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育人功能探微論文800字

小學科學教學育人功能探微論文800字

  小學科學是一門將自然、歷史、地理、社會等內容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而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大量的存在於教材之中。因此,在實際的科學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科學課程的優勢,善於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在科學活動課上,要巧妙地依據學生性格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課內外有機結合,從而達到科學教學的德育目的。

  一、在科學教學中發揮德育教師育人功能的作用

  科學教學作為小學階段必修的課程之一,是學生接受科學啟蒙教育的學科,也是展現出德育教師育人功能的主要手段。作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不僅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更要肩負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任務。同時,科學這門學科內設多種教學內容,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衛生等多方面的知識,的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具有十分豐富的德育因素,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教師利用教材知識對於滲透德育教育起著積極地影響[1]。在科學教科書中有很多內容都是使教師發揮育人作用的大好時機。例如:科學教材中的某一章節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並設定相關內容,要求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來進行假設,到底摩擦力大小是跟物體的重量,還是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等,再根據教材內容所設定的步驟進行實驗設計,以此來得出結論。透過這樣的教材內容可以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邏輯思維方法,與此同時,學生透過不斷地學習科學知識,能夠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更具有愛國情懷。例如:在學習古代科學家張恆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的科學知識,學習古代四大發明,講述科學家的故事等,這些內容都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對於教師發揮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在科學教學中發揮德育教師育人功能的途徑

  1、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

  科學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研讀教材內容,找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學時儘量的將內容與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使德育教育貫穿整個科學教學之中。例如:教師在講解《種子的發明》這一章節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實驗,引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自行總結種子萌發的條件,為了培養學生在做實驗時要具有耐心和細心,教師可以給每人分發記錄表,要求學生每天觀察並記錄種子的成長過程,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記錄,學生在最後彙報實驗結果時,很多學生由於透過細緻觀察和悉心照料,種子萌發的很好,而相反,一些粗心大意的學生身邊的種子出現腐爛的現象,因此,透過這樣的實驗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是需要有耐心、有恆心,使德育教育達到很好的效果[2]。又如:在學習《飛向天空》時,教材當中加入了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圓中國人民飛天夢的內容,教師可以以此來抓住時機,組織學生就教材內容來談談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總結學生們的想法並可以適當的引申我國為了實現飛向天空這一夢想所付出的努力,利用多媒體裝置講述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九號的發展歷程,透過在科學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使得學生能夠感悟到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對於德育教學起到積極地影響。

  2、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育人教育

  科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領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實踐習慣,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在學習中提出一些簡單的具體要求,從小事著手,進行多層次的訓練,引導他們將道德認識付諸於實踐,從而使育人教育發揮出實效。具體的方法有:首先,在科學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學生常規訓練,如課前準備、課堂上的發言、有序的實驗操作等。要將常規訓練融入到科學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之中,同時要求教師要每節課都強調,並適當地對檢查結果予以評價,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日裡的科學教學課上,教師要積極充當德育教師的角色,從細節抓起,教育學生們把用過的實驗裝置放歸原處,在使用時要愛惜實驗器材,做到輕拿輕放。其次,在實驗操作時要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耐心完成實驗內容,以此來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3]。例如:在學習《我的大樹》這篇科學短文時,在組織戶外實驗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科學學科的觀察方法進行,引導學生先進行整體觀察,再將觀察重點放在區域性,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科學正確的觀察的方法,同時能夠認識到學習科學課程中的實地觀察比利用畫面觀察獲取的知識更多,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意義。

  3、注重自我教育,將德育教育內化

  要想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德育品質,單靠教師傳授和灌輸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在科學教學之中培養學生自我構建、自我教育。因此,教師在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行確定探究活動方案,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課程的安排,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體驗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人人有角色,並且在小組討論中給於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可以盡情的討論與交流。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提升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科學教學實踐的需要。與此同時將德育教育溶於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加以引導,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作者:程學周 單位:羅湖區錦田小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