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讀後感8篇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8篇

  撒哈拉沙漠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撒哈拉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1

  今日中午食飯個陣因為毛書體,因為之前已經將“大學路上的十字路口”體完左,剛好玲姐姐拿左一本佢新買即“撒哈拉沙漠”翻來,所以就借左佢即來體。一直都有聽講好好體,一直都想體,而家終於有機會啦,我就迫不及待地體。

  即使我體書即速度有所提高,而且連形勢與政策課都用來體,放左學都體,也只有體到一半,但真繫好精彩啊。系沙漠個度結婚,三毛都可以話系第一個勇敢即中國女性啦,當然,在我體來,三毛系幸福即,因為有最愛即荷西無怨無悔地陪伴,同時,我都為荷西開心,因為有三毛系佢即身邊,每一天都系精彩即。

  三毛是甘我行我素即,不管別人即體法,活得自在。其中令我最震撼即系娃娃新娘,10歲就要嫁人,想想我個時中讀緊小學啊,點可以甘即?而且佢地好暴力,新婚之夜,只系佢地公然用暴力去奪取一個小女孩即貞操,怎一個恐怖了得。三毛真繫好大膽啊,我好羨慕你佢啊。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2

  三毛果然如“三毛”一樣,擁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她的撒哈拉生活,帶給撒哈拉人不同的感受,同樣也帶給我們別樣的感受。

  三毛去沙漠是因為看到了一張那裡的照片,從而感受到前世的鄉愁。於是她便二話不說搬到了那兒。她的丈夫荷西也為了她到了那兒,並且他們是在那兒結的婚。從此他們每天看著變幻莫測的沙漠風景,與他們又愛又恨的撒哈拉人一起生活。他們夫妻的生活也是讓我笑個不停,因為三毛的丈夫是個外國人,不懂中文,所以三毛騙他丈夫粉絲的名字叫“雨”。還有三毛當“二兩”醫生,她用指甲油幫撒哈拉人補牙齒……可有趣了。

  後面便提到了撒哈拉人,他們封建、重男輕女。因為三毛與她們不同,所以三毛一到那兒就受到了女性的歡迎,但是三毛始終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對門的姑卡與三毛的關係較好,三毛見證了她十歲時結婚的痛苦與淚水。對於撒哈拉人對於女性的歧視在這場婚禮裡展現的淋漓盡致,像場鬧劇一樣。我看了真的為姑卡感到心痛,也慶幸自己是生活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里,那裡實在是太封建了,太不把女性當做人了。撒哈拉人不光封建,他們還以胖為美,終年不洗澡,養黑奴,。對於養黑奴那件事,我與三毛一樣倍感痛心。那個黑奴明明是這樣好的人,他因為有個妻子與孩子,所以他什麼都做,不怕苦。他那麼善良,憑什麼要歧視他,欺負他,最後還賣走他。撒哈拉人的那種自視清高,讓我感到厭惡。那個黑奴的深情則感動著我。

  撒哈拉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有淚,有開心。一切都如那沙漠一樣,變幻莫測。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3

  酌一杯清茶,品味破碎人生。林黛玉的破碎,於她刻骨銘心的愛情;梵高的破碎,於向日葵在太陽下不停的割痛;三毛的破碎,於她歷經滄桑後那一剎那的明澈與超脫……這些名人的破碎猶如千樹萬樹的梨花一樣潔白如雪,那你的破碎又將源於什麼呢?

