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說信陵君》的原文及解析

《唐雎說信陵君》的原文及解析

  【作品介紹】

  《唐雎說信陵君》講的是信陵君殺了晉鄙,救下邯鄲,打敗了秦兵,儲存了趙國。此刻,信陵君流露出自以為有功勞的神色。唐雎勸說公子不能採取這樣的態度,要忘記自己的功勞。

  本文透過唐雎向信陵君的進言,說明一個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於人有恩德的事不應放在心上的主旨。

  【原文】

  唐雎①說②信陵君

  出處:《戰國策·魏策》

  信陵君殺晉鄙③,救邯鄲,破④秦人,存⑤趙國,趙王自郊迎⑥。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⑦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⑧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⑨見趙王,願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⑩受⑾教⑿。”

  【註釋】

  ①唐雎(jū):人名。信陵君:即魏無忌,魏安釐王的異母弟,戰國時期著名的公子。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國攻打趙國,兵圍邯鄲,魏安釐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兵救趙。可是,由於害怕秦國強大,到了趙國邊境鄴地,就停止前進,猶豫不決,採取觀望態度。他用侯生計,透過魏王寵妃如姬竊得兵符,擊殺將軍晉鄙,奪取兵權,救了趙國。後為上將軍,曾聯合趙、韓、齊、楚、燕五國擊退秦將蒙驁的進攻,把秦兵抑制在函谷關,因而威振天下。

  ②說(shuì):勸說。

  ③晉鄙:魏國的將軍。邯鄲(hándān):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

  ④破:打敗。

  ⑤存:使……存在。趙王:趙孝成王,公元前265年至前245年在位。

  ⑥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敬重。

  ⑦憎(zēng):恨,厭惡。

  ⑧德:恩德,恩惠。

  ⑨卒(cù)然:作副詞,意突然,通‘猝’

  ⑩謹:謹慎,鄭重。

  ⑾受:接受。

  ⑿教:教導。

  【白話翻譯】

  信陵君殺了晉鄙,救下邯鄲,打敗了秦兵,使趙國得以倖存。趙孝成王親自到郊外去迎接他。這時,唐雎對信陵君說:“我聽說,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說:“這話怎樣講呢?”唐雎回答說:“別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惡別人,是不可以讓人知道的;別人有恩德於我,是不可以忘記的;我有恩德於別人,是不可以不忘記的。如今,你殺了晉鄙,救下邯鄲,打敗秦兵,儲存了趙國,這對趙國是大恩德。現在,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會見到趙王了,希望你把救趙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說:“無忌我敬遵你的教誨。”

  【講解】

  本文透過唐雎向信陵君的進言,說明一個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於人有恩德的事不應放在心上的主旨。文章在表現這一主旨時,不是用直白方法,而是迂迴切入。唐雎先從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種情況說起,再具體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於我、我有德於人而應採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種態度,最後才落實到信陵君救趙一事上,說明這是有德於趙、不可不忘之事。辯證說來,環環相扣,嚴謹有致;語句反覆,卻不刻板,迴環有味,令人深思。這篇文章,篇幅至短,而文氣則甚寬舒,在簡單交代信陵君竊符救趙,趙王郊迎的背景之後,重點寫唐雎與信陵君的對話。唐雎先對信陵君說:“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這四句話,沒頭沒腦,看似不著邊際,不知所云,信陵君也的確不明白,難怪他會問:“何謂也?”於是唐雎不慌不忙,就信陵君的疑問,為他解釋這四句話:“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這四句話可分兩層,前二句為上層,後二句為下層,上層為賓,下層為主;在下層中,前句為賓,後句為主,賓主相襯,頓挫有致。“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是唐雎這番話的主旨,於是由泛言“可忘”與“不可忘”,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規勸的現實的具體的問題:“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願君之忘之也!”水到渠成,情理自現。對唐雎之諫,信陵君欣然接受。這段對話,前半為虛筆,後半才落實,虛筆作鋪墊,實寫見真意,虛實結合,寬緩從容,不急不懈,飄逸有致。

  【寫作背景】

  我國戰國時代,諸侯逐鹿,相與爭鋒,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個領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時,“士”便應運而生。“士”是一個特殊的知識分子階層。他們或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或有高強的武藝,或在某一方面有出類拔萃的才幹。各國統治者便招募這些人,收於門下,被稱為“門客”。“門客”在那個時期發揮著異乎尋常的作用,他們可以掌握政策、運用策略,掌管外交和軍隊。各國的`貴族為了圖謀功業,都大量收養門客。但門客中的某些人因為確有才幹,所以他們也要辯識真正思賢若渴的明主才能投奔,這樣又促使一些貴族具有禮賢下士之風,達到他們在政治、軍事、外交上鬥爭勝利的目的。

  附錄:比較唐雎不辱使命和唐雎說信陵君

  在《唐雎不辱使命》中

  唐雎是一個有膽有識的謀臣。文中雖然只有他的兩段話,卻不難看出他對秦王的陰險狡詐是有認識的,如何應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這場面對面的交鋒中,他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當秦王以“輕寡人”相責難時,他立即堅決予以駁斥:“否,非若是也。”不僅如此,為了掌握鬥爭的主動權,他有意激怒秦王,以“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進一步揭穿秦王的騙局,表達維護國土的強硬立場。當秦王惱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相威脅時,他毫不驚慌,而是以非凡的機鋒轉問秦王是否聽說過“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話點出“士之怒”這個要害,然後慷慨陳辭,歷數專諸、聶政、要離三個刺客,以“懷怒未發,休降於天”歌頌他們的壯舉,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對方。待到最後說出“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並且“挺劍而起”時,秦王就只剩下“長跪而謝之”一條退路了。這一場鬥爭,表現了唐雎的凜然正氣和不畏強暴的布衣精神。更多文言文學習文章敬請關注“詩詞網文言文閱讀”的古文觀止欄目。

  在《唐雎說信陵君》中

  唐雎先從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種情況說起,再具體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於我、我有德於人而應採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種態度,最後才落實到信陵君救趙一事上,說明這是有德於趙、不可不忘之事。辯證說來,環環相扣,嚴謹有致;語句反覆,卻不刻板,迴環有味,令人深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