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低年級聽說讀寫能力的自我評價範文

培養低年級聽說讀寫能力的自我評價範文

  一、激發愛好,講究方法,開展實踐活動,調動學生聽說的積極性,留意聽說的指導性,培養聽說的創造性。

  語文素養的進步過程是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學習語文就是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創造。而在語文學習中,愛好則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聽說讀寫愛好,能使聽說讀寫練習成為自己的迫切要求。教師要創造各種聽話、說話、閱讀、識字寫字的機會,激發學生聽說讀寫的願看。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說,而且有內容可說;樂意聽,把聽當作是分享他人的快樂;樂意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感受語言的優美;樂意寫,對有濃厚的愛好。低段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兒童化的語言,優美,藝術,佈滿吸引力,讓學生想聽、愛聽,爭著回答老師提出的題目,課堂上老師的範讀應該是繪聲繪色,進情進境的,使學生有意無意地進進學習情景,思想上產生共叫。其次,透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運用錄音、錄影、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儘可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境氛圍,使學生樂意熟悉自然,熟悉社會生活,從而促進學生的聽說愛好。如在教學《小小的船》時,講到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時,有意停一停,播放錄音:晴朗的夜空,天藍藍的,水面一片寂靜。聽,“呱呱呱”,“蛐蛐蛐”的聲音,是哪兩位音樂家在唱歌呢!瞧,它們在和星星們說話呢!你想對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說些什麼呢?這樣設計可以激發學生聽和說的愛好。

  低段學生使用的語言經常是不規範的。要使學生的語言逐步趨向規範化,單靠老師用規範化的語言做榜樣,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摹仿是不夠的。我以為還應留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聽、熟記、學記,促使學生自覺地學習語言。

  低年級的聽話練習,應從聽音、聽記練起。聽音練習在平常的教學中運用得很廣泛,比如一個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聽後評價,糾正字音。而聽記就不常用了。在聽記練習中,應當循序漸進,可以先由詞到片語,再到句子,最後到一個故事進行聽說練習。在指導學生聽話之條件出要求。比如聽句子時,要求學生做到:

  (1)聽清句子的主要意思和句子中各個詞的先後次序;

  (2)聽清幾個主要詞語之間用什麼詞連線起來;

  (3)假如這句話比較複雜,由幾個小分句組成那麼還要聽清這段話中各個句子的順序。然後透過“說”的過程檢查學生聽話的成績。

  低段學生,在說過一個詞語或一句正確的、通順的話以後,時間長了就會遺忘。因此,在練習聽話、說話後,可以適當地佈置聽寫作業。一開始先聽說寫詞或簡單的句子,以後逐步進步要求。如:學生聽到“美麗”一詞後,又聽到“美麗”一詞說的一句例句,學生聽記完畢,照例說後,可要求他們記在書上或本子上。聽說寫比較複雜的句子時,可以讓學生認真聽,轉重點詞,記住句子結構,然後根據重點詞語把原句寫下來。聽說一個小故事時,則要求學生首先聽故事情節,然後再用自己的話把故事的內容寫下來,但不改變原意。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聽說寫的能力,而且有利於進步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作為主導者還可以結合教學在課外適當開展一些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如:佈置學生觀看電視少兒節目,把最出色的故事講給同學聽;聽一首詩歌,舉行詩歌比賽;或讓學生展開公道的想象自編故事鼓勵他們創造性地表現自我。

  二、 重視閱讀,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文章樣式和語言創造力。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經常會看到一種現象,學生的語文水平不能盡進人意,但每個學校,每個班總有少數語文尖子生,問他們經驗時大多回答得益於課外閱讀,和課本上知識的遷移。實在,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現,無論是語文學習尖子還是著名的學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時代有過大量自由閱讀的經歷,大量課外閱讀是他們通向成功之門的必由之路。例如:劉紹棠、葉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透過大量閱讀走上寫作道路的。大量閱讀還使曾一度被以為是低能兒的學生奇蹟般地進進了優等生的行列。顯然。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水平、語文能力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進步起了重要重用。為什麼課外閱讀會有這種作用呢? 那是由於它是一種真實的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閱讀者是為了瞭解內容而往閱讀的,透過閱讀,獲得了新的資訊,而閱讀者的.語言能力在這種大量的持續的閱讀實踐中自然得到了進步。此外,課外閱讀對學生往往有極大的吸引力,我發現我班上有些學生對語文課和語文學習不感愛好,但對課外閱讀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實在,現學生有這樣的舉動我很驚喜。我就借於他們對課外書的、有著閱讀的愛好,放手讓他們往閱讀。課餘時間、休息時間都讓他們往讀。學生每讀完一本,我就會在書上給他們記上小五星、笑臉等,還會在自己的工作本上寫上某某學生讀了幾本。在班會課時進行講故事比賽,讓他們把課外的知識遷移到課堂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自然習得的,而不僅是透過老師對閱讀材料的分析講解和對閱讀方法的先容進步的,而且課外閱讀是真實的、負載資訊量的,只有大量真實、持續的有效閱讀,才能使學習者語文能力不斷得到進步。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更應大幅度增加閱讀實踐在教學中的比重,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活動中進步語文能力。同時,我們還要留意這種閱讀實踐,主要關注內容是真實的閱讀,所以要減少作業量,使學生從書山題海中解放出來,有充分時間進行主動的生動活潑的真實的閱讀。大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大幅度增加課內的真實閱讀量。我們需要改變教學模式,使課內精讀轉化為真實的閱讀,並大幅度增加課內真實閱讀量,這樣課內外相互配合相互補充,語文教學效率的進步就有了希看。

