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白帝城》西師版課文及教案

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白帝城》西師版課文及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早發白帝城》西師版課文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並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註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透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1)熟讀古詩

  (2)理解詩意

  (3)想象意境

  (4)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用上一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於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註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透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彙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透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彙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彙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麼?(詩人從哪裡出發、要到哪裡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複習“誇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麼意思?(早晨離開了彷彿在彩雲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後兩行詩是怎麼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鬆、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麼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雲間”。為什麼詩人說白帝城彷彿是在彩雲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訊息後,他會想些什麼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

  剛才老師發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透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後輕鬆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反思

  《早發白帝城》是千古傳頌的名家名篇,詩文語調精美易讀,內容通俗易懂,而且語言精練,用詞準確。在教學本課時,針對古詩文要注重詩文閱讀這一特點,設計了“三讀”的教學步驟:初讀、細讀、精讀。

  初讀,要求是讀準字音和詩句的音韻節奏。在本環節教學設計了範讀和欣賞配樂朗誦,引導了學生更好的發現了古詩的韻律美,從而品味了古詩的語言美。對於學生理解古詩的思想內容和寫作藝術,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細讀,要求讀懂詞意和句意,進而理解詩意。由於文字是抽象的圖畫,圖畫是形象的文字。在本教學環節,利用多媒體手段,突破教學的難點,讓學生一邊觀察圖片,一邊想象詩的意境,並透過合作學習和自學的兩種模式,歸納詩句意思。因此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潛能。

  精讀,在古詩教學中,挖掘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教學設計了精讀課文這一步驟。具體做法是讓學生默讀詩文,找出認為用的好的詞語,體會其妙處,從而走進詩的意境,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自主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一節可貴之處,還有老師引導學生體會“還”字的妙處。教學中不是老師的講解,而是把理解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透過討論來體會“還”字的妙處。進而引領學生走進詩人的心境,感受其愉快的心情。

  最後在結課時,以觀看錄影和欣賞歌曲結束教學,更具有畫龍點睛的妙處。因為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髮現美,認識美,欣賞美,理解美。這一設計,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了古詩的美,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使整堂課回味無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