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德裕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新唐書·李德裕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李德裕,字文饒。少力於學,既冠,卓犖有大節。不喜與諸生試有司,以蔭補校書郎。河東張弘靖闢為掌書記。府罷,召拜監察御史。時亳州浮屠詭言水可愈疾,號曰“聖水”,轉相流聞,南方之人,率十戶僦一人使往汲。而水斗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轉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數十百人。德裕嚴勒津邏捕絕之。逾年,徙劍南西川。蜀人多鬻女為人妾,德裕為著科約:凡十三而上,執三年勞;下者,五歲;及期則歸之父母。毀屬下浮屠私廬數千,以地予農。蜀先主祠旁有猱村,其民剔發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德裕下令禁止。蜀風大變。帝嘗疑楊嗣復、李珏顧望不忠,遣使殺之。德裕知帝性剛而果於斷,即率三宰相見延英,嗚咽流涕曰:“昔太宗德宗誅大臣未嘗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無異時恨使二人罪惡暴著天下共疾之。”帝不許,德裕伏不起。帝曰:“為公等赦之。”德裕降拜升坐。帝曰:“如令諫官論爭,雖千疏,我不赦。”德裕重拜。因追還使者,嗣復等乃免。尋冊拜司空。又嘗謂:“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簡冗官,誠治本也。”乃請罷郡縣吏凡二千餘員,衣冠去者皆怨。時天下已平,數上疏乞骸骨,皆不許。當國凡六年,方用兵時,決策制勝,它相無與,故威名獨重於時。德裕性孤峭,明辯有風采,善為文章。雖至大位,猶不去書。其謀議援古為質,常以經綸天下自為,武宗知而能任之,言從計行,是時王室幾中興。

  (節選自《新唐書·李德裕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取者益它汲       益:新增

  B.德裕嚴勒津邏捕絕之   勒:逼迫

  C.德裕為著科約      著:明確規定

  D.執三年勞

  執:從事,做

  5.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昔太宗德宗誅大臣/未嘗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無異時恨/使二人罪惡暴著天下/共疾之

  B.昔太宗德宗誅/大臣未嘗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無異時恨/使二人罪惡暴著天下/共疾之

  C.昔太宗德宗誅大臣/未嘗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無異時恨/使二人罪惡暴著/天下共疾之

  D.昔太宗德宗誅/大臣未嘗不悔/臣欲陛下全活之/無異時/恨使二人罪惡暴著/天下共疾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德裕有個性,為官不為謠言所惑。他成年後,不參加科舉考試,憑藉祖先的功勳循例補官;在對待“聖水”可以治病一事上,他予以嚴禁。

  B.李德裕為官注重改變不良習俗。蜀地人大多賣女兒給人家做妾,他制定法令加以改變;佛寺大量佔有土地,他將佔有的土地歸還給農民。

  C.李德裕敢於直言勸諫,得到了皇上的認可。皇上懷疑楊嗣復、李珏對自己不忠,在李德裕的含淚勸諫下,皇上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赦免了二人。

  D.李德裕為國力的恢復做出了貢獻。他為了“省吏”,請求罷免了很多郡縣的官吏;他任宰相共六年,用兵之時做出決策,其他宰相都沒有參與。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其民剔發若浮屠者,畜妻子自如,德裕下令禁止。

  (2)其謀議援古為質,常以經綸天下自為。

  參考答案:

  4.B。(勒:約束、命令。)

  5.C。

  6.C。(含淚勸諫時皇帝並沒有答應,另外,皇帝答應的是李德裕及三宰相的共同請求)

  7.(1)那裡剃掉頭髮像和尚一樣的百姓,隨意蓄養妻子兒女,李德裕下令禁止。(“畜”、“妻子”、“自如”各1分,句意2分)

  (2)他謀議政事援引古書為據,常常以治理天下為己任。(“謀議”、“援”、“經綸”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李德裕,字文饒。小時候致力於學業,成年後,超絕出眾有大志。不喜歡和諸生參加科舉考試,憑祖先的功勳循例補授校書郎。河東節度使張弘靖徵召他為掌書記。張弘靖罷任,李德裕被召入朝廷任監察御史。當時亳州的僧人欺騙說有一處水可以治病,號稱“聖水”,訊息到處流傳,南方的人,大約十戶中就僱傭一人前往汲取。一斗水價值三十千,取水的人又把別處的水新增進去,沿路轉賣,互相欺騙利誘,前往取水的人每天有幾十上百人。李德裕命令在渡口巡邏的'士卒捉拿予以禁絕。一年以後,調任為劍南西川節度使。蜀地人大多賣女兒給人家做妾,李德裕為他們制定法令:凡是十三歲以上的,服三年勞役;十三歲以下的,服五年勞役;到期就歸還他們的父母。拆毀所管轄地區的佛寺數千所,把土地給予農民。蜀先主祠旁有個叫 猱村的地方,那裡剃掉頭髮像和尚一樣的百姓,隨意蓄養妻子兒女,李德裕下令禁止。蜀地的風氣大為改觀。皇上曾經懷疑楊嗣復、李珏觀望猶豫不忠誠,派使者去殺他們。李德裕知道皇上性情剛強而果斷,便帶領三位宰相到延英殿見皇上,嗚咽流涕地說:“過去太宗、德宗誅殺大臣,沒有不後悔的。臣希望陛下保全他們,免得將來悔恨。假使他們兩人罪惡暴露,天下人自會共同痛恨。”皇上不同意,李德裕就伏身不起。皇上說:“為公等赦免了他們。”李德裕下堂拜謝後坐下。皇上說:“如果讓諫官來論爭,就是上一千道奏疏,我也不會赦免。”李德裕再次拜謝。於是追回使者,楊嗣復等得以免死。不久又以冊書授予李德裕司空之職。李德裕又曾經說:“減少事情不如減少官員,減少官員不如減少吏人,能精簡多餘的官吏,確實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於是請求罷免官吏共二千餘人,被罷免的官吏都怨恨他。當時天下已經太平,李德裕多次上疏請求退休,皇上都不答應。他任宰相共六年,正當用兵之時,他決策制勝,其他宰相都沒有參與,所以威名重於當時。李德裕性格孤傲,明智善辯而有風采,善於寫文章。雖然到達高位,還是不斷讀書。他謀議政事援引古書為據,常常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武宗知人善用,對他言聽計從,當時王室幾乎達到了中興的局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