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劉柴桑原文及賞析

酬劉柴桑原文及賞析

  原文:

  酬劉柴桑

  [魏晉]陶淵明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新葵鬱北牖,嘉穟養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偏僻的居處少有人事應酬之類的瑣事,有時竟忘記了一年四季的輪迴變化。

  巷子裡、庭院裡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

  北牆下新生的冬葵生長得鬱鬱蔥蔥,田地裡將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黃飽滿。

  如今我要及時享受快樂,因為不知道明年此時我是否還活在世上。

  吩咐妻子快帶上孩子們,乘這美好的時光我們一道去登高遠遊。

  註釋

  酬(chóu):答謝,酬答,這裡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

  劉柴桑:即劉程之,字仲思,曾為柴桑令,隱居廬山,自號遺民。

  窮居:偏僻之住處。

  人用:人事應酬。

  四運:四時執行。

  周:週而復始,迴圈。

  門庭:閭里內的院落。門原作“櫚”,底本校曰“一作門”,今從之。

  葵(kuí):冬葵,一種蔬菜。

  鬱(yù):繁盛貌。

  牖(yǒu):原作“墉”,城牆也,高牆也,於義稍遜。底本校日“一作牖”,今從之。和陶本亦作“牖”。

  穟(suì):同“穗”,稻子結的果實。

  疇(chóu):田地。

  不(fǒu):同“否”。

  室:妻室。

  童弱:子侄等。

  登遠遊:實現遠遊。

  賞析:

  《酬劉柴桑》前兩句“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說沒有什麼人與他來往,所以他有時竟然忘了四季的節序變化。然事實並非如此,詩人正是在知與不知中感受生命的意趣。之後吟道:“空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鬱北墉,嘉穗養南疇。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此八句所寫與前兩句恰好相對,時忘四運與葉落知秋,多落葉與葵穗繁茂,甘心窮居與擇日遠遊,此數者意象矛盾,卻展現了時間的永恆性與生命的暫時性。由忘時乃知窮居孤寂落寞;而枝頭飄然而至的`落葉,乃知秋天的到來,生命的秋天亦在渾然不覺中悄悄來臨;牆角的新葵、南疇的嘉穗,雖暫時茂盛繁榮卻猶似生命的晚鐘難得長久,從而暗示生命的榮盛行將不再。因此詩人在窮居忘時之際又察其生命飛逝,擇良日作此遠遊折射出生命的亮色。“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一句沒有對來歲未知的恐怖,但有盡享今朝的胸襟。詩人情緒的宛轉之變與物的榮悴之態,不能忘世的感慨之憂與對生命的達觀之樂,交織成多層次的意義。

  詩中以隱居躬耕的自然樂趣和人生無常的道理來酬答劉柴桑,在淳樸祥和之中,詩篇流露著田園生活的樂趣。這首小詩共十句,雖然比較簡短,然而它內容醇厚。在寫法上也比較獨特,撇開與對方問答一類的應酬話,只寫自己的感受、抱負與遊興,顯得十分灑脫別樣。在遣詞造句上,粗線條的勾勒,並著墨點染,使全詩呈現出古樸淡雅的風格,又洋溢著輕快明朗的感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