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集體的計劃,開展討論,分工合作,進行節日佈置。

  2、有一定的任務意識和堅持性。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彩色用紙,膠水,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2、《幼兒畫冊》(第二冊P34)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共同討論:如何美化我們的活動室?

  2、根據幼兒討論的意見和方案,師生共同佈置活動室。

  幼兒自由結伴,確定由誰負責,共同準備製作材料,討論小組分工。

  幼兒分組進行製作活動:拉彩鏈、剪貼慶"六一"主題牆、做掛飾等,利用幼兒已有的製作經驗,同時教師教授和採納幼兒昕的製作方法。

  3、師生共同將裝飾物佈置上牆,集體評價各組分工合作的情況。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對中國地圖感興趣,知道中國的南北區域。

  理解詩歌內容,瞭解中國南北氣候差異。

  有感情地誦讀詩歌,萌發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中國地圖”圖片;“南北大不同”組圖;《我們的祖國真大》詩歌音訊及圖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中國地圖”,引導幼兒瞭解中國的南北區域。

  ——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中國的地圖長得像什麼?(大公雞)

  ——找一找我們住的地方在大公雞的哪裡?

  ——這是中國的北方還是南方呢?

  ——中國地圖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裡為分界線?

  小結:中國的地圖長得像一隻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以秦嶺、淮河為界限,分

  為北方和南方。我們住在xx,是秦嶺淮河以x,所以我們住在x方。

  出示組圖“南北大不同”,引導幼兒瞭解中國南北氣候的差異。

  ——在夏季的時候,中國所有的地方都比較炎熱,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別就很大,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麼樣的?人們穿得怎麼樣?

  ——冬天的南方是什麼樣的?人們穿的怎麼樣?

  小結: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經常下雪,人們外出都穿著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氣也不會很冷。

  播放詩歌音訊及圖片《我們的祖國真大》,引導幼兒理解詩歌,感知祖國的廣闊。

  1.播放詩歌音訊及圖片,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有一首詩歌描述了我們祖國南北方的不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北方是誰的家?幾月就開始下雪?說明了什麼?(北方秋冬氣溫低)

  ——南方是誰的家?什麼時候會盛開鮮花?說明了什麼?(南方一年四季氣溫都比較高,四季如春)

  ——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時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知祖國真大。

  ——東西南北中是什麼意思?請你在中國地圖上指出來。

  ——東西南北中的孩子為什麼能在同一時候做不同的事?

  小結:中國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國東邊、西邊、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們在同一時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樣。比如秋冬時節,南方的廣東、海南天氣還很熱,那裡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龍江已經很冷,開始下雪,那裡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時西北邊的新疆因為早晚和中午的氣溫變化很大,所以有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

  再次播放詩歌音訊及圖片《我們的祖國真大》,鼓勵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鼓勵幼兒跟讀、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我們的祖國真大呀,你愛我們的祖國嗎?請你帶著熱愛祖國的心情朗誦詩歌吧。

  2.組織幼兒分組朗誦詩歌。

  附【詩歌】

  我們的祖國真大

  我們的祖國真大,北方,有冬爺爺的家,十月就飄雪花。

  我們的祖國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開鮮花。

  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們,在同一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

  設計意圖

  我們擁有好的心情,會讓我們多一點笑容而改變形象,而我們的笑容就像快樂的信使,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一個笑容就像穿過烏雲的太陽,一個笑容能幫助他們瞭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歡樂的。於是,我設計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我們擁有快樂的心情》,旨在讓幼兒從小學會保持較好的情緒,激發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體驗理解、原諒、幫助等積極行為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愉悅感受,引導幼兒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瞭解自己的心情,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2、引導幼兒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激發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3、透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懂得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並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情緒的方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瞭解孩子的情緒狀態。請幾個情緒好的和不太好的孩子說說自己的心情。

  2.準備小鏡子、水彩畫筆、紙、音樂帶、“晴”和“陰”的圖示。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

  活動過程:

  一、看臉蛋,說心情

  老師微笑著面對孩子:“孩子們,你們知道老師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對呀,我的心情真的很好。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早晨活動時,很多小朋友學會了編織和繡花,我很高興。一個人的心情怎樣,往往能從他的臉上看出來。

  師:現在就請小朋友看看你身邊的好朋友,他們的心情怎樣?誰來說說?

