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鑑賞中意會到言傳的轉化過程

文學鑑賞中意會到言傳的轉化過程

  有一個不信佛教的俗人向釋尊問:“不問有,不問無言。”釋尊聽後,許久不說話。俗人也在釋尊面前定定的坐著。過了不久,俗人以稱讚的語氣對釋尊說:“釋尊大慈大悲,解開弟子心中的疑惑,使弟子頓悟。”說完就走了。一直陪伴在釋尊身旁的阿難莫名其妙,就問釋尊道:“剛才您並沒有說話。但那俗人何以說他頓悟了?”釋尊說:“一匹良馬不需主人的鞭打,只要看見鞭子的影子,就能夠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

  的確,在生活中,有許多事物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這是一直以來語文表達領域的困惑。這種困惑讓我們透過一系列感性的、操作性的活動獲得的感悟、體驗、情感更趨於內向。這種困惑也讓我們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盲目的追求豁然開朗,而忽視甚至忽略了內向性的感悟、體驗、情感的發掘和表達。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所有的東西都要求學生意會,該言傳的一定要透過有形可感的語言傳遞給學生。因為“教育的第一要義是知識的傳承,其次才是價值的引導”。④對於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需要意會的東西,要讓學生認識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需要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的從生活中、從社會中反覆感悟的過程,只有融入到自己的心理傾向中,化為自己的理智和情感,這樣才有言傳的基礎和可能。因此引導學生意會是必要的。但學生聲稱“不可言傳”,其實大多是“不會言傳”。這往往是一些學生甚至教師在無以言表是的一句應急之語。但在語文作文教學中,作為一名中學生,碰到自己表達不出的事物時,動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無疑是語文作文教學甚至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失敗。所以探究意會轉化為言傳的途徑對於深入開展語文作文教學,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十世紀著名物理學家、思想家波蘭尼提出了緘默知識理論。他的名言“我們所認識的多於我們所能告訴的”。①揭示了人類的知識不僅有可用言語表達的顯性知識,還有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緘默知識。同時“內隱學習”①的研究也發現,人類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有意識的外顯學習外,還存在著一種無意識的獲得於刺激環境的複雜知識。所以,意會與言傳不是能完全割裂,非此即彼的東西。意會是基礎,是理解的內在過程;言傳讓意會顯性化,是外在的表達過程。意會是一個尋求言傳的過程,是心靈求通而未能的感悟之始。

  一、加強誦讀,重視積累

  誦讀就是讀,不是吟,也不是唱。我們今天所說的誦讀應該是帶有一定目的性的、有感情的、有品味性的讀書方法。重視誦讀在意會轉化為言傳過程中的作用,具體而言就是在初讀意會的基礎上探究文章的表達與創造,實現由意會到言傳的跨越。因為就整個誦讀過程來說,誦讀的初級階段獲得的是對語氣的直接感受,基本停留在意會的表層上面。探究文章的表達與創造則更能使學生對文章的語感有深切的感受,獲得理性的知識,不僅意會,而且能言傳。這個言傳就是寫作。

  1、提供好的誦讀材料

  如詩歌、散文等,引導學生的審美心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把學生從消極被動的接受物件轉化為積極能動的“審美主體”。透過強化誦讀能力,讓學生在重音、停頓、速度和語調等方面獲得求知以及情感上的喜悅和滿足。從而產生和保持一種誦讀的興趣和慾望,並將這種興趣和慾望轉化為可用語言表達的情感體驗,進而轉移到寫作中去。

  2、透過誦讀培養學生對文字的獨特的感受能力——語感

  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受語言的氣勢和韻味。可以說對語言文字發生興趣,這是我們要實現作文教學提升、發展的第一步。

  3、運用語感把握書面語言的深刻含義,並形成感性形象,這是對理解、揣摩、分析、聯想及想象能力的培養。運用學生長期語言積累和生活經驗,啟發他們在頭腦中構成言語內容的感性形象,從而從側面加強對作文綜合能力的培訓和指導。

  4、誦讀更高的層次是品味。

  文質兼美的文章都富有情味感。情是思想感情,味是審美趣味。透過誦讀產生“情”“味”,感悟“情”“味”,最終表達“情”“味”,這是誦讀從初級階段到高階階段——感受性的表情階段即由意會到言傳階段轉變的實現,也是誦讀扶持意會向言傳轉化的最終歸宿。

