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生態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論文

構建生態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論文

  課堂教學生態中,學生是最基本、最活躍的“細胞”,構建生態課堂,必須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研究學生入手,以學生髮展的需求來確定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如何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初淺的認識。

  一、轉變教學觀念,強化主體意識

  這樣的角色定位,促使教師必須轉變觀念,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為學生營造寬鬆和諧、自主樂學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對話關係,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與自由、民主與信任、尊重與寬容,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與認可。

  二、改變教學模式,轉變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生為本,立足發展,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變單一的、被動的、承受性的學習方式為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讀自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石。因此在自主學習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親歷語文實踐過程,強化他們的直接感知和體驗,讓他們自己去讀,去品味,去揣摩和感悟;其次要善於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啟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潛在的創造力,讓課堂閃耀著學生靈感撞擊的火花。

  第三要把課堂的主角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讀一讀、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在學習語文上的天賦。

  《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儘可能引導學生在同桌學習中互相幫助,在小組學習中積極參與,在全班交流中學會傾聽。事實證明,學生在互動式的合作學習中,常常能相互啟發,取長補短,逐漸形成團隊合作精神。

  自主探究學習是一種以生為本,以發展學生素質為核心的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應由學生提出,再由學生解決,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學生從一個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為一個探究者,學習亦會變得其樂無窮。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主動探究,培養能力。

  三、最佳化教學藝術,煥發課堂活力

  每個學生都有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生活實際。要想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必須研究教學藝術,採用最最佳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要變“以教定學”為“以學定教”,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之成為學習內容的選擇者,學習進度的調控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

  生態課堂是以生為本的課堂,關注學生的個性,突出發展,充滿活力,是學生成長的樂園;是由認知領域到生命全域的實現過程,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是新課程呼喚的綠色的生態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努力轉變教學行為,真正去關注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努力構建一個自由和諧、富有個性的、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態課堂環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教學中最基本、最活躍、最具生命力的“細胞”,成為課堂的主體和中心,在課堂中自由地、和諧地、自主地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