  (老師愉快的情緒感染了孩子們,把他們帶入了一個輕鬆的氛圍。)

  二、照鏡子,畫心情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能看出誰的心情好,誰的心情不好。那你自己的心情怎樣,你能看到嗎?現在就請小朋友們看著鏡子裡的你,用筆畫出你的心情。

  小組活動:幼兒到旁邊的桌上去照鏡子,畫心情。

  (照鏡子,看自己的表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些孩子在畫臉蛋時,擠眉弄眼的神態非常有趣。)

  三、看影象,說心情

  師:你們的臉蛋畫好了,讓好朋友看看你的畫,猜猜你的心情吧。

  師:你的好朋友猜對了嗎?請告訴他,你因為什麼事情而高興(心情不好)。

  (孩子們的畫雖然不太規範,但能表達他們的心情。看畫像的過程中,許多孩子都笑了,交流是一件快樂的事。)

  四、看圖示,找位置師:

  你們畫了自己的心情,老師也畫了兩幅圖,看看是什麼。如果用它們來代表心情,應該是怎樣的?如果你的心情像陽光一樣燦爛,就請站到“晴”的圖示上,如果你的心情像陰天一樣灰暗,就請站到“陰”的圖示上吧。

  (這個環節特別熱鬧,站在“晴”圖示上的孩子比較多,雖然有些擠,但卻不亂。)

  五、說心事,幫一幫

  老師請站在“陰”圖示上的孩子說說自己的心事。

  曄曄:媽媽昨天在學校住,沒回家,我很難受。

  濛濛:樂老師說,早上五點起來可以看到小露珠,可是我起晚了,沒看到,所以不高興。

  跳跳:我想買迷宮書,可媽媽不幫我買,我很生氣。

  溜溜:昨天我在街上看見了石屹,我叫了他,可他不理我,我很難過。

  師:(面對站在“晴”圖示上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讓他們也快樂起來。誰來幫助曄曄,使他高興起來?誰能使跳跳快樂起來?……

  師:溜溜、跳跳……他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臉,我們也請他們站到“晴”的圖示上來好嗎?

  (此時此刻,所有的孩子都露出了可愛的笑臉,孩子們感受到了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被別人關心的快樂。)

  六、想一想,說一說

  師:你們說說,怎樣才能有一份好的心情,你們有哪些方法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幼1: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看喜歡的動畫片。

  幼2: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吃一點小零食,很快就好了。

  幼3: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找好朋友玩玩,這樣很快就高興了。

  (孩子們之間進行交流,會輕鬆地接受別人的資訊。儘管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我都給予肯定事指點。)

  放鬆活動:律動《小機靈之歌》。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一休嗎?為什麼喜歡他呢?那我們想不想象一休那樣,聰明、勇敢、愛幫助別人,所以他天天都快樂。

  (在快樂的旋律中,所有的孩子都張開了笑臉,隨著音樂一起舞蹈,老師也融入其中,希望他們記過都胡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中,力求貼近幼兒實際,從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中選取學習材料、引發真情實感,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引導幼兒說真話,抒真情,正確對待煩惱。透過情境的創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讓幼兒透過學習反思自己的生活,學會自己觀察,發現生活中的快樂。基於這一教學目標,教學時我沒有強調快樂的含義,而是讓幼兒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談談生活中感覺快樂的事,從而讓幼兒明白,只有帶著一顆快樂的心情,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能發現生活中的快樂,使自己快樂成長。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

  1、透過欣賞各種各樣的賀卡,瞭解過新年的意義,知道賀卡的意義。學習製作賀卡,大膽構思,設計新穎。

  2、欣賞賀卡的色彩、花紋、設計等,會講述自己平時看見的賀卡。

  活動準備:操作卡、剪刀等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賀卡,剛才我們給好朋友送了賀卡,那你知道這麼好看的賀卡還有什麼用?(新年到了,人們用賀年片互相贈送,表示友好和祝福。)2、買來的賀卡有什麼特點?引導幼兒從賀卡的花紋、顏色、造型等方面進行講述。