  實現意會到言傳的轉化還要在平時閱讀的過程中重視積累。透過閱讀積累語言,將有助於意會內容的表達,因為意會並不是不想言傳,而是詞不能達意的一種困惑。所以解決這種困惑比較直接的辦法是積累語言。同時透過積累獲得間接的生活經驗,獲得有價值的材料,獲得作文抽象意義方面的表達技法,這些都有助於意會內容的表達。

  二、培養語文應用能力

  活動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而簡單的原理,即人的某種能力只能在相關的活動中才能培養、提高、表現和檢驗。語文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言’與‘意’之間的轉換,由‘言’到‘意’的轉換是‘閱讀’,由‘意’到‘言’的轉換是‘表達’”。③所以要實現由意會到言傳就必須重視閱讀、表達等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養。而這種基本技能和能力只有在讀、寫、說這些語言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培養。這是實現由意會到言傳轉化必須確立的一個簡單的前提性觀念。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及應用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讀、寫、說,因此培養語文應用能力,促進意會到言傳的轉化應主要圍繞這三個方面開展教學活動。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以“讀”為中心的活動。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向學生灌輸“以讀促進、以讀促寫”學習理念,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可以嘗試每週確定一個主題,每週確定一種表達技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多閱讀,為學生閱讀創造條件和氛圍。

  (二)鼓勵學生多練筆。可以採用日記、週記的形式讓學生多練筆。創設情景閱讀一些精美短文;介紹一些有關征文的文學活動和比賽,從而刺激學生對寫的興趣和慾望,培養他們發掘和表達自己情感、感悟、體驗的能力。

  (三)說是語言表達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語文工具性的直接體現。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景多讓學生說;鼓勵學生說;激發學生說,幫助他們養成樂於表達、勤於表達的良好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讀、寫、說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將“意會”言傳形成習慣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寫作技法指導

  “為什麼寫”,“寫什麼”,“怎樣些”是實現將意會言傳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也就是說,加強寫作技法指導是實現將意會言傳的重要前提。

  語文教學,除了生字、生詞等基礎知識、技能外,重在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寫”。從心理語言學、寫作學的角度而言,作者寫一篇文章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為什麼寫,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或稱主題;二是寫什麼,即文章內容;三是怎樣寫,即寫作方法,作者以什麼方法寫課文中的人、事、物等,以及整篇或區域性的表達方法等等。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學生學習可課文或名家的寫法,再在教師的引導和講解下融進年齡特徵、個性心理,捕捉自己年齡、個體所獨有的意會心理和情節,這對於出現高質量“言傳”有重大意義和影響。

  四、將意會直觀化

  意會是理解的內在過程,這個過程是模糊的,是難以言說的。但它並不是不能透過除語言之外的其他傳遞資訊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將意會形象化、直觀化,然後透過語言描述和表達這種“形象”、“直觀”,這也是很好的言傳方式。

  將意會直觀化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音樂、動作、表情、圖片、景物以及將這些因素都能集合在一起的課件,都可以適時地將意會這種獨特的、難以琢磨的心理表達出來。

  五、啟用語文思維

  啟用語文思維也即是在閱讀、積累的前提下能將與語言有關的一切事物透過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靈活流暢地表現出來,進而培養創造性想象、聯想能力。創造性想象、聯想能力是形成意會並最終表達意會的基礎。啟用語文思維,最終是要培養這種創造性想象、聯想能力。

  啟用學生的語文思維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新大綱所注重的“感悟、積累、運用”是啟用學生語文思維的直接的方法性指導。其中“‘感悟’‘積累’是一種資訊的獲取、加工和儲存過程,即心理‘內化’過程;而應用則是一種資訊的提取、加工和輸出過程,即心理‘外化’過程”。②這符合語言表達的要求,即“意會”需要付諸言傳。

  有意會到言傳,這是語言表達的需要,也是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需要。如前文所說: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相信只要掌握科學的表達方法和形成科學的表達方法的途徑,那學生將“意會”轉化到言傳的能力必將得到培養和提高,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最終無疑將為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