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思禮高麗人八居營州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關於王思禮高麗人八居營州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王思禮,高麗人,八居營州。父為期方軍將。思禮習戰鬥,從王忠嗣至河西,與哥舒翰同籍麾下。翰為隴右節度使,思禮與中郎將周位事翰,以功授右衛將軍、關西兵馬使。叢討九曲,後期當斬,臨刑,翰釋之,思禮徐日:“死固分也,何復貸為?”諸將壯之。天寶十三載,吐谷渾蘇毗王款附,詔翰至磨環川應接,思禮墜馬,蹇甚。翰謂監軍李文宜曰:“思禮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祿山反,翰為元帥,奏思禮赴軍,玄宗日:“河、隴精銳,悉在潼關,吐蕃有釁,唯倚思禮耳。”翰固請,乃兼太常卿,充元帥府馬軍都將,翰委以軍事。密勸翰表誅楊國忠,翰不應;復請以三十騎劫至潼關殺之,翰曰:“此乃吾反,何與祿山事?”

  潼關失守,思禮與呂崇責、李承光同走行在,肅宗責不堅守,引至纛①下將斬之。宰相房琯諫,以為可收後效,遂獨斬承光,赦思禮等。尋副房琯戰便橋,不利,更為關內行營節度、河西隴右伊西行營兵馬使,守武功。賊安守忠來戰,思禮退保扶風。賊分兵略大和關,去風翔五十里。李光進戰未利,行在戒嚴,從官潛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識其姓名,眾稍稍止。命郭子儀以朔方兵擊之。會崔光遠行軍司馬王伯倫、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風。聞賊已西,欲乘虛襲京師,徑至高睦。賊引軍還擊椿等,椿已至中渭橋,殺守者千人,進攻苑門。伯倫戰死,椿被執。先是,賊餘眾留武功,既傳官軍入京師,乃燒營遁,自是賊不敢西。

  長安平,思禮先八清官;收東京,戰數有功。遷兵部尚書,封霍國公,食實戶五百。尋兼潞、沁等州節度。乾元元年,總關中、潞州行營兵三萬、騎八千,與子儀圍賊相州,軍潰,惟李光弼、思禮完軍還。尋破史思明別將萬餘眾於直千嶺。光弼徒河陽,代為河東節度副大使。上元無年,加司空。自武德以來,三公不居宰輔,唯思禮而已。二年,薨,贈太尉,諡日武烈。

  一一(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七十二》)

  【注】①纛:古代軍隊裡的大旗。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思禮墜馬,蹇甚 蹇:跛腳

  B.吐谷渾蘇毗王款附 款:誠懇

  C.尋副房璃戰便橋副:輔佐

  D.總關中,潞州行營兵三萬、騎八千 總:聚合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王思禮有作戰才能的一組是(3分)( )

  ①俄加金城郡太守②吐蕃有釁,唯倚思禮耳

  ③密勸翰表誅楊國忠④殺守者幹人,進攻苑門

  ⑤收東京,戰數有功⑥惟李光弼、思禮完軍還

  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王思禮熟習作戰,曾侍奉哥舒翰而立功受官。後在奉詔接應吐各渾蘇毗王歸附時,不幸墜下馬而踱腳,哥舒翰不得不加授他為金城郡太守。

  B.安祿山反叛時,哥舒翰極力奏請王思禮前往軍中,玄宗最終答應他的請求。王思禮曾秘密勸說哥舒翰上表請求誅殺楊國忠,但遭到了哥舒翰的拒絕。

  C.潼關失守,王思禮等人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遭到肅宗的責備,並要斬殺他們。後在宰相房珀的勸諫下,王思禮才免於一死。

  D.長安平定後,王思禮先進城清理宮殿;收復東京,多次立下戰功。升任兵部尚書,封霍國公,併成為武德以來三公不任宰相的唯一一人。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O分)

  (1)從討九曲,後期當斬,臨刑,翰釋之,思禮徐日:“死回分也,何復貸為?”

