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之黑步甲讀後感

昆蟲記之黑步甲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之黑步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之黑步甲讀後感1

  自從我讀過法布林寫的《昆蟲記》後,就深深地被它們震驚了。

  裡面寫到的昆蟲的品種很多;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母甲蟲,並不是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為它對孩子的愛。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這裡的材料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這樣,它的卵就會被悶死在裡面。因此,母甲蟲為了不讓它可愛的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就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預備一個牆壁薄薄且精緻透氣的小房間,讓它的孩子居住。其實,梨的中央也是有少許空氣的。但是,對於柔弱的小蠐螬來說,那還是遠遠不夠的。等它到中央吃食物的時候,已經是很強壯了,對於稀薄的空氣已經完全適應了。母甲蟲為什麼會想出這個聰明的辦法呢?是因為母愛!難怪人們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

  我最討厭的則是賊甲蟲,是因為它們不靠自己的勞動來尋找食物,只會用卑鄙的手段來獲取別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這不勞而獲的賊甲蟲真是太可惡了!同時,我們也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要有警惕感。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於一隻揹著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麼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麼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遊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隻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隻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麼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裡,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麼,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昆蟲記之黑步甲讀後感2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科學家法布林,(1823--1915)被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尼爾,是一位名人,是我們的榜樣。他是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古希臘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如今活到了92歲,根據自己40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30年寫出了這本書,喜歡昆蟲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儘管小時候捉小昆蟲經常被父母罵,一次次扔掉自己心愛的寶貝,但他還是一直堅持不懈。他的代表作還有巜牧歌》、巜農事詩》……本書中運用了很多好詞佳句,值得我們學習。

  昆蟲記也被稱為傳世佳作,受眾人歡迎,我也非常喜歡,裡面有很多個小故事,主要介紹了不同昆蟲的習性,如:推糞球的屎克螂,埋肉的食屍蟲,吃路的天牛,經過漫長經歷的幼蟬,執著的雌狼蛛,備餐的螢火蟲,不吃蜜的蜜蜂嬰兒雄性西緒福斯蟲......我最喜歡的是《三種壘築蜂》這篇文章,從題目看我們知道了,這篇文章講的是三種不同的壘築蜂生活習性。

  不光人會建造泥石屋,在昆蟲界也有會建造泥石屋的昆蟲,人們把它叫做壘築蜂。壘築蜂分為三種。稱為卵石壘築蜂,灌木壘築蜂和棚簷壘築蜂。雌性卵石壘築蜂渾身裹著華麗的黑天鵝絨,翅膀呈偏暗的紫色,雄性壘築蜂穿著色彩鮮豔的鐵紅套服,另外兩種都是紅色、褐色、灰色、三種顏色混色。他們喜歡把巢築在一塊兒滾圓的石頭上。那塊石頭還沒有拳頭大小,而且它們更喜歡被利用激流沖刷過的碎石頭,主要採取的石頭是羅訥河岸邊的石頭,選擇建巢的範圍較寬,讓他最喜歡的是施工場地的屋簷瓦片下面,我也覺得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利用樹葉、樹枝和泥土遮擋。到了夏天,他們會嗡嗡的連成一片。

  記得有一次回農村老家,老房子的屋簷下有個大的物體,爸爸告訴我是一個壘築蜂的巢穴,我仔細觀察高高的屋簷下有一個大大的巢穴,周邊有許多小昆蟲,撲著亂飛的翅膀,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壘築蜂。

  昆蟲是否和人一樣,有機智的大腦,有咚咚響的心臟和發達的肌肉呢?昆蟲能照顧好自己的小寶寶嗎?昆蟲也會不顧一切的保護家人嗎?法布林能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讓我自己去探索?

昆蟲記之黑步甲讀後感3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花費了十多年時間寫成的鉅著《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的書,知識非常豐富,語言特別有趣,讀起來特別過癮。

  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這些飛行於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與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為:它們的生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讀了這本書,心中深深受了感動,原來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裡。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或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你聽,瑟瑟演奏的螽斯,盡興彈琴的蟋蟀,狂熱唱歌的蟬兒。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蟲,優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它不是都顯得很快樂嗎?在這個動物王國中,一汪水窪可以養育許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蟲;一滴露珠就能滋潤一隻小甲蟲,一塊石頭下的縫隙就能成為一對蟋蟀提供一個安樂的家,昆蟲無處不在地譜寫著或艱辛或順利的生存的故事。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它們的笑聲和竊竊私語,忽視了它們的舞蹈罷了。

  這些小小的昆蟲,我們難道不應該去觀察、發現它們嗎?只要你仔細的觀察,它將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收穫。

  例如: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你或許會對它喋喋不休的歌聲厭煩。但是你知道蟬的一生嗎?蟬,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日日光中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該厭惡它歌聲中的煩燥浮誇。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那鈸的聲音能高到足以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而又如此短暫。

  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地球不應當被人類霸佔,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日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

  讀罷《昆蟲記》,才真正感悟到生命是平等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