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原文河的第三條岸回答問題

閱讀原文河的第三條岸回答問題

  河的第三條岸

  (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

  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並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定購了一條船。

  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製,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麼也沒有說。

  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父親沒有吭聲,他溫柔地看著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們一起向河邊走去。我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爸爸,你會帶我上船嗎?”

  他只是看著我,為我祝福,然後做了一個手勢,要我回去。我假裝照他的意思做了,但當他轉過身去,我伏在灌木叢後面,偷偷地觀察他。父親上了船,劃遠了。

  父親再沒有回來。其實他哪兒也沒去。他就在那條河裡劃來劃去,漂來漂去。每個人都嚇壞了。從未發生過,也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卻發生了。

  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麼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

  河邊的行人和兩岸附近的居民說,無論白天黑夜都沒見父親踏上陸地一步。他像一條被遺棄的船,孤獨地、毫無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從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從沒生過火,他沒有一絲光亮。他的身體怎樣?不停搖槳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氾濫時,他又怎麼能倖免於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

  姐姐生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要讓父親看看外孫,那天天氣好極了,我們全家來到河邊。姐姐穿著白色的新婚紗裙,高高地舉起嬰兒,姐夫為他們撐著傘。我們呼喊,等待。但父親始終沒有出現。姐姐哭了,我們都哭了,大家彼此攜扶著。

  後來,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裡去了。母親最後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留了下來。我從未考慮過結婚。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儘管他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

  我的頭髮漸漸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麼不對?我到底有什麼罪過?漸漸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躊躇不前,同時愛講到疾病和死亡。他呢?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終有一天,他會精疲力竭,只好讓小船翻掉,或者聽任河水把小船沖走,直到船內積水過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著,等待著。終於,他在遠方出現了,那兒,就在那兒。我莊重地指天發誓,儘可能大聲地叫著: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來吧。你不是非這樣下去不可,回來吧。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

  他聽見了,站了起來,揮動船槳向我划過來。他接受了我的提議。我突然渾身戰慄起來。因為他舉起手臂向我揮舞,這麼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極了,發瘋似的逃掉了。因為他像是從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極度恐懼給我帶來一種冰冷的感覺,我病倒了。從此以後,沒有人再看見過他,聽說過他。

  (選自餘華《溫暖的旅程——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有刪改)


  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現場答案:

  A.母親很愛面子,因為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愧。她經常責備姐姐、哥哥和我,她口硬心軟,她雖然說不讓父親回來,卻暗地裡讓我偷食物給父親。

  B.母親掌管全家,有一定的權勢,從母親得知丈夫自己定購一條船後便“嘮叨”不停,可看出母親對丈夫不聽從她的行為的不滿;她因丈夫的怪行為而感到羞辱,可看出母親的愛慕虛榮。從母親故意幫我偷到食物給父親可看出她對丈夫的愛是很深的。

  C.母親是一個嚴厲、強悍、穩重、愛嘮叨的人。

  D.母親不贊成父親的決定,但暗地裡支援“我”偷食物給父親,可見無論多惱怒,還是尊重愛護自己的丈夫的,只是她對父親的行為感到不解,感到羞辱,但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裝得很平靜,可以說她是個含蓄的人。


  探究問題:可以綜合分析

  探究方法(對策)

  針對上面兩道題所暴露出的問題,你認為糾正的方法和問題的對策是什麼?

  正確答案:

  (1)審題

  人物形象分析題題幹較為明確,主要有兩類題目。

  一是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徵,角度有二:A.整體把握,如問:①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某某”這一人物形象。②小說中的“某某”具有什麼樣的性格?請簡要分析。③文中表現了“某某”哪些優秀思想品質?B.區域性分析人物性格、心理,如問:畫線句(或為語言,或為動作)表現了人物什麼樣的心理?

  一是分析人物形象作用,如問:寫某某人物形象有何用意(或作用)?

  (2)答題

  ①答題思路

  按總分(分總)來回答。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作出一個定性分析,然後再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後再用一句話作定性式的總括。

  幾個方面是指:首先,可以從作者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入手,瞭解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個性特徵及形象的意義;再次,體悟作者的創作意圖,從作品主題和作者的情感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

  ②答題模式

  人物題要針對試題設題的角度,沒有固定的答題模式。一般說來,常見的語言表達形式:×××是一個……的人物形象。作為什麼人,他怎麼樣,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思想品質)。另一種是“簡要分析”或“具體說明”,答題的格式:觀點(思想性格是什麼)+闡述(在原文中找)。

  答人物形象作用題要把握好三個角度:

  ①自身的性格特徵,②對其他人物的烘托作用,③結構方面的作用。

  答案應嚴謹、完整、有深度。

  答案:

  高考體悟

  1.(1)“懶懶”地說話,“穩穩”地坐在馬上:表現他在怒江天險前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過江:表現他認真負責,關愛部下。

  (3)瞟一眼,問一聲:表現他受人尊敬,與手下配合默契。

  (4)一聲唿哨、最後一個過溜索:表現他的英雄氣概,粗獷豪邁。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直接或間接描寫人物的文字。本文寫領隊的文字雖不多且較分散,但每一處都能體現出其性格特徵,結合人物所處的險峻環境及其表現的從容、認真、豪邁等的句子就能概括出來。

  2.(1)甜:因為女兒終於長大成人了;嫁了個好人家(女兒有了個好歸宿);可以為自己女兒打首飾了。苦:女兒出嫁後自己會很孤獨;女兒出嫁也只能給這點首飾。

  (2)深沉的思念,難言的孤獨,自我安慰。

  解析 結合上下文,從深層次理解,為何“苦”,為何“甜”;叫人無應,為何“一個人”笑了,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思考這些問題,不難得出答案。

  3.技藝高超,講究信譽,為人樸實,心地善良,從容淡定。

  解析 從文章第④段的“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熱,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錘一錘,如泣如訴”和“也還是不急不躁,不去趕那些過場,湊那些熱鬧”可以看出王石匠的從容淡定;從第⑥段的“來找俺的,都是那樣個心緒。不如你就上山上轉轉,心裡就好受了”可以看出王石匠的善良;王石匠話語不多,相貌打扮很是不起眼,可見其樸實;從第⑥段的“已經洗出個大概,清白厚實,幽深遠澈”,可見王石匠手藝高超;才五六天時間,碑已洗出個大概,可見十天交工是不成問題的,足見其講究信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