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譯文及鑑賞

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譯文及鑑賞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金朝:元好問

  今古北邙山下路,黃塵老盡英雄。人生長恨水長東。幽懷誰共語,遠目送歸鴻。

  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鍾。男兒行處是,未要論窮通。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譯文

  古往今來北邙山下的道路,黃塵滾滾不知老盡了多少英雄。人生令人遺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永無盡頭。心中的苦痛能和誰說,放眼把空中的歸雁遠送。

  那舉世顯赫的功名有什麼用?過去實在是錯怪了天公。放聲高唱一曲飲盡千杯酒。身為男子漢,關鍵在於言行的正確性,而不是以困厄與顯達來論定成敗。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註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格律俱為平韻格,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孟津: 黃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縣東,洛陽東北。

  北邙(máng)山:即邙山,在洛陽北,黃河南。王公貴胄多葬於此。

  黃塵: 指歲月時光。

  幽懷: 隱藏在內心的情感。

  底:何,什麼。

  浩歌: 放聲高歌,大聲歌唱。

  鍾: 同盅。

  行處: 做官或退隱。

  窮通: 窮困與顯達。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創作背景

  該詞作於公元1222年(金元光元年),元好問時年33歲。他於前一年中進士,雖有志於世,以氣節自許,無奈蒙古南侵,邊疆日蹙,紀綱大壞,亡徵已見。當國者無意恢復,只圖苟安。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交織胸中,於是有這首述懷之作。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賞析

  該詞上片觸景興感,重在抒情,在志士悲慨之中,流露出孤寂之感。下片重在說理,既表現他以英雄自許,渴望建功立業的情懷,又表明他面對現實,在無可奈何中,聊以曠達自遣苦悶。全詞透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借“地”興懷,由北邙山這一特定地點,引出弔古傷今之情,抒發了作者對“今古英雄”懷才不遇的感慨。

  該詞上片以回顧歷史起句,攏“今古英雄”於筆端,詞人將自己的感情融於歷史長河,寫出了滔滔不盡、起伏跌宕的痛惜與感傷。“遠目送歸鴻”的意象,動靜結合,相輔相成,動的是歸鴻的悠悠遠去,靜的是詞人凝重的望眼;飛去的是天空的鴻雁,攪起的是滿腔的幽怨。該詞描繪出了一幅淒涼而又充滿美感,諧調而又扣人心絃的畫面。鴻雁飛,鴻雁歸,人將何處回?詞人的感情隨著這激盪人心的畫面盤旋瀰漫,感人至深。

  下片強壓“長恨”浩歌放飲的意象,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式的自我寬解,詞人的'鬱憤欲蓋而彌彰,顯得蘊藉而深遠,更加揮之不去,難以擺脫。詞人身處江河日下的時代,又遭“莫須有”的詰難,心中的鬱憤自不待言。詞作透過描寫闊大的意象,以遼闊顯蒼涼,以浩歌掩感傷,詞人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可想而知。

  全詞開篇寫景,景即眼中所見:北邙山上的墳墓;黃塵路上奔波到老的英雄;春北飛秋南歸的大雁以及日日奔騰的東流水,景物選取由近及遠,然後由寫景轉入抒情,此景引起的是作者內心的無限惆悵,因此詞人低吟出“人生長恨水長東”的詞句。再由抒情轉入下片的議論:對人生短暫的無可奈何和對未來的玩世安排,水到渠成汩汩而出。“蓋世功名將底用,從前錯怨天公。”是詞人縱觀自然及人事滄桑,感情經過激烈碰撞後得出的人生結論,不無哲理意義,它涵了封建社會大多數讀書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體味,起到了一種生活教科書作用。

  《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作者介紹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