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造就美麗人生講話稿

習慣造就美麗人生講話稿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跟講話稿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講話稿是個人或個人以集體的名義,在重大的會議中,或在較隆重的場合,或各種群眾性的集會上發表全部講話內容的文稿。大家知道講話稿怎麼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習慣造就美麗人生講話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習慣造就美麗的人生》。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習慣,習慣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有的人之所以終身碌碌無為,與成功無緣,是因為他們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這些不良習慣像一堵牆,把他們與成功無情地割開。因為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執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良好的習慣,是人的內在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精神氣質和思想境界的體現,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學生雖然身穿名牌,不停的修飾自己的外表,但是還是得不到別人的肯定。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聞媒體採訪了十幾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問影響他們成功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得到的回答是“小時候學校老師告訴自己不亂吃零食,飯前要洗手,手帕要疊整齊,做事要有條理,……”。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截了當地講明瞭良好的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意義。

  那麼,習慣是什麼?習慣是一種重複性的、通常為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規律。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習慣就像是走路,人們如果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慣性的力量會使人們不自覺地強化自己的.選擇,並讓你輕易走不出自己選擇的道路。一個人的日常活動,90%都是在不斷重複原來的動作,再在潛意識中轉化為程式化的慣性。

  作為一名中學生要養成這些良好的習慣:

  一、良好的品德習慣:熱愛班集體,愛護公物;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講文明,有禮貌;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規等。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按時到校,不遲到早退,不曠課;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敢於發表獨立見解;按時完成作業;喜歡閱讀課外書,知識面較廣,思維活躍等。

  三、良好的健康習慣:按時作息,生活有規律,精力充沛;講究衛生,衣著整潔;堅持鍛鍊身體,上好體育課;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

  四、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家裡能夠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裡能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勞動;喜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中學時代是人生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是行為習慣養成階段,也是人生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階段,中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發展、終身學習的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人生的奮鬥目標。

  我們要做到:對醜惡要有羞恥心,對科學要有好奇心,對事業要有進取心,對社會要有責任心,對人生要有平常心。希望我牢記“會做人、會辦事、會求知、會健身”的“四會”要求,將來都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