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濃煙條件下如何做好火場無線通訊聯絡的調研

對濃煙條件下如何做好火場無線通訊聯絡的調研

  無線通訊是指利用電磁波的輻射和傳播,經過空間(地下、水下)傳送資訊的通訊方式。消防無線通訊是由公安消防部隊使用消防專用頻率和當地無線管理機構指配的其他專用頻率組建消防無線通訊網。無線通訊是火場指揮的重要手段,是火場指揮保持不間斷、火場聯絡的主要保證。而如何保持濃煙環境下的無線通訊聯絡是當前火場指揮研究的主要課題。

  一、火場濃煙條件下對無線通訊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

  從近幾年的火災形勢來看,大的火災、具有影響力的火災時有發生。特別是消防員在火場上受傷或犧牲的事故也時常發生。受火場上的濃煙影響,使我們不能很好的保持火場上的通訊聯絡,導致在火場上發生緊急情況時,指揮員的命令無法下達,遇到緊急情況的消防員無法向指揮部求救都是主要原因。

  火場濃煙條件下對無線通訊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進入濃煙環境中的消防員,一般情況下個人防護穿戴齊全,基本情況下一般只穿著戰鬥服,佩戴空氣呼吸器。在有高溫或有害氣體的濃煙環境中,消防員一般穿著隔熱服、避火服或防化服,然後再佩戴空氣呼吸器。在這種情況下,消防員用手持無線電臺進行聯絡。透過調查,多數官兵反映,在佩戴空氣呼吸器的情況下,很難使用手持無線電臺實施通訊聯絡。二是濃煙環境中,由於消防員手持無線電臺受煙氣或水漬影響,致使電臺無法通訊聯絡。三是消防員在濃煙環境中,由於受視線影響,可能致使手持無線電臺發生碰撞、跌落等意外事故發生,導致電臺損害而無法正常使用。四是濃煙環境中的頻閉影響。如消防員在進入地下、孔洞、深井或有電磁干擾的濃煙環境中,手持無限電臺無法正常使用。

  二、充分發揮350兆叢集臺三級組網作用

  無線通訊三級組網貫穿於滅火救援行動的全過程,是保證各級指揮員戰術意圖貫徹落實的根本途徑。一旦通訊不暢,極易造成各自為戰,使大型滅火救援戰鬥現場各參戰單位之間資訊聯絡不暢,不僅影響滅火救援成敗,對消防員火場防護更有不可估量的危害。據報道,美國有關部門20__年底公佈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中紐約世貿中心執勤消防隊員的電話錄音中,多處出現雜音、通話中斷和聽不清回話等現象,充分顯示在“9.11”搶險救援中出現消防隊員與指揮系統聯絡不暢的問題。同時,美國麥肯錫公司對“9.11”事件的調查報告中稱消防部門與其他部門缺乏溝通配合,這些問題的代價是343名消防隊員在這次事件中犧牲。

  目前,公安消防部隊基本上都配備使用了350兆集臺組建三級組網。

  消防一級網,又稱城市覆蓋網。消防一級網適用於保障城市消防通訊指揮中心(支隊全網主臺)與所屬消防大、中隊(設固定臺)之間的通訊聯絡。即指揮中心——中隊基地臺——現場指揮車之間的通訊聯絡。

  消防二級網,又稱現場指揮網。消防二級網一般為單頻單工手持電臺網。適用於保障滅火救援作戰現場範圍內,各級消防指揮人員手持電臺之間的'通訊聯絡。即用於排程指揮中心與指揮車、參戰中隊通訊聯絡;支隊指揮員與各參戰大、中隊指揮員之間的通訊聯絡;以及支隊指揮員與其他相關部門、單位、人員之間的通訊聯絡。

  消防三級網,又稱滅火救援戰鬥網。消防三級網是消防中隊執行滅火及搶險救援任務時的專用無線電通訊網。適用於現場各中隊和前、後方指揮員之間,指揮員與班長之間,班長與戰鬥員之間,與消防戰鬥車輛駕駛員之間,以及特勤戰鬥員之間的通訊聯絡。該網一般採用手持電臺和佩戴式電臺(如頭盔臺等),以建制消防中隊為單位分別組網。