  教師:這些賀年卡,每一張的特點不同,邊講邊出示不同表現形式的賀年片,有的是挖空的,有的是凸出來的,摸在手上凹凸不平,有的像畫的,有的像貼的。總之,它們的圖象都很好看,顏色都很鮮豔。

  二、引導幼兒觀察賀年片的製作方法。

  1、我們的爸爸媽媽關心照顧我們,辛苦了一年,我們每個人做一張賀年片送給爸爸媽媽,祝他們新年快樂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賀卡的製作過程,要求能夠按照圖示來製作賀卡,學習如何摺疊、鑽孔的技能。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三、講評幼兒作品。

  1、教師積極的引導孩子們自己講述自己的作品。

  2、你是怎麼製作的?

  3、你遇到了什麼困難?

  4、看看別人的作品是怎樣的?你覺得好看嗎?為什麼5、你想把你自己製作的賀卡送給誰?為什麼?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幸福的我們》輕快活潑的風格,體會歌詞中所蘊含的幸福感。

  2、嘗試運用歌唱、節奏遊戲、舞蹈等方式表達對幸福的理解。

  3、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感受表達的快樂。

  4、透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幸福的我們》。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讓幼兒初步體會幸福

  由幸福寶寶的到來讓幼兒討論什麼是幸福。

  二、欣賞歌曲《幸福的臉》,理解歌曲表達的含義

  1、先欣賞A段,讓幼兒說說幸福是什麼。

  2、欣賞B段音樂,讓幼兒理解歌曲中其他幸福的事情。

  3、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曲中蘊含的幸福感。

  三、玩拍手遊戲,讓幼兒體驗歌曲溫馨的氛圍。

  教師先介紹遊戲規則,而後兩名教師一起玩拍手遊戲,激發幼兒玩的興趣。

  四、幼兒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對幸福的理解

  讓幼兒說說幸福的時候跳出來的.舞蹈會是什麼樣,叫個別幼兒上來做

  五、欣賞手語表演《幸福的臉》,體會不一樣的幸福

  由聾啞兒童引出手語表演,教育幼兒體會聾啞兒童的堅強與幸福。要向他們一樣讓大家能看到你幸福快樂的笑臉。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幸福的我們》是一節歌曲欣賞活動,歌詞理解是這次活動的重點,因為歌詞是樂曲的靈魂,是用於表現歌曲情感的直白,所以對於不認識多少字的大班幼兒來講有一定難度,在這裡教師製作了動畫課件,既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又降低了理解難度,同時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畫面,很容易吸引幼兒注意力,便於幼兒理解接受,按照歌曲的歌詞意思進行分段欣賞,A段讓幼兒欣賞什麼是幸福?別人眼中的幸福。同時在欣賞之餘,我還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認為的幸福。B段音樂是幸福的事情,幼兒在心上的同時也說出來自己心中幸福的事情。這樣將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培養了幼兒對生活的熱愛。接下來幼兒用自編的動作來表現幸福的理解,將幸福生活化,更適合幼兒的經驗。最後用聾啞兒童的表演將活動的意義更放寬放大,讓幼兒從聾啞兒童的快樂和幸福中感受生活的美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堅強,努力。幼兒透過看、說、做來體驗、感受音樂的輕快活潑,讓幼兒更準確地表現音樂性質的不同,同時對幼兒情感方面也做了很好的教育。

  整個過程循序漸進,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感受——理解——體驗——表現”的教育規律,循序漸進、動靜交替,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為今後工作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促使孩子形成積極的環保行為。

  3、發展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培養幼兒動腦,動口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地球儀、“動物世界”錄影片、動物玩具、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存是和環境分不開的,理解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理解“地球是我們的家”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周圍的環境。

  利使用者外活動或郊遊的機會,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欣賞花草樹木的美。啟發幼兒發現:花草樹木生長在什麼地方?花草樹木的生長都需要什麼?(水、空氣、陽光、土壤等)

  二、欣賞圖片和錄影片。

  教師事先錄好“動物世界”和世界各地自然景觀片斷,然後和幼兒一起欣賞。啟發引導幼兒:你看見了什麼?你認識哪些動物?它們生活在哪裡?(山、河、湖、海等)

  三、觀察地球儀。

  1、教師教幼兒觀看地球儀的方法,認識地球儀上的各種標誌(山、海、河、陸地、城市、平原等)。

  2、在地球儀上尋找大海、陸地、高山、平原,教師介紹中國、北京和自己居住的地方。

  3、談一談你去過哪些地方?爸爸、媽媽去過哪些地方?

