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論文

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論文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精於灌輸,疏於啟發誘導,困囿於課本,追逐分數,學生缺乏提問意識.問題與懷疑總是相伴而生的,教師要留有讓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交流中主動懷疑,繼而提出問題.學生只有敢於向傳統觀念挑戰,向課本質疑,向老師質疑,才能激起探索性思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一、影響學生提問能力的主要因素

  提問能力,是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藉助於觀察、思考、發現新的事物、知識與原有的認知經驗產生矛盾,將現象、過程內化為問題,並用語言表述出來的一種能力.由於諸方面的問題,學生的提問能力逐步缺失.

  1.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考,教師的法寶;分,學生的命根”.現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在彰顯公平的同時,也導致應試教育的盛行.教師以機械訓練、枯燥記憶提高學生的考分,同時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依賴於課本、教師,不再思考、不再懷疑,逐步失去了問題意識.

  2.教師問題意識缺乏.傳統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教師習慣於“師講生聽、師問生答”,學生按照教師的預設思路逐個解決問題,問題一經提出,學生回答越快越好,學生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以教師的“問”替代了學生的“思”,更容不得學生提出質疑,學生淪為接受知識的容器.

  3.學生資訊處理障礙.學生雖然對新知識充滿了渴望與好奇,但由於他們的知識結構零散、資訊整合能力差,難以將新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知識經驗聯絡起來,不能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導致有問題時難以調出有效的資訊.

  4.學生心理存在障礙.初中階段,學生進入了青春期,“怕丟面子”的心理困擾著他們,生怕回答錯誤時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奚落,或由於自身的表達能力不強,或缺乏提問的技能,以致回答與提問的積極性逐漸降低.

  二、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有效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初中生的抽象思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他們的學習還依賴於認知經驗.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

  (1)創設生活情境.物理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師要善於觀察現象,從生活中挖掘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觀察、體驗的基礎上產生新的思考.例如,在講“槓桿”時,教師提出問題:由於核桃較硬,直接用手難以掰開,有同學將它放在門軸外,輕輕一關門,就能將核桃開啟.為什麼這樣做能省力?學生積極思考.

  (2)設定體驗情境.傳統的物理教學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機械記憶結論、公式,透過做題強化訓練,當面對新的情境時就會手足無措.教師要引領學生體驗探究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在講“功率”前,教師讓學生在課間體驗從一樓爬到教室(五樓),其中小華同學第一次花了90s,第二次只用了50s.這兩種情況下,小華做的功是否相同?從物理的角度思考,這兩種上樓的方法有何不同?

  (3)創設實驗情境.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離不開以實驗獲得結論的途徑.教師要利用物理器材,或從生活中就地取材,設計出新穎實用的實驗,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交流、分析中獲得結論.

  2.掌握髮現策略,使問題意識由模糊走向明晰.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學生未必能從中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考,是因為他們的問題意識模糊,缺少問“為什麼”的態度,對“究竟有何根據”缺少思考.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當學生的回答與教師的經驗、課本的觀點不一致時,要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追問,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營造動態的物理課堂.例如,在講“電阻”時,教師讓學生觀察不同的導體連線在同一電路中,電流是大小不同的,感受到電流對導體有阻礙作用有大有小,提出問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3.重視啟發引導,為學生提供提問正規化.學生的提問能力並非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教師的不斷刺激下,反覆強化訓練中形成的.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把握知識的生長點,在關鍵處、疑難處切入,設計出能開啟學生思維的問題,讓學生在學中思、思中疑.

  4.轉變傳統角色,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產生心理安全感,為他們提出問題創設機會,並從他們的提問中挖掘閃光點.當學生提出離奇、幼稚的問題時,教師要給予恰當的引導、啟發,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總之,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透過創設情境開啟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敢於提問、勇於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