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通用

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通用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通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通用1

  為認真貫徹落實達州市國土資源局,教育局《關於轉發<國土資源部、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校校區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確保全縣中小學校安全,現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貫徹實施意見,望遵照執行。

  一、提高認識,明確責任

  中小學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場所,確保安全至關重要。受自然環境等因素制約,全縣不少學校處於地質災害易發區,防災能力和措施相對薄弱,隨時面臨地質災害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目前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內容。

  各中小學校必須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高度重視學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和《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把它作為執政為民,建立和諧社會的一項具體行動,徹底排查隱患,落實防範措施;加強宣傳教育,完善應急預案,堅決杜絕因地質災害造成的學校重(特)大傷亡事故。

  二、建立機構,全面普查

  為貫徹落實部、省、市關於中小學校安全防範工作的精神,有效防止中小學校校區(舍)周邊地質災害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經縣國土資源局、縣教育局會商決定:從十二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開展全縣中小學校校區(舍)及周邊地質環境普查工作,凡是存在(可能存在)地質災害的學校都要分類登記造冊,作為國土資源部門、教育部門和學校進行整治、加強監督的依據,作為進一步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勘查工作,向各級人民政府申報立項整治的依據。普查工作按照分片普查,逐校排查的原則,採取重點查和一般查相結合,徹底摸清轄區學校面臨的地質災害威脅,存在後地質災害型別和危險程度。第一普查小組:由莫建全、吳世康、涉及鄉鎮分管國土、教育工作的副鄉(鎮)長、學校校長、國土資源所所長組成,負責渠江、天星、城郊、板橋、三板、寶城、有慶、鮮渡、琅琊、卷硐片區;第二普查小組:由程興社、許明勇、涉及鄉鎮分管國土、教育工作的副鄉(鎮)長、學校校長、國土資源所所長組成,負責臨巴、土溪、流溪.三匯、豐樂、文崇、湧興、貴福、巖峰、清溪、靜邊片區。

  三、健全制度,落實應急處置預案

  凡是可能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學校,都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防範措施,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監管責任,做好日常(特別是汛期)監管工作,建立有效的預測、預警、預防和快速反應體系。要建立和完善各種應急處置預案,儘量周全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研究制定對策,同時加強搶險救災隊伍建設,儲備相應搶險物資,全面提高學校應急應變能力。

  四、加強教育,努力提高師生防災救災能力

  學校是加強防災救災教育的主要陣地。各中小學校要把防範地質災害的要求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學校安全教育課程,增加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教育活動要形式多樣,寓教於樂。藉助科普讀物、影像資料、網際網路絡等手段,透過專題講座、參觀考察、疏散演練、知識競賽等方式,提高師生防範意識和救護能力。要特別注意加強教職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好應急預案演練,透過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進一 步增強各中小學校防災救災能力,從而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通用2

  為貫徹落實《xx縣教育局關於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有效的防範、杜絕汛期地質災害引發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我校接通知後,對校園圍牆、校舍、廁所及學校周邊地質環境進行了全面排查。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排查內容

  1、學校的圍牆、廁所。

  2、校園內校舍。

  3、學校圍牆外地段。

  二、排查的情況

  接通知後,我校立即安排部署地質安全排查工作

  1、學校周邊地質災害防範,目前未發現有危險地段。

  2、學校圍牆、廁所未發現有危險情況。

  3、校園內校舍也未發現異常。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校園內鍋爐上的煙囪斷了一條拉線、房頂不結實抗風能力弱,暴風天氣十分危險。

  四、防範措施

  一、加強排查、嚴加防範

  充分認識當前汛期地質災害的嚴峻性,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切實克服麻痺僥倖思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掌握災情預測預報,注意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問題,一旦出現險情,及時向上級報告;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學校財產的安全。

  二、加強值班、落實責任

  加強值班,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確保責任到位。堅持汛期全天值班和晝夜巡查,如遇險情,要第一時間上報,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