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新聞教學設計

錄音新聞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錄音新聞》見蘇教版七下語文第二十課。這則錄音新聞是根據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廣播錄音整理的。它比較全面地報道了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讚揚了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解放軍指戰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戰為祖國貢獻的精神。這則錄音新聞的寫作特點和語言特色是: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顯真實性、全面性;順序安排合理,條理清楚;口語和書面語相結合。

  教學目標

  1、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做貢獻的戰鬥精神。

  2、瞭解錄音新聞的特點,理解本文口語和書面語相結合的特點及其效果。

  3、學習本文安排順序的合理性,鍛鍊提高學生劃分層次的能力。

  4、透過模擬播音培養學生表現、創造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作貢獻的戰鬥精神。

  2、瞭解錄音新聞的特點,理解本文口語和書面語相結合的特點及其效果。

  3、學習本文安排順序的合理性。

  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看註釋,掃清文字障礙;透過收音機聽廣播新聞(或收看電視新聞),選擇1—2則有意義的新聞做詳細筆錄;朗讀課文,準備模擬播音。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組織學生讀一讀新聞廣播的.筆錄。

  2、組織交流、評價。

  二、檢查預習(速讀課文,正音正字)

  1、注音:參( )數 經緯( ) 停泊( ) 運載( ) 氣氛( ) .....

  2、填字:shùn 間 沉 jì

  3、改錯別字:重容不迫 歡呼鵲躍 自立更生

  (先讓學生自己動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並且補充。)

  三、整體感知

  1、這則新聞報道了什麼?以什麼為順序報道的?

  (提示: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過程。以時間為序。)

  2、讀課文,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

  (1)填表完成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過程。

  明確: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後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後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照時間順序報道的。這樣安排,使事件的發展十分清楚,便於聽眾的收聽。

  3、小組討論、理清課文的總體結構,並概括大意。

  歸納:本文是一則事件通訊。按內容、時間順序,可分三個部分:

  一、(1—7段)報道火箭發射的情況。

  二、(8—15段)報道火箭落水的情況。

  三、(16段)報道對發射海區指揮部負責人的採訪。

  四、探究質疑

  1、辨一辨,這篇新聞的標題和導語分別在哪裡?

  (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壯觀景象;導語:在第二小節,第一小節是個引子,交代通訊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

  2、第二段用12個字寫發射區的景色有什麼作用?播音時應用怎樣的情感、語調、語速?

  3、第三段寫“一小時準備”,用了哪些時間詞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首先、接著、最後、不一會”等詞語;使條理清楚。)

  4、第三段中哪一句運用比喻手法?有何作用?

  (“像一條大鯨魚”;具體、準確、形象。)

  5、第五、六段描寫操作手沉著冷靜、果斷,表現出他什麼樣的氣質?

  (熟練而有信心。)

  6、十四段播放“汽笛聲”、“國歌聲”的作用是什麼?

  (提示:烘托嚴肅的氣氛。)

  7、討論第三部分講話的含義:講話共有哪三層意思?

  (提示三句話的關鍵詞:很成功、獨立自主、團結奮戰、更大的貢獻)

  五、賞析精彩片段——第七段。(小組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參與,作適當的評價與鼓勵。)

  (1)本段三句話是按什麼順序組織的?

  提示:時空順序:剛出海面→升高了,騰空而去→越飛越高,直至消失。

  (2)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別寫出了什麼景象?效果好不好?為什麼?

  提示:前一句寫出了火箭尾部火焰使海水翻騰的壯觀景象。後一句寫火箭騰空直上的壯觀景象。比喻恰當、形象。

  (3)如果你是播音員,看到如此景象,會以怎樣的感情、語速和語調來播音呢? 提示:充滿激動之情,語速漸快,語調趨興奮。

  (4)“錄音新聞”的特點:

  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更全面地報道事件。

  六、模擬播音

  1、每組推選一人模擬播音,並錄製下來。

  2、播放學生朗讀課文的錄音,大家賞評,並談談背景聲音的意義。

  (展示學生勞動的成果,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瞭解“錄音新聞”的特點。)

  七、教師總結

  (一)體裁與結構特點:

  1、錄音新聞的特點: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相結合,更真實、更全面地報道事件。

  2、合理安排順序,使條理清楚。

  (二)語言特點——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

  第8—15段兩位記者不同風格的播音尤其體現了這一點。劉長樂多說口語,麻振鐸多說術語,這是由於報道的側重點不同決定的。

  八、語言訓練

  1、運用恰當的感情、語速、語調來模擬播音8—10段和14、15段。注意找準感覺。

  2、結合運用口語和書面語,模擬現場報道星期一早晨本校升國旗儀式的場面。

  九、課後學習

  1、今晚收看央視7:38《焦點訪談》,注意揣摩主持人播音的情感、語速、語調。

  2、把課文再模擬播給家長聽,請家長評論。

  板書設計:

  錄音新聞

  記者音: 火箭發射

  火箭落水 採訪負責人 負責人錄音 背景音: 巨響、歡呼 汽笛、國歌

  口語與書面語結合 語氣、語調、語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