  初讀三毛的文章《撒哈拉沙漠》,就讓我喜歡執愛。真實的文字、動感的心靈、細膩的感情……就如一首曲子,遼遠悠長。其中的調子不是用語言所能表達的,說它沉鬱憂傷、曠古悠長,都有。在遼闊的原野上,一隻大雁的孤鳴;在晚風中,一個孤獨者的守望;在沙漠中,一頭駱駝的低吟。在她的文字中間,我可以用心去觸控感應她的心靈。我才發現當你真正喜歡一樣東西的時候,語言是那麼的脆弱無力。

  三毛很普通的追求著快樂,所以她來到了她牽掛的沙漠。用她的話來說:“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地來說,它是細水長流,碧海天波,在芸芸眾生裡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霎間的喜悅,那麼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了。”是啊,在簡單中獲得快樂,平凡中卻有偉大,我想天地萬物都有其極致,三毛在沙漠中才能找回快樂,找回真正的自我。佩服她拋開一切的選擇,執著追求自己的天堂,即使道路險阻,也只是欣然一笑。把潛伏的熱情揮灑在沒有生命的沙漠卻讓生活沸騰起來,沒有恐懼,沒有悲哀。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麼自然的悄然流走。”這是三毛關於青春或時間的最有力的詮釋,大多的我們在不停地用“無聊”打發光陰。要知道,一回首,一駐足,等到年華老去,還來不及觸控,年輕的生命已漸行漸遠。我欣賞三毛,在她的生命裡沒有慵懶,沒有浮華,只有與時間賽跑後那些成就感和幸福感。撒哈拉有太多她的故事,這才是她最有意義的生活吧。

  在她的故事裡,看到的是她恆久不變的愛,她愛每一個人,每一個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儘管撒哈拉威人是那麼不可理喻,連吃飯的餐具都要借她的,小孩都跟她要錢……愛總是可以讓人體味到溫暖的,愛總是可以消融一切,愛一切,都會是圓滿的。

  回首一路走來,我們在不停的喜泣憂傷,酸甜苦辣讓生活充滿味道,其中的過程是那麼的刻骨銘心。像三毛說的:“我想,一個人的過去就想聖經上雅格的天梯一樣,踏上一步絕不能上升到天國去。而人的過程,也是要一格一格爬梯子,才能到了某種高度。在那個高度上,滿江風月,盡入眼前。這種境界與踏上第一步梯子而不知道上面是什麼情形的迷惘惶惑是很不同的。”

  人的成長是個很艱難地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想要讓生活精彩,體驗幸福,就要一步一步爬越天梯,笑對生活,超越自我。

  三毛的作品中,向眾人訴說了她傳奇般的人生經歷,隱伏著一條尋找人生奧秘、追求人生超越的'心靈歷程。形式上的流浪和實質上的尋求有機地統一在她的作品之中,構成她作品的內在靈魂,展示出從尋求到超越的完整的生命歷程。

  三毛是特立獨行的,但並不使我們感到難以親近。她用生動、細膩而風致的文字帶領我們去親近世界、親近大自然、親近樸實的小人物。三毛的愛心感染著我們,她離我們很遠,但又那麼近,她是一隻飛遠了的不死鳥!

  破碎的人生,破碎的味道,不同的你,因不同的破碎而精彩!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4

  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看了這本書以後,會情不自禁的愛上沙漠,憧憬和三毛一樣自由的日子。也愛上三毛的文字,愛上了三毛。

  我從未見過沙漠,但在三毛筆下我所看到的沙漠無疑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切都是聞所未聞的。三毛是個不平凡的女子,她不會萬分的做一個平常人,他不會過這像白開水一樣的日子。她隨心所欲,天真熱情,在茫茫的沙漠中也能活出自己的浪漫與快活。我好似和他一樣也愛上了那片沙漠,那裡或許有無奈,有悲傷,但是那確實質樸,單純。或許你說那裡的人太過愚笨,太過落後,那卻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你不能不說在沙漠中他們可以過得如此快樂,無憂無慮,可以說隨時綻放開來感染著人的笑容,那也是他們的特別之處。而更感人的卻是三毛這個女子,古怪,率性,善良,浪漫。

  這些詞語對於我來說還是不能夠來形容她。她古怪精靈永遠忘不了她用指甲油幫人補牙,把維生素片當做藥物送人使用:她可愛,浪漫,好像也向往用長長的棺材木頭來做沙發,把放棄的輪胎當椅子。

