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文同學一首別子固的鑑賞

有關古文同學一首別子固的鑑賞

  【作品介紹】

  《同學一首別子固》是王安石青年時候寫的。當時,他和曾鞏都懷抱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所以他們志同道合,交往頻繁,往來親密。文中以孫侔來陪襯曾鞏,敘述他們之間言行相似,雖然素不相識,但能互相信任,說明這是共同“學聖人”的效果,以此互相勉勵。應該說,作者的“至乎中庸而後已”,既表達了其對曾鞏、孫侔的真摯友情,又反映出了自己的遠大志向。

  【原文】

  同學一首別子固

  作者:王安石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①,非今人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②,非今人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嘗相過也,口未嘗相語也③,辭幣未嘗相接也④。其師若⑤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聖人而已矣。學聖人,則其師若友,必學聖人者。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⑥。

  予在淮南,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還江南,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為然。予又知所謂賢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後已⑦。正之蓋亦常云爾。夫安驅徐行,轥中庸之庭⑧,而造於其室⑨,舍二賢人者而誰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願從事於左右焉爾。輔而進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⑩,會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雲。

  【註釋】

  ①子固:曾鞏的字。曾鞏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作者同是江西人。

  ②淮之南:淮河的南面。正之:孫侔的字。孫侔,吳興(今浙江吳興縣)人。

  ③語:談話。

  ④辭:言詞,指書信。

  ⑤若:及、與、和。

  ⑥適然:恰好這樣。

  ⑦扳:扭轉。這裡作幫助解。中庸:儒家倫理思想。指處理事情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態度。儒家認為“中庸”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⑧轥(lin):車輪輾過。這裡有走上、走到的意思。

  ⑨造:往、到。

  ⑩系:關係、牽連。

  【譯文】

  江南有一位賢人,字子固,他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我敬慕他,並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賢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這兩位賢人,不曾互相往來,不曾互相交談,也沒有互相贈送過禮品。他們的老師和朋友,難道都是相同的嗎?我注意考察他們的言行,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竟是多麼少呀!應該說,這是他們學習聖人的結果。學習聖人,那麼他們的老師和朋友,也必定是學習聖人的人。聖人的言行難道會有兩樣的嗎?他們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懷疑我的話。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話。於是我知道被人們認為是賢人的人,他們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寫了一篇《懷友》贈給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幫助,以便達到中庸的標準才肯罷休。正之也經常這樣說過。駕著車子穩步前進,輾過中庸的門庭而進入內室,除了這兩位賢人還能有誰呢?我過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達到中庸的境地,但也願意跟在他們左右奔走。在他們的幫助下前進,大概能夠達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職守,由於個人私事的牽掛,我們之間不能經常相聚,作《同學一首別子固》,用來互相告誡,並且互相慰勉。

  【解析】

  題目中的“同學”一詞,字面意思雖然可以解作“共同學習”,可它的真正意思是“共同學習聖人”。文中的“中庸”一詞是什麼意思呢?所謂“中庸”,是儒家的一種主張,要求待人接物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王安石這裡所說的“中庸”略有不同,他這裡所謂的“中庸”,是指不偏不變的意思。儒家以“中庸”為道德標準,作者認為“中庸”之道是聖人的行為,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是人所追求的境界,所以作者津津樂道。

  本文是王安石青年時候寫的。當時,他和曾鞏都懷抱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所以他們志同道合,交往頻繁,往來親密。文中以孫侔來陪襯曾鞏,敘述他們之間言行相似,雖然素不相識,但能互相信任,說明這是共同“學聖人”的效果,以此互相勉勵。應該說,作者的“至乎中庸而後已”,既表達了其對曾鞏、孫侔的真摯友情,又反映出了自己的遠大志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