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佗,秦時用為南海龍川令。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溪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

  高後時,有司請禁南越關市鐵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後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絕器物此必長沙王計也欲倚中國,擊滅南越而並王之,自為功也。”於是佗乃自尊號為南越武帝,發兵攻長沙邊邑,敗數縣而去焉。高後遣將軍隆慮侯灶往擊之。越暑溼,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嶺。歲餘,高後崩,即罷兵。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里。乃乘黃屋左纛,稱制,與中國侔。

  (《史記·南越列傳》)

  17.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且番禺負山險 負:依仗

  B.稱制,與中國侔 侔:相等

  C.以其黨為假守 假:假裝

  D.擊滅南越而並王之 王:統治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秦為無道,天下苦之 凌萬頃之茫然

  B.敗數縣而去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擊滅南越而並王之 吾從而師之

  D.佗因此以兵威邊 洎牧以饞誅

  19.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二世時,趙佗擔任南海郡龍川縣縣令,是任囂的下屬;後得到任囂的信任,代任南海郡尉的職務。

  B.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由於中原百姓困苦,無暇他顧,被迫封趙佗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C.高後執政時期,禁止趙佗在邊關設市進行鐵器貿易,並派大軍征討趙佗,攻佔了趙佗的好幾座縣城。

  D.高後駕崩後,趙佗用財物收買百越各部落,使他們歸附南越,進而擴充套件疆土,與漢朝天子分庭抗禮。Ks*5*u

  20. 請用“/”為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高 帝 立 我 通 使 物 今 高 後 聽 讒 臣 別 異 蠻 夷 隔 絕 器物 此 必 長沙 王 計也 欲 倚 中 國 ,擊 滅 南 越 而 並 王 之,自 為功 也。

  21.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六國論》)

  (2)蓋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賦》)

  參考答案

  17.C 假:代理。

  18.C(A之:上句為代詞,下句為定語後置的標誌。B焉:上句為助詞,不譯;下句為兼詞,“於此”。C為:助詞,表示順承關係。D以:上句為“憑藉”,下句“因為”)

  19.C(是趙佗攻佔了長沙邊邑數縣)。

  20. 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後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絕器物,此必長沙王計也,欲倚中國,擊滅南越而並王之,自為功也。

  21. (1)燕國和趙國的君主,開始還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堅守正義而不賄賂秦國。

  (2)原來,如果從變化的一面去看,那麼天地萬物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存留。

  參考譯文: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趙。秦國兼併了六國,攻取並平定了楊越,設定了桂林、南海和象郡,把犯罪而被遷徙的百姓安置到這些地方,同越人雜居了十三年。尉佗,秦朝時被任命做了南海郡的`龍川縣令。到秦二世時,南海郡尉任囂得病將死,把龍川令趙佗召來,並對他說:“"聽說陳勝等發動了叛亂,秦朝推行暴虐無道的政策,天下百姓對此感到怨恨,項羽和劉邦、陳勝、吳廣等,都在各自的州郡,同時聚集民眾,組建軍隊,象猛虎般地爭奪天下,中原地區擾攘動亂,不知何時方得安寧。豪傑們背叛秦朝,相互對立。南海郡偏僻遙遠,我怕強盜的軍隊侵奪土地,打到這裡,我想發動軍隊切斷通往中原的新修大路,自己早作防備,等待諸侯的變化,恰巧我的病重了。再說番禺這個地方,背後有險要的山勢可以依靠,南有大海作屏障,東西幾千裡,有些中原人輔助我們,這也能當一州之主,可以建立國家。南海郡的長官中沒有誰值得我同他研究這些事,所以把你召來告訴你這些事。”任囂當即向趙佗頒佈任命文書,讓他代行南海郡的職務。任囂死後,趙佗就向橫浦、陽山、湟溪關傳佈檄文,說:“強盜的軍隊將要到來,要疾速斷絕道路,集合軍隊,保衛自己。”趙佗藉此機會,逐漸用法律殺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親信做代理長官。秦朝被推翻後,趙佗就攻擊併兼並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為南越武王。

  漢高祖已經平定了天下,因為中原百姓勞頓困苦,所以漢高祖放過了趙佗,沒有殺他。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派遣陸賈去南越,命令趙佗因襲他的南越王的稱號,同他剖符定約,互通使者,讓他協調百越,使其和睦相處,不要成為漢朝南邊的禍害。南越邊界與北方的長沙接壤。

  高後時代,有關部門的官吏請求禁止南越在邊境市場上購買鐵器。趙佗說:“高帝立我為南越王,雙方互通使者和物資,如今高後聽信讒臣的意見,把蠻夷視為異類,斷絕我們所需要的器物的來源,這一定是長沙王的主張,他想依靠中原的漢王朝,消滅南越,兼做南越王,自己建立功勞。”於是趙佗就擅加尊號,自己稱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長沙國的邊境城邑,打敗了幾個縣才離去。高後派遣將軍隆慮侯周灶前去攻打趙佗。正遇上南越酷暑潮溼的氣候,士卒中的多數人都得了重病,致使大軍無法越過陽山嶺。又過了一年多,高後死去,漢軍就停止了進攻。趙佗因此憑藉他的軍隊揚威於邊境,用財物賄賂閩越、西甌和駱越,使他們都歸屬南越,使他的領地從東到西長達一萬餘里。趙佗竟然乘坐黃屋左纛之車,以皇帝身份發號施令,同漢朝地位相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