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試題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

《醉眠》試題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

  醉 眠

  唐 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學家,此詩為其謫居惠州時所作。

  【試題】

  (1)說明“山靜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心境?

  (3)《宋詩鈔》中說唐庚的詩“芒焰在簡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後往往蘊藏著激烈情感,試結合本詩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用遠古時期的寧靜寫出山中的幽靜。

  (2)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3)“門掩世味”、“拈筆忘筌”暗含詩人難忘世事,透露幽憤不平之氣;全詩卻以“山”、“餘花”、“好鳥”等閒適悠遠的意象,形成一種簡樸的風格,意味平淡深長。

  (2013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江蘇卷)

  【作者簡介】

  唐庚 (1071-1121),字子西,丹稜(今四川眉州西)人。紹聖進士。宋徽宗時,張商英薦其才,除提舉京畿常平。張商英罷相後,他也被貶至惠州。遇赦後,為承議郎,提舉上清太平宮。他的詩風豪放,時人稱為“小東坡”。著有《眉山唐先生文集》。

  他和蘇軾算得小同鄉,也貶斥在惠州多年,身世有點相像,而且很佩服蘇軾。可是他們兩人講起創作經驗來,一個是歡天喜地,一個是愁眉苦臉。蘇軾說:“某生平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俞此者”;唐庚的話恰好相反:“詩最難事也!吾……作詩甚苦,悲吟累日,然後成篇……明日取讀,瑕疵百出,輒復悲吟累日,返復改正……複數日取出讀之,病復出,凡如此數四”。唐庚還有句名言:“詩律傷嚴似寡恩言”,若用朱熹的生動的話來引申,就是:“看文字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不恕他,用法深刻,都沒人情”。因此,他在當時可能是最簡練、最緊湊的詩人,雖然也搬弄故典,還不算厲害,只是煉字煉句常有弄巧成拙的地方。

  韻譯:

  山谷靜得彷彿沒有人煙的遠古,

  每一天都漫長得如同一年光陰。

  暮春還有些花兒綻放,

  依然能夠讓我在賞玩時醉酒;

  鳥兒婉轉的啼鳴,

  並不妨礙我安眠。

  嚐盡了人世滋味我總是掩上門扉,

  這時節躺在竹蓆上非常適宜方便。

  夢中常常得到優美的詩句,

  可拿起筆時,

  卻又忘了該用什麼語言。

  【賞析】

  從空間上說,群山環抱,一片寂靜,好似萬物都不存在的遠古;從時間上說,無所思慮,無所用心,一天就好像是一年。在這遠離塵囂的地方,一切彷彿都已凝固,沒有名利的誘惑,沒有人事的攪擾,沒有煩惱的縈繞,這是作者對周圍環境的渲染,更是對他自己精神狀態的描寫。以下就具體寫其順適:春天不是就要過去了嗎?沒關係,春去春來他本就認為是大自然的正常執行,對著枝頭的幾朵殘花,照樣喝得痛快;鳥啼不是打破了山間的'靜寂嗎?也無妨,在他聽來,與樹頭清風,草中蟲鳴也沒什麼兩樣,總是天籟,不妨高眠。

  三、四句空間轉換,視角由山間轉入房裡,承上“眠”字寫。“躲進小樓成一統”,世味進不來,當然也就聞不到,這是飽嘗世味之人的辛酸之言,也是他在這特定的時空中所體悟到的價值觀。另外,盛夏時分醉臥當然已用得著竹蓆,但這得到清涼的,哪裡只是身體呢?正是由於進入了這種順適之態,所以即使是作詩這樣的超功利之事,他也是無可無不可:“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夢中得句似得而實失,拈筆忘筌(用《莊子》“得魚忘筌”之典)似失而實得,他就是這樣領會了人生哲學上的辯證法。這首詩是作者謫居惠州所作,另有作於同時的《棲禪暮歸書所見二首》,可以參看:“雨在時時黑,春歸處處青。山深失小寺,湖盡得孤亭。”“春著湖煙膩,晴搖野水光。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其中所透露出的禪意,與此詩正是相通的。

  本詩的“詩眼”是“醉”。全詩以“醉”為中心,因為詩人終日喝酒麻木自己,才有了下文“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的感嘆.

  唐庚此詩造意古樸,對仗工穩,韻味悠長,令人詠歎再三,不忍釋卷。詩中描寫了詩人在初夏之時的日常起居生活,意境幽美。炎炎夏日,晝長難度。謫居深山之中,面對寂寂青山,少不了獨酌花間,殘紅點點,也足以讓人陶醉;好鳥聲聲,婉轉動人,彷彿催眠曲曲,詩人免不了多喝幾杯,不覺之間睡意頓生,好在竹涼蓆是現成的,詩人在這鳥語花香中很快進入了夢鄉。在睡夢中,詩人的思緒並未停止,詩興亦信馬由韁,於是佳句亦奔湧而來。然而遺憾的是詩人醒來之後,提起筆想把那些夢中頻得的佳句寫下來時,卻又只剩下片鱗只爪,不知從何寫起了。此種境況,即所謂“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大凡詩人都有這種提筆忘言的體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