  她善良熱情,每當想起她毫不猶豫的讓路人搭車,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啞奴也會不知不覺中露出笑容。每一個人都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吧,像三毛,她或許是有自己的任性與倔強,但她就是適於那樣無拘無束的活法,灑脫而不濁,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三毛說過,她第一次見到撒哈拉沙漠,就像見到久違的故鄉。還有比沙漠更適合三毛的地方嗎?三毛灑脫,與沙漠的廣闊無盡也正互相包容與映襯著,在大漠的陽光下閃閃發光。

  在無根的撒哈拉中,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樂觀率性。雖然撒哈拉中也有悲傷但是堅信故事中的陰影終會褪去。而三毛,我也相信無論她現在是在何方,也一定會快樂。也許是因為一直喜歡這樣的女子,也一直愛著這樣的撒哈拉。

  情迷撒哈拉,不會讓人忘記這片讓人流連的土地:情迷撒哈拉,讓風兒帶我遠走,到撒哈拉,和三毛一起流浪。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5

  那個有個性的三毛,跟著丈夫何西去了沙漠!那裡的生活習俗和她遇到的一切,都寫在了這本書裡,讓我也大開眼界!知道了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

  那裡的女性地位很低,不上學!生病了也不能找醫生看病!因為醫生都是男的!所以她們生病了只能忍著,活不活的下去看自己的造化!有一次,三毛把止痛片給了一個生病的女鄰居,減輕了她的痛苦!大家都覺得三毛可能是個神醫,生病了都來找三毛看病,逼得三毛只能自學一點藥理知識!有壓力就有前進的動力!三毛的另外一個鄰居,哈蒂耶陀來找她說:她的表妹很瘦,正在慢慢死去,請三毛去看看!三毛摸摸她沒有發燒,指甲、舌頭、眼睛全都是正常的顏色!於是,三毛就餵給她一點食物,慢慢的,她醒過來了!啊,原來是營養不良,三毛恍然大悟,並且很開心!在她大膽又負責的實踐下,又救了一個人!她成了沙漠中的女神醫!

  那裡的人很早就結婚!三毛的鄰居姑卡才十歲,她的爸爸就把她許配給了一個部落裡的英勇的小夥子!三毛很憐惜她,可是她的爸爸說:不小了,我8歲就娶太太了!”我們這裡,十歲還在讀小學呢,我每天都希望跟爸爸媽媽一起睡覺,抱著他們撒嬌,那裡的孩子太可憐了,這麼小就要離開父母,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我有點可憐她們!

  沙漠水資源很稀缺,所以那裡的人一輩子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生孩子!每次洗澡,需要用石塊在身上磨,才能刷的掉一點身上髒髒的汙垢!現在講究了一點,一年洗一次!天吶,這個人肯定很臭很臭吧?怪不得他們每個人都那麼黑乎乎的!

  在沙漠生活的三毛,很有情趣,用很多廢棄物佈置了房間!讓大家刮目相看!在沙漠生活需要很多智慧,三毛看的書多,所以很多時候,都能從容應對!真是佩服三毛!感謝她給我們記錄了那麼多有趣的故事,讓我們瞭解了很多的沙漠文化!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6

  “櫻花只開一次,真愛只有一次,如果我能有多一張船票,你是否願意跟我走。”這是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花樣年華》裡一句經典臺詞。人們可能會感到詫異,我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一句話來作為字首。這部電影,是由著名影星梁朝偉和張柏芝出演的。這是一部對愛恨情仇、對生活朦膿不清,對人心不斷揣測的濃墨重彩的經典之作。故事充滿了無奈和悲劇色彩。閱讀完這本書,你能體會到一種截然不同的對生活、對人心、對愛情的態度。