  三、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努力培養學生識字的愛好,正確引導,使學生樂於識字,學會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看”列進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留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捉住學生的留意力,激發學生的愛好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於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教師要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實踐證實,在這種生氣下進行學習,學生的愛好濃,主動性高。

  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差,單憑老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象,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複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和具體。採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現更為形象、自然,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為深刻。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老師一表揚,勁頭就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受到批評,留意力就輕易分散,萎靡不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欣賞為主,“你真棒!”“你聽得真好,聽也是學習的方法,你是會學習的孩子!”“孩子,你真能幹!老師為你的進步感到興奮!”有時,學生說得好,我還會和學生一起鼓掌,於是學生學習愛好就更濃了。

  學生有了愛好,還得把生字正確的識記下來,我在教學中,逐步教給學生正確的學法,嘗試讓學生自己做小老師,讓他們想,自己說。一個個“小老師”都能獨立發現題目,並提醒其他同學留意生字的寫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諸如多一點,少一點之類的筆畫錯誤,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所產生的錯誤等。“小老師們”愛好很高,“學生們”的興致也很高,課堂上敢於發言的學生多了。

  學生有了主動識字的愛好,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對於寫字,學生不在陌生,透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

  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要為人師表,平時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該留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留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漢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物件。個別輔導時,走到學生中往,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老師寫一寫,無形之中老師把自己變成了一面鏡子。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寫字並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愛好的培養。特別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持續時間較長,效果較好。那麼要激發學生寫字的愛好,我以為可以透過競賽的方法來進步練習愛好。競賽不但能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的集體意識。比如:作業採用星級制度。每次作業批改時,我都讓學生把寫的字與上次作業進行比較,並給出相應星級,一個單元進行一次小結性評選,五星以上學生拿到一個笑臉娃娃,學期末評出星級作業。給予獎勵。還可以透過小組競賽。每節寫字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比賽。獲勝的小組每人得到一本筆記本。最後是個人競賽,把這個單元與上個單元比較是否五星多了,笑臉娃娃也多了,獲得進步獎的學生獲得一隻小鉛筆,讓他們的字寫得越來越漂亮,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老師要教給學生寫字的技巧和方法。每個字都由基本筆畫構成。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須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藉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佔的比例。反覆的練習,根據字型的特點,堅持寫下往,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終極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

  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完成練習任務的情況是有差異的。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對他們提出了不同要求。成績好的,完成作業速度快,質量高的學生,讓他們兩天練習一篇硬筆書法。而速度慢,接受知識困難的學生,我讓他們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保證質量,再求數目。由於採用了兩套因人而異的辦法,使他們的信心增強了,寫字的水平也逐步得到了進步。

  良好的寫字習慣也很重要,我們使學生的習字由課內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學生寫字課內與外一樣。並且經常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合作,對學生每一次的家庭作業都能認真檢查。教師也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最近寫字情況,請家長關心、幫助學生習字。

  很多老師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學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同一個字寫錯,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是由於學生根本沒有動腦筋思考寫錯的原因,也沒有往想以後該留意什麼。我給每個學生髮了個本子,要求學生把自己在每次作業中寫錯的字整理下來,自己分析字形,圈出輕易出錯的地方,經常給他們進行反覆的鞏固與聽寫,一來二往,學生便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了。

  結束語

  總之,重視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把握了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就會進步,語文綜合素養便會逐步進步,這對學生來說是終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