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綠化造林述職報告範文

林業局綠化造林述職報告範文

  林業局以林業工程建設為依託,以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工作,以下是關於林業局綠化造林述職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況

  20XX年,我局繼續狠抓林業生態建設,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綠化造林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進一步完善措施,認真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生態植被修復,積極推進林業產業結構調整。

  (一)完成義務植樹10.7萬株。

  每年3月12日是法定的義務植樹節日,為確保樹苗成活率,結合我縣的天氣狀況,經縣委、縣政府同意,決定將義務植樹時間進行調整,在雨季開展義務植樹活動(6月底),為切實推進20XX年義務植樹工作,我局制度了義務植樹方案,劃分區域、明確目標、落實了責任,並將成活率納入年終目標考核。組織全縣80多個縣級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駐鄉部隊的1600多名幹部職工、部隊官兵。栽植側柏、臭椿、野桃等優質苗4.7萬多株。各鄉鎮先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在村道兩旁、村寨“四旁”、農牧民房前屋後栽植核桃樹、蘋果樹、李子樹等6萬株。20XX年,全縣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9000人(次),植樹11.7萬株,盡責率達95%。

  (二)完成2013年森林撫育1.5萬畝

  按照《縣定曲河、瑪依河和碩曲河流域生態植被修復與特色林業產業總體規劃》,在香巴拉鎮、鄉生態脆弱地區實施生態植被修復工程,超額完成人工造林12000畝。20XX年州級下達給我縣的森林撫育任務是1.5萬畝。我局接到任務後,嚴格按照《20XX年森林撫育專案作業設計》和森林撫育補貼物件,組織全域性職工和專業撲火隊採取生態疏伐的方式開展森林撫育工程建設,於20XX年4月底完成森林撫育任務,並透過州級驗收。

  (三)嚴格保護405.6萬畝森林資源

  天然林資源二期保護工程森林管護專案為405.6萬畝,進一步落實了鄉、村管護站、管護卡和管護點責任,劃定管護責任區域,簽訂森林管護責任書24份及管護合同519份,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局面。採取以巡護為主、設卡為輔的管護方式,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任有人擔,依法有效管護全縣森林資源,透過巡護,防止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採濫挖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發生,預防和及早發現並阻止森林火災與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慢延。編制了20XX年公益林補償面積和資金計劃、實施方案,組織監察局、財政局、審計局逐村開展補償基金兌現工作,全面完成20XX年度39.89萬畝集體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兌現工作,兌現基金574萬元。按照國家、省、州相關政策和《縣20XX年度集體國家級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提標補償工作方案》要求,兌現20XX年提標補助基金1850835元,涉及農戶3761戶。

  (四)鞏固退耕還林工程。

  按照“鞏固成果,確保質量,完善政策,穩步推進”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後期管護、效益監測、檔案建立等環節的管理。完成退耕還林成果鞏固成果補植補造3000畝,無償發放核桃、高山松等苗木9.5萬餘株;第四輪退耕還林工作順利透過國家林業階段驗收。全面完成了20XX年退耕還林成儲存檢查驗收工作,對驗收合格退耕戶兌現補助資金,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936萬元。

  (五)大力發展林業特色產業建設

  根據州林業局相關要求,結合我縣林業產業工作實際,編制上報了《縣20XX年林業產業專案實施方案》。按照《縣20XX年林業產業專案實施方案》,透過爭取專案與群眾投勞相結合,在鄉、鄉、鄉、鄉等地完成核桃種植5000畝,小雜水果2000畝,投入資金280萬元。並下派專業技術人員到核桃建設鄉鎮,蹲點指導核桃栽培技術和後期管理,並制定核桃管理日程表格,定期澆水施肥。切實做好現有林業產業成果的鞏固,利用雨季,是樹木生長最旺的關鍵時期,組織農戶對已建基地進行補苗、除草、施肥和管護等工作,著力把現有核桃產業基地鞏固好、發展好。

  (六)全面完成生態村綠化工作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青德鄉仲德村和熱打鄉熱打村建立省級生態村建設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局將兩村的綠化建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把村道兩旁、河邊及生態脆弱地區作為綠化重點。目前,已全面完成兩村綠化建設工作,共栽植雲杉、紅葉石楠、垂柳、塔柏、雪松等綠化樹種2550株,種植草坪860平方米,且成活率達95%以上,投入資金449070.00元。20XX年,全面完成了青德鄉、熱打鄉、沙貢鄉、水窪鄉、尼斯鄉、香巴拉鎮、鄉、鄉的農村綠化工作,共栽植雲杉、紅葉石楠、垂柳、塔柏、雪松等綠化樹種8000多株,投入綠化資金120萬元。

  (七)森林防火工作

  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堅持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強化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高群眾防火意識、法律意識;從火源管理入手,排除林區不安全火災隱患,有效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完善預案,提高應急反應能力。一是落實責任,完善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副指揮長及成員單位包片區、包鄉鎮責任分工。各片區負責人、責任人與縣委、縣政府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從而全面落實了片區、鄉鎮領導責任、包片責任、部門責任,確保了森林防火領導責任落實到位,及時下發關於切實做好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緊急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責任,落實工作責任。二是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工作。結合“送文化下鄉”、“送科普知識下鄉”和“群眾工作全覆蓋”等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召開群眾大會、送發宣傳畫冊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宣傳,增強全社會對森林防火的關注度,形成群防群治的氛圍。共發放印有藏、漢雙語的`森林防火知識圍腰、環保袋8000個。三是強化野外用火管理。嚴格築牢用火審批制,依法管理野外用火,與38家野外用火企業簽訂野外用火責任書,並要求野外施工單位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監督檢查、火源管控和森林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四是加強對重點林區敏感部位和穿越林區的高壓電線的巡護和檢查工作。在重點林區敏感部和重要路段設定檢查卡點,加強對進山人員的管理和防火知識宣傳。五是應急備戰,積極應對。修訂完善森林防火應急預案,按照預案認真落實好人員調配、通訊暢通等各項工作;強化對庫存裝置的除錯和維護保養,投入資金23萬元,購置一批撲救火裝置;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資訊暢通。截至目前,深入到鄉、村、林區和企業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25次,張貼森林防火標語1000餘幅;發放《森林防火條例》、《致中小學生的一封信》及各類森林防火宣傳資料6500餘份,舉辦森林防火專項培訓會3期。今年我縣發生3起森林火災,其中:一般森林火災2起;較大森林火災1起,過火面積8800畝,受害面積7920畝公頃,各項指標都在省、州下達的控制指標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