  三毛原名是陳平,青年女作家和旅遊家,她的文字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特點,有自己的風格。《撒哈拉沙漠》這本書是三毛青年時期的作品,那時的三毛已經遇到了那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荷西。在撒哈拉,三毛與荷西度過了人生最為甜蜜的七年,三毛是從出生時就對沙漠有著獨特嚮往與熱愛的,即使沙漠孤寂和乾燥,但是三毛依然無悔的選擇了它。而荷西向往海洋,他覺得海洋是寬廣和包容的,三毛和海水是他一生摯愛。儘管等待了太久,可是荷西無悔的堅持了心中所愛,他愛她的單純,直率,天真。最終荷西無悔的等待感動了三毛,有情人終成眷屬。

  天空下起了小雨,灰濛濛的,空氣中的水分子彷彿變得憂傷,三毛在荷西的墓前久久徘徊,她望著愛人的墓,將一束濃郁和芬芳的百合花放在墓前,這是三毛的摯愛。而此時距離荷西離世已有一個月,每次來,三毛都會懷抱百合花。而每次,她都會回憶起往事,回憶一起在撒哈拉的幸福時光,也觸及了過往的一些心酸,自從荷西下崗,兩人的生活變得拮据,三毛是最愛百合的,可是現實生活剝奪了這種奢侈的愛。也是一個雨天,荷西懷揣一束百合花,他精心準備,準備給愛人一個驚喜,可沒想到。三毛卻因此生氣,“都什麼時候,都沒錢生活了。還買什麼花?”說完就把花丟在地上。而此時的荷西眼神憂鬱,只剩下一個落寞的背影。三毛為此後悔莫及,她扔的不只是百合花,也扔掉了荷西對她深深的愛。沒想到的是,荷西走的太匆忙。三毛來不及抱歉,只能把歉意寄託在墓前的一束束百合。

  三毛的作品很多,如:《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等。有一些人批評三毛的作品,認為它們不合篇幅,不切實際。但是三毛的作品正如她的個性,真實率真,簡練而細膩。她的作品我都喜歡,然而,我最欣賞的是三毛這個人,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堅守,以及無畏的追求。她的作品和她自身,就是如同一朵百合於清幽處散著芬芳,遺香給後來人。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7

  有人曾經說過: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那麼,《撒哈拉沙漠》向我們所展現的是怎樣的世界呢?是神秘的?還是美好的?

  這本書記錄了作家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在遙遠的撒哈拉沙漠所度過的日日夜夜,記錄了在我們看來這可望不可及的沙漠中的喜怒哀樂。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時時刻刻無不表現著作者三毛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在這本書中我很喜歡“素人漁夫”和“沙巴軍曹”這兩個章節。為此我百讀不厭,看得如痴如醉。

  “沙巴軍曹”中講了作者與荷西無意間一位喝醉了酒計程車兵抬上了車子,並送他回了部隊。後來才知道他是沙漠軍團的。但也就在那個夜晚,災難降臨了:由於西班牙人與撒哈拉威人的衝突,撒哈拉威人在當沙漠軍團放鬆警惕的時候,將還在睡夢中計程車兵們全部都殺掉了。在這場血淋淋的屠殺中,而不是沒有幸存者。但那唯一的倖存者,也正是那位被三毛,荷西所救的那個軍曹。於是,那個軍曹也在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幫助他們。但突然有一天,噩耗傳來了:那個軍曹在一次爆炸中為了救兩個撒哈拉威小孩子而犧牲了!看到這裡,我的心中便有了震撼與疑惑之感:軍曹不是口口聲聲地說他恨撒哈拉威人嗎?那在這危急的關頭,軍曹為什麼會奮不顧身地撲在他恨的男孩身上?

