看出現代中學生對父母的教導的依賴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視的地步,因為也有11.9%的學生選擇(C)“聽老師的”,可見在學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師無疑是較之家長更具有道德典範和說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會給尚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奠基階段的中學生帶來巨大的塑造性影響。當然,在“父母教導與老師教導不一致時”,大多數中學生還是理性地選擇了“誰對就聽誰的”(F),這一比例達50.2%,而不是像以上三個簡單地選“父親”(A)4.7%、“母親”(B)4.3%或“老師”(C)11.9%那樣,“誰對就聽誰的”表明了他們已具有判斷的能力,不盲從、不迷信權威,這是當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個顯著特徵。不過我們仍須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學生選擇(E)“誰的說法與我相符合就聽誰的”,這一比例之高是讓我們始料不及的,我們起碼可從中看出當代中學生的“自我中心”傾向的表現,當代的中學生,由於獨生子女佔較大比例(本次調查結果中,獨生子女佔66%),在家庭中地位較高,致使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徵得到強化。而這種性格特徵一方面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持有過度的“自尊感”,而且對於他們未來生活中面臨的人際關係的良好發展無疑是一種潛在的阻礙。這一部分學生較之前面“誰對就聽誰的”那些學生而言,更難以與人相處,常常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判一切事物,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和替他人著想,這是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所應重視的一個問題。

  2、學生在家庭內、學校內缺乏與家長、老師的情感交流,就調查問卷中“交流狀況”一題而言,“與同學談心或討論問題”是中學生人際交往中最為頻繁、最為主要的形式,用SPSS中的Descriptive(描述性統計)功能得出中學生總體對“與同學交流與討論”一項的總體平均值為1.87,在取值①“非常多”與②“較之多”間,靠近“較多”,這反映了中學生的人際交往物件中,同輩群體和首屆群體間的交流更容易讓他們接受,正是在這種交流中個人開始作為一個主動參與者,作為一個社會的“準成員”逐步領會各種社會角色的含義和規範。其次,“與父母一起看電視”的總體平均值為2.53,在取值②“較多”與取值③“一般”中間。但相比之下,語言的交流狀況則不是很令人樂觀,“與母親談心和討論問題的總體均值為2.71已靠近”一般“水平,”與父親談心和討論問題“均值為3.13,”與老師談心和討論問題“均值為3.62,已在”一般“與”較少“之間,且大大低於與母親的交流狀況均值。由以上資料得知,青少年選擇的交流物件首先是同學或朋友,其次是母親,再次是父親,最後才是老師,這同目前的學校教育現狀有關,據調查,僅有1.7%的學生承認經常有老師到家中家訪,有20.7%的.學生承認偶爾有老師家訪,有77.4%的學生從未見過老師家訪。同樣,在對“學校諸方面的滿意度”調查中,學生最不滿意的列舉項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學生認為“師生間缺乏交流與理解”。應試教育格局下師生間缺乏交流,親子間缺乏溝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質教育已提到中國教育改革的議事日程上,我們相信在將來的學校教育中,越來越多的師生間會建立一種融洽、和諧的友誼關係,這是新時代社會的需要,也是未來人人格的需要。

  3、對家庭、學校的各種狀況的滿意度:在問卷上,我們一共詢問了中學生對其家庭的七種基本情況的滿意度,得到的每項的平均值均在取值②“較滿意”與取值③“一般”之間,但達不到超過“較滿意”的水平,按滿意度從高到低地排列為:“父母從不體罰自己”(2.12,指均值,下同);“對父母的職業”(2.27);“對家庭的住房情況”(2.41);“對家裡給自己的零用錢”(2.48),“對家庭的收入”(2.53),“對家庭對自己的興趣的瞭解”(2.56),最低的是“聽取自己的意見”(2.74),由均值最低的兩項來看,目前中學生對家庭覺得較不滿意的方面主要還是親子間的交流與瞭解不夠,特別是對自己缺乏一種“以成人對待”,能夠給自己在家中以一定的決定權和發言權的民主態度,這對於處在青少年期的中學生而言,是一種缺乏認同與肯定的不利因素,故而當我們在“自我評價”一題中詢問“您覺得自己是否獨立”,回答值的平均值為1.88,非常靠近值②“一般”水平,由此可見青少年學生面對以上家庭環境難以培養自我的獨立感與成就感.

  以上列述的道德協調狀況;人際溝通狀況;對學校家庭環境的滿意度三個方面的問題均是個人社會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境因素,所以尋找當代中學生對其家庭、學校環境的認識和感受態度,是有助於解釋他們的社會人格特徵的,這也正是我們羅列出以上的調查資料的原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