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家庭教育經驗發言稿

家長會家庭教育經驗發言稿

  在生活中,發言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發言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寫發言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會家庭教育經驗發言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

  首先要感謝王老師給了我這麼一個與大家共同探討的機會。同時我還要糾正一下,剛才老師說我要介紹成功的經驗,但我接下來要說的也有一些是我們的失敗、教育的困惑。

  記得我的兒子唐xx第一上學前一個夜晚,他醒了三次——孩子興奮啊,其實何只是孩子,我們當家長的很興奮,我曾跟一個在座的家長交流,我說:你會不會覺得你有一種興奮而又略帶壓力的感覺,這位家長一個勁的點點頭。

  我不談興奮,我想探討的是:我們為什麼會略帶壓力?

  是怕孩子輸給人家?成績不好?受人欺負?這些我想什麼都有。但另一方面是,人傢什麼崗位都有一個崗前培訓,唯獨當家長什麼都沒有;人家都有什麼薪水,但我們只有苦水。

  這就是我們當家長的心情。

  下面我想講我孩子這段時間的幾個成長故事,藉此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不當之處,我們會後可以進一步交流。

  一、“我不要當小不點,我要當大不點”

  上學沒幾天,我的孩子回家滿臉興奮,看來收穫還很不少,但說著說著,孩子的嘴就變了形:人家欺負我。“哦,你說說,人家是怎樣欺負你的?”“他們說我是小不點。”原來那天他穿的是幼兒園的`校服到校,一群同學就圍著他取笑。“哦——是這樣啊,我看大家說的沒有錯啊,你的確比人家小啊。你看——,所以,我們才需要多吃飯,多運動啊”“我不要當小不點,我要當大不點。”“這就對了。”“但他們還老是要摸我的頭。”“這也不一定是壞事啊。讓爸爸看看這問題是怎麼回事”我一時也搞不清楚,後來我聯絡了老師,老師在他回答問題之後也經常摸他的頭,慢慢地他也就明白了:這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這件小事給我們一點思考:六七歲的小屁孩其實非常渴望長大,渴望等到尊重,渴望得到肯定。其實,只要我們細心一點去探尋小孩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會發現,在小孩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情是小事情,什麼都是大事情。有一次,孩子一回家就告訴我:真奇怪,為什麼我去交作業的時候,老師在辦公室吃月餅。因為在孩童世界裡,他的老師近乎是天上的神仙,不吃人間煙火的。如果我們清楚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忘了帶校章小孩就不肯進校門,為什麼一塊小小的橡皮擦就是一個大大的世界。

  二、“媽媽,你能不能遲一點再來接我”

  我們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躍然卻說:“媽媽,你能不能遲一點再來接我”。我們有點疑惑。“反正你們就遲一點再來接我嘛。”我們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放學時間到了,家裡的電話響了。

  “媽媽,我現在在學校向你們彙報,我放學了,你可以來接我了。”我們一聽,才知道我們賣給他一張電話磁卡,孩子為的是有一個機會可以自己去打電話。

  這件小小的事情卻給我們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獨立,渴望嘗試。我們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歡自己去嘗試的時候幫他們包辦了一切,比如叫醒、提書包、整理學習資料、衛生打掃,等等,殊不知,我們表達了對孩子的關愛的同時,卻也讓孩子失去了一個個鍛鍊的好機會。去年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們帶他去訂報紙;今年訂報紙時,我們只帶到了郵局門口,他就輕車熟路地進去辦手續;就在上一個星期,他的一位同學也要訂報紙,他就自告奮勇地去帶路。什麼是養成?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讓孩子做同一樣事情時他能一點一點的進步,直到我們達到想要的預期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