  4、和幼兒一起做遊戲──“送動物回家”。請幼兒將各種動物圖片貼在地球儀上。

  四、講故事──《地球生病了》(自編)。

  討論天空、河水、大地是怎樣生病的?(被汙染)怎樣才能治好地球的病?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

  五、學做“地球醫生”。

  1、與“講故事”活動銜接,帶幼兒到佈置好的場景中去尋找有沒有垃圾、汙水、廢棄物,討論怎樣治好我們周圍的環境,激勵幼兒動手當地球醫生,一起醫治好我們的環境。

  2、教幼兒做衛生,自己創設清潔的環境,讓幼兒充分感受生活在美好環境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向家人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

  願小朋友都來爭當地球醫生,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

  六、續編故事《地球的病治好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活動結束: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區環境特點和環境汙染的例項,擴充套件以上活動內容。分多次活動進行。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

  設計意圖:

  由於進行城區改造,孩子們從大人的議論中得知我園面臨著搬遷,他們對新幼兒園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和嚮往。因此,我結合大班幼兒愛玩拼圖遊戲的特點,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和興奮點,從幼兒最熟悉的幼兒園的照片入手,引導幼兒在拼拼玩玩中探索並交流拼圖的方法和秘密,讓幼兒在動手動腦中獲得經驗,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發展幼兒觀察、判斷、合作等技能,體驗發現、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動手動腦,瞭解圖與圖之間的關係,探索拼圖的基本方法。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大頭針、透明即使貼、操作材料1、2、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張照片,由小至大展開,請幼兒猜一猜,照片裡拍的是什麼地方。

  2、出示幼兒園新圖紙,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填一填出示被破壞的第一部分圖紙,完成第一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圖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你拼的是什麼?"教。案來自:"是怎麼拼的?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在拼圖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狀、顏色、圖案,還要看大小。

  4、我們拼的是圖紙中的哪個地方呢?

  三、拼一拼——出示被破壞的第二部分圖紙,完成第二次拼圖任務。

  1、幼兒拼、送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拼圖T:告訴大家你拼的是什麼?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出示被破壞的第三部分圖紙,四人一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圖任務。

  1、幼兒合作拼圖。

  2、說說自己一組拼的是什麼?

  3、啟發幼兒將四組圖片合拼。

  五、結束活動。

  1、驗證拼完的圖紙和原來的圖紙是否一樣,體驗完成任務帶來的愉悅感。

  2、邀請客人老師到我們幼兒園來參觀,跟客人老師再見。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感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注意用眼衛生。

  瞭解眼睛的功能,知道常見眼病發生的原因。

  學習預防眼病的辦法。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眼睛變紅了》故事影片;“保護眼睛”組圖。

  材料準備:鏡子(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發放材料“鏡子”,鼓勵幼兒觀察自己的眼睛,討論眼睛的構成及作用。

  1.出示材料“鏡子”,鼓勵幼兒觀察眼睛的構成。

  ——看一看你的眼睛,圓圓的部分是什麼?(眼珠)

  ——白色的部分是什麼?(眼白)

  ——閉上眼睛再睜開,想想是什麼幫助我們完成這個動作的?(眼皮)

  ——眼皮上方,幫助我們擋住風沙的是什麼?(睫毛)

  2.引導幼兒自由討論眼睛的作用。

  ——我們的眼睛是用來做什麼的?

  ——如果沒有眼睛,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小結:我們的眼睛是由眼珠、眼白、眼皮、睫毛組成的。眼睛是我們的視覺器官,沒有眼睛我們就不能讀書認字、看圖賞風景,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見。

  播放故事影片《眼睛變紅了》,引導幼兒瞭解眼病發生的原因。

  ——小朋友飛飛有一雙漂亮的眼睛,可是最近他的眼睛生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飛飛的眼睛得了什麼病?