  三、無線電臺通訊的基本要求

  一是城市消防部隊應設定獨立的消防專用無線通訊網。一般不應以公用行動通訊網等個人通訊技術體制的網路代替。二是消防無線通訊網宜採用單頻單工和異頻單工(半雙工)排程指揮網的模式組網。三是消防無線通訊網應採用背景噪聲小、傳輸特性好、不與民用大功率發射裝置同頻段的專用頻率。四是當使用全國消防部隊同一頻率組網時,應注意與相鄰城市(地區)消防部隊進行頻率協調,避免互調幹擾。五是消防無線通訊裝置(中繼臺、基地臺、固定臺、手持電臺等)應選用效能可靠,防水、防爆、防振等功能的專業級裝置。六是為便於組織消防部隊跨區域相互支援滅火與搶險救援戰鬥時的協同通訊聯絡,其無線頻點應按《全國消防部隊350mhz無線通訊組網技術方案》進行。江蘇消防部隊現場通訊網專用頻點為5ch。七是各類人員在通訊聯絡時,堅持“先聽後發”的原則,網內無人通話時再發話。避免“插叫”、“對發”造成堵塞和干擾。

  四、濃煙情況下的其它通訊聯絡手段濃煙環境下的無線通訊聯絡是在做好350兆叢集臺三級組網的基礎上,應加強其它通訊聯絡手段備份,以便應急備用。濃煙環境下,消防員著戰鬥服、隔熱服或防化服,佩戴空氣呼吸器的情況下無法同指揮員聯絡,很難保證災害現場的通訊暢通,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以下通訊聯絡手段,保證通訊聯絡暢通。一是推動數字手機和消防通訊頭盔在火場通訊中的運用,發展多形式的消防通訊聯絡手段。將數字手機或公眾對講機置於消防頭盔中,啟用抗噪耳機的聲控功能,可充當消防通訊頭盔的作用。二是擴音器裝置進行通訊聯絡。這主要使用於火場外指揮人員向消防員下達命令時使用。一是一線指揮員用手提式擴音器或室外廣播向濃煙環境中的消防員下達指令。二是指揮員可透過車載或建築物內的消防廣播實施指揮。三是使用繩語進行通訊聯絡。消防員在攜帶導向繩(或漏洩通訊救生繩、逃生照明線)進入濃煙環境中作業時,應與外部人員商定好繩語聯絡方法。如:內部人員將繩索拉一下,表示繼續向前延伸;將繩索連拉兩下,表示發現火點;將繩索連拉三下,表示發現被困人員;不停的拽動繩索表示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撤退或援助;等等。四是使用哨音進行通訊聯絡。如消防人員進入濃煙環境中作業時,指揮員可規定哨音以備緊急情況下現場指揮。如聽到一聲哨音,表示一切正常;兩聲哨音表示繼續作業;聽到連續緊急不停的哨音表示下令撤退。

  五、濃煙環境下通訊聯絡注意事項一是針對濃煙環境中,前方號員在加強個人防護,佩戴空氣呼吸器,穿戴隔熱服、防化服等防護下,應使用頭骨發射裝置,以提高通訊電臺的通訊效能。二是進入濃煙環境中的消防員應做好無線電臺的防水、防煙塵工作,或使用防水、防爆電臺,保持通訊裝置完好,確保通訊不間斷。三是各類人員在使用無線電臺通訊聯絡時,應儘量做到語言簡練、呼號正確、回答清晰、有呼有應,同一頻率(或頻點)的電臺按指揮層次由上到下實施呼叫,主呼叫應以指揮員為主,聽受人員在無緊急情況下不主動呼叫。四是在火場上適時檢查電臺工作情況和等待頻點

  是否符合通訊要求,正確操作,保持通訊不間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