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俗語故事讀後感範文

泉州俗語故事讀後感範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泉州俗語故事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泉州俗語故事讀後感1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泉州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每一句俗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動聽的故事,讀完《泉州俗語故事》這本書後,我不禁感嘆道:“原來我們泉州竟然有這麼多的俗語!”今天,我就和大家講講讀完這本書的感受吧!

  在許多的俗語故事中“孝子感動虎”這句俗語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故事中的主人公周徐是個大孝子,連想吃他的老虎都被他想為老母親治病的孝心給感動,便不吃他了,第二次碰到老虎時,老虎又被他的孝心和守信感動了,便又不吃他,周徐也把老虎當朋友看待,第三次碰老虎已經有氣無力,趕緊抓一隻鴨子給它吃。(周徐家是養鴨的)上蒼也感動讓他坐著老虎成為了神仙。周徐的孝道精神,不僅感動了老虎,蒼天,還感動了我。我也要學習周徐的孝道德精神,孝敬父母,平時可以給爸爸媽媽捶陲背,揉揉肩。爸爸媽媽們工作回到家後可以給他們倒一杯水,沏一壺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活,做一個孝順長輩的孩子。

  除了“孝子感動虎”之外,“瘦馬也有一步踢”的故事也令我記憶猶新。清朝皇帝康熙想徵集他的新宮殿的匾額提字但需親自登高書寫。可文武百官無人應徵,文官是因為不敢登高書寫,武官是因為不識字。這時被大家視為“文盲”的泉州名將林侯毛遂自薦,康熙准許,到了吉日,林侯寫下“帝居北萬”四個大字。下來後,康熙問他寫的是什麼,他說寫的是“帝居北方”這時林侯才知自己漏寫了一點。於是隨機應變,把手中的毛筆扔出去正好點在萬字之上。後來林侯說,他這是鑽研的結果和高超的鏢術才成功的,這是“瘦馬也有一步踢”。故事中的林侯挺身而出,毛遂自薦,努力鑽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也明白了“瘦馬也有一步踢”的道理:即使一個人有許多弱點,但是,只要靠自己的不斷努力,總有一天也會擁有一技之長!

  泉州俗語故事讀後感2

  一拿到《泉州俗語故事》,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翻到目錄,好多生動有趣的話語!有的是我從小聽到大的,讀來感覺無比親切;有的看得我一頭霧水,不由得想快快一探究竟。

  看著“客鳥報錯喜”這個熟悉的故事,我想起了以前和阿太一起度過的七夕。

  阿太把七夕叫做“七孃媽生”,總是提前一天囑咐我們要早起摘花,供奉七孃媽。

  “為什麼伊的生日我們要供奉呢?”

  “因為七孃媽是天上的`七個仙女,是你們的契母,會庇佑你們無病無災,健康長大呀!”

  花要摘上七種,每種七朵。我們摘來後,阿太就把它們用線串好。等燒香的時候,和其它香粉什麼的一起扔上屋頂。“這樣,客鳥會把它們銜去獻給七孃媽。”我們聽了都拍手叫好:“客鳥真好!”

  “不呢,客鳥要被罵到臭頭呢。”

  “啊?”

  “誰叫伊粗心大意報錯喜呢?”然後,阿太邊給我們講故事,邊張羅著搓“糖粿”。

  搓“糖粿”時,先搓成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然後要特意用手捏壓使之兩面向內略凹,我們都覺得很奇怪。我想起阿太說過的“七孃媽流目屎”,就問:“是為了裝七仙女的眼淚嗎?”堂哥最調皮,不等阿太說話,就搶著笑話我:“不對,不對。是為了裝洗澡水!”我們都驚奇地看向他,他自顧自地笑了一會兒,才煞有介事地說:“分開了一年,孩子都臭了,七仙女要給他們洗澡啊。那洗澡水倒了一盆又一盆,銀河水都漲了。漏到我們下面來了,就變成了雨水。這糖粿凹陷進去,就是為了裝洗澡水的。”

  “小孩子家黑白講!以為牛郎像你老子啊?”

  “哈哈哈……”

  “這像不像酒窟(酒窩)?”我們齊點頭。

  “用糖粿敬奉七孃媽是願伊一家團圓、甜甜蜜蜜、笑容滿面。我們吃糖粿,那我們一家也都會笑容滿面、蜜蜜甜甜!”

  阿太離開了,跟兄弟姐妹圍著搓糖粿,一起笑鬧的快樂時光也不再有了。但看了《泉州俗語故事》,我知道,那些美好的記憶總是珍藏在我心裡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