  (2)宰相房珀諫,以為可收後效,遂獨斬承光,赦思禮等。

  參考答案:

  4.D ( 總:統領。)

  5.B (①是說王思禮被任命為金城郡太守。③是說王思禮勸說哥舒翰上表請求誅殺楊國忠。④是叛賊做的事,與王思禮無關。採用排除法,可知應選B。)

  6.A (“哥舒翰不得不加授他為金城郡太守”錯,官職應是皇上加授的,且“不得不”屬無中生有。)

  7.(1)(王思禮)隨從(哥舒翰)征討九曲,延誤了期限應當被處斬,臨刑時,哥舒翰釋放了他,王思禮慢慢地說:“死原本是罪有應得,為什麼又要寬免呢?”(“後期”“貸”、省略句式各1分,語句通順2分)

  (2)宰相房琯勸諫,認為可以不殺他們以觀後面的表現,於是只斬殺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禮等人。(“以為”“後效”“獨”各1分,語句通順2分)

  參考譯文:

  王思禮,是高麗人,入居於營州。(他的)父親擔任朔方軍將。王思禮熟習作戰,(他)跟從王忠嗣到河西,與哥舒翰一同屬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擔任隴右節度使,王思禮與中郎將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衛將軍、關西兵馬使。(王思禮)隨從(哥舒翰)征討九曲,延誤了期限應當被處斬,臨刑時,哥舒翰釋放了他,王思禮慢慢地說:“死原本是罪有應得,為什麼又要寬免呢?”諸將認為他很壯烈。天寶十三年,吐谷渾蘇毗王真誠歸附,(皇上)下詔讓哥舒翰到磨環川接應,王思禮墜下馬,腳跛得厲害。哥舒翰對監軍李文宜說:“王思禮跛足,還能到何處呢?”不久,(王思禮)加授金城郡大守。

  安祿山反叛,哥舒翰擔任元帥,奏請朝廷派遣王思禮前往軍中,唐玄宗說:“河、隴的精銳部隊,都在潼關,吐蕃一旦有事端,只有倚靠王思禮了。”哥舒翰堅決請求,於是(王思禮)兼任太常卿,充任元帥府馬軍都將,哥舒翰把軍事委託給(他)。王思禮秘密勸說哥舒翰上表請求誅殺楊國忠,哥舒翰不答應;又請求帶領三十名騎兵把楊國忠劫持到潼關殺掉,哥舒翰說:“這就成了我造反,與安祿山的事有什麼關係?”

  潼關失守,王思禮與呂崇賁、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肅宗責備(他們)不能堅守,拉到大旗下將要斬殺他們。宰相房琯勸諫,認為可以不殺他們以觀後面的表現,便只斬殺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禮等人。不久(王思禮)輔佐房琯在便橋作戰,失利,改任關內行營節度使、河西隴右伊西行營兵馬使,鎮守武功。叛賊安守忠前來挑戰,王思禮退兵以保全扶風。叛賊分兵侵略大和關,距離鳳翔五十里。李光進交戰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嚴,隨從的官員悄悄地送出他們的妻子兒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記下他們的姓名,眾人漸漸停止。命令郭子儀率領朔方兵進擊賊兵。正值崔光遠行軍司馬王伯倫、判官李椿率兵兩千駐守扶風。聽說叛賊已經西去,想要乘虛襲擊京城,直接到達高陵。叛賊率軍返回攻擊李椿等人,李椿已到中渭橋,殺守兵一千人,進攻苑門。王伯倫戰死,李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賊兵餘眾留駐武功,傳說官軍進入京師以後,便燒營逃走,從此賊兵不敢西進。

  長安平定,王思禮先進城清理宮殿;收復東京,(他)多次立下戰功。升任兵部尚書,封霍國公,享用五百戶的租賦。不久兼任潞、沁等州節度使。乾元元年,統領關中、潞州行營兵三萬、騎兵八千,與郭子儀在相州圍攻叛賊,官軍潰敗,唯獨李光弼、王思禮全軍返還。不久(他)又在直千嶺打敗史思明別將一萬多人。李光弼升任到河陽,(王思禮)代任河東節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以來,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禮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禮)去世,追贈太尉,諡號武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