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原文及翻譯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原文及翻譯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唐代:韓愈

  十月陰氣盛,北風無時休。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

  霧雨晦爭洩,波濤怒相投。犬雞斷四聽,糧絕誰與謀。

  相去不容步,險如礙山丘。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

  男女喧左右,飢啼但啾啾。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

  雲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暫開霽,過是吾無求。

  譯文

  十月的時候冷鋒極盛大,北風的吹拂完全沒停休。

  在這蒼茫的洞庭湖岸邊,你我相傍分別繫著小舟。

  此時霧雨晦暗爭著落下,湖面波濤怒擊如同對投。

  小舟四周的雞犬難鳴吠,你我船上的'糧絕無處謀。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險像好似被阻礙著山丘。

  現在清談雖可驅散餓感,平生夢想卻是來之無由。

  左右的男女們都在喧譁,有的還因飢餓哭聲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歸的吸引,怎會羈留此地忍受憂愁。

  但看著天上雲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卻自在悠悠。

  若此刻暫能停雨見晴天,這就已是我無上的祈求。

  註釋

  ⑴樊汝霖雲:“永貞元年自陽山徙掾江陵,十月過洞庭湖作。或雲赴陽山時作。公《江陵途中》詩,敘初赴陽山雲‘春風洞庭浪’,而此詩則首雲‘十月陰氣盛’,可知其非矣。”王元啟雲:“此詩卒章明雲‘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則其為徙掾江陵時作,非南遷時作可知。”洪興祖《韓子年譜》:“即祭文雲‘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者。”錢仲聯雲:“《水經注》:‘湘水左逕鹿角山東。’公蓋阻風於洞庭湖南岸也。”張十一署,即張署,河間人。貞元中監察御史,謫臨武令,歷刑部郎,虔、澧二州刺史,終河南令。詩一首。

  ⑵顧嗣立雲:“杜子美詩:‘烈風無時休。’”

  ⑶韓醇雲:“《漢書·鄒陽傳》:‘浮雲出流,霧雨鹹集。’《楚辭》:‘霧雨淫淫。’”

  ⑷朱熹雲:“‘斷’,方從杭、蜀本作‘絕’。今按:此句既有‘絕’字,則下一句不應便復出。方為杭、蜀所誤。此比多矣,今但刊正,不能悉論,而論其最著者一二,以曉觀者。”

  ⑸蔣抱玄雲:“《論語》:‘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⑹李詳《證選》:“應璩《與曹長思書》:‘有似周黨之過閔子,樵蘇不爨,清談而已。’”

  ⑺朱彝尊雲:“偶然境道來亦醒眼,興趣乃在近而不得相就上。”張鴻雲:“造意可愛。”

  ⑻祝充雲:“啾啾,小兒聲也。”

  ⑼“用”,或作“由”。方成珪《箋正》:“此詩第二字仄平平仄,迴圈相間,井然不亂,當作‘用’為協。況第六韻即是‘由’字,不應復出也。”

  ⑽蔣抱玄雲:“《南史·宋文帝紀》:‘風轉而西南,景色開霽。’”

  ⑾“無”,或作“何”。張鴻雲:“寄託悱惻。”蔣抱玄曰:“寫得不即不離,自具神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