  於是我想:雖說軍曹親口說過了他恨他們,但它至少經歷過了親人離去時深深的痛苦與無盡的悲哀,在當時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中,誰也無能為力。但在此刻,他也知道這兩個小孩子畢竟是無辜的。如果他們離去了,那他們的爸爸媽媽呢?那他們的所有親人呢?難道他們就不會悲痛嗎?但對於這個軍曹來說,他的弟弟也在屠殺中犧牲了,自己在這世間的眷戀也所剩無幾了,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永遠都會留下絲絲縷縷的陰影。也許生活對他來說,是種煎熬,是種痛苦,是種永恆的無奈,於是,他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去明天的希望,來換取明天的美好。我想這也就正是人本性的流露與真情的呈現吧,這是,我緩緩地閉上了眼睛,細細地回憶著這彷彿剛剛發生的動人一幕。心想:在當時那紛亂的凡世間,竟能發生一件這樣震撼人心的事情,也讓我明白了在這紛亂之中,在戰亂之中,是溫暖的!也更是感人的!

  打完了這本書,他好像在我的腦海裡被拍成了一部精彩萬分的電影,一遍遍地在我的腦海中放映著,放映著,直到漸漸地模糊不清,知道他漸漸地消失……

  我想,在這本書中呈現的畫面,不僅僅是神秘的,不僅僅是美好的,而更是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值得人們去細細回味的。這樣,你或許也就會發現在這本書中,總會有些人,有些事,牽動著你絲絲的心絃,催人淚下……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8

  第一次聽說作者三毛的時候,是覺得她的筆名很是有趣的,可是當我讀過她的作品——《撒哈拉沙漠》之後,我開始覺得不僅是她的筆名吸引我,她本身可能更是吸引我。從書中,我透過她的筆,開始瞭解那個我從沒有去過的地方,開始羨慕她和荷西的那一份愛情。

  其實真的很難的想象的到,那一望無際的沙漠,竟然是三毛她所向往的,也更難的想象她在那裡的生活。也是因為她,我開始對撒哈拉沙漠感興趣,也是透過她的筆,我開始思索,是不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片看似不討喜的地方都會別有一番樂趣呢?她身處沙漠之中,卻從來不覺得那個地方惹人厭,她經歷了那裡的戰亂,可是卻依然能夠保持對那裡的熱愛。這真的很出乎我的意外,也很驚訝,更多的還是覺得她果然是一個奇女子。

  她的故事中總能讓你看到一個真實的人,能牽動你的情緒,似乎是活在了紙上面。而對我來說的是,她在書中寫的其中的三個,那就是荷西和她結婚的那裡,還有的就是他們被困在沙漠的時候,還有就是她好奇沙漠裡面的女人洗澡的故事。

  讀到他和荷西結婚的時候,我很是感動,也很是羨慕,想想看,這個男的為了她,也來到了這一望無際的大沙漠,而她對他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因為沒有你的世界一團漆黑。我怕,我怕我再度找不到你,就像,一個人走在沒有光亮的黑暗之中。”她把荷西當做自己生命中的光。

  而當荷西想給她驚喜,帶她去沙漠裡面,可是很不巧卻遇上了危險。在那個時候,荷西想到的是她的安危,而她想的也是荷西的安慰。她強迫自己冷靜,然後想辦法救荷西,遇到意圖不軌的人的時候,她用她的機智甩開壞人。那一夜,他們似乎經歷了生與死。

  在撒哈拉里面,什麼都是缺少的,可是在那裡唯一不缺的我想就是沙子吧!在那麼物質缺乏的地方,哪裡的人洗澡也是很少的,甚至洗一次還要用石頭颳去身上的髒東西。而這一切我也是從三毛的筆下才知道的。不幸的是,她偷窺這件事情被人知道了,第二天大家都在傳,可是卻不知道那個人就是三毛,甚至還向三毛講起那件事情。

  看完她筆下的撒哈拉沙漠,我竟然也生出了一絲嚮往。從她的筆下,我感到了雖然身處絕望的地方,卻能生出希望。那是她自己的力量,她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方式,在那裡生長。她甚至將哪一件本以為不好住人的房子改造的讓人們充滿想去參觀的慾望,可見她是特別的,她也真的是少有的奇女子。看完她的《撒哈拉沙漠》我開始覺得,是不是在我的內心之中也有一個“撒哈拉”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