  ——你覺得飛飛為什麼會得紅眼病?(用髒手揉眼睛)

  ——為什麼其他小朋友也得了紅眼病?

  小結:用髒手或髒手絹擦眼睛會把細菌帶到眼睛裡,引起紅眼病、沙眼等眼部疾病。紅眼病會傳染,要及時治療。

  出示組圖“保護眼睛”,鼓勵幼兒判斷圖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確,並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小朋友在做什麼?

  ——他/她的做法是對的嗎?為什麼?

  小結:眼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要注意用眼衛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保護它。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日常活動中,要提醒幼兒的用眼衛生。

  家園共育

  家長陪同幼兒觀看“寶寶巴士兒歌”——《誰愛揉眼睛》,進一步瞭解揉眼睛的危害,培養幼兒愛護眼睛的好習慣。

  附【故事】

  眼睛變紅了

  飛飛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可是,最近飛飛養成了一個壞習慣,他總愛用手揉眼睛。

  戶外活動時,飛飛正在拍皮球,忽然用他髒乎乎的小手去揉眼睛。老師看見了,提醒他不能用手揉眼睛。飛飛聽了點了點頭,可他已經把眼睛揉紅了,臉上也弄得髒乎乎的。飛飛只好扔下喜歡的皮球去洗臉。

  飛飛急著去玩皮球,洗完臉隨手扯下一條毛巾就擦,其實這條毛巾不是他的,是樂樂的。

  過了兩天,飛飛沒有來幼兒園。原來飛飛生病了,得的是紅眼病。又過了幾天,樂樂也得了相同的病。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

  教學目標:

  1、透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瞭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難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關鍵點:透過探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課前準備:

  1、調查訪談:(含採訪記錄)

  ①、找一找媽媽懷孕時的照片或者當時的錄影,看看那時侯媽媽的樣子與媽媽懷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現在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②問問爸爸、媽媽,當你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們有些什麼想法、感受和期盼,為了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他們是怎樣做的?

  ③、問一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們是怎樣度過的?在你即將出世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時,他們的心情又怎樣?

  ④、找出出生記錄或成長冊,看看剛出生時自己的體重和身長各是多少,請家長說說當時自己是什麼樣的。找找小時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請家長講一講在你成長過程中,家長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幾件事。想一想,我們的生命僅僅屬於我們自己嗎?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珍惜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給許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板書課題。

  1、 要求根據課前的調查訪談提示的準備,每人選擇其中一個選題,在所在的小組裡發言,並選出代表,準備在班裡彙報成果。

  2、 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實物(衣服、小手印……)、錄影、圖畫等介紹給組裡的同學。把自己在訪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講給小組同學聽,並談談經過這次調查訪談,自己有哪些感觸。

  3、 組長組織組員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展示。每個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將全組同學的資料進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裝展、錄影展、圖畫集、故事集等多種形式。

  4、 集體彙報展示、交流。小結:自己能夠為他人帶來歡樂,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課件出示)

  二、互動活動。

  A、(乘上“生命”號列車)

  1、活動準備:教師在教室中選擇不同的位置,分別代表一個人生命的不同時期,如生命的產生、來到世上、成長的各個時期(會爬行、學走路、上幼兒園、上學、戴紅領巾……)

  2、提出遊戲規則:

  ①、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階段,組成乘車小組。大家作為列車員,各組列車員選出本組的列車長。同一乘車小組在教室裡表示自己所選的生命階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學生擔任“生命”號列車的駕駛員,沿著生命的軌跡行駛。

  ②、列車行駛到不同的階段時,有相應的小組為大家講解。

  3、活動要求:遊戲中,教師就幫助列車長就列車行駛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其他同學交流。列車行駛完全程後,學生進行討論:考察我們的生命軌跡之後,有哪些收穫。各個列車長組織列車員用圖畫、書寫卡片、寫感受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展示。根據各位的表現,評選出最佳列車長和優秀列車員

  4、(製作成長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下面的方式中選擇一種或者幾種,製作一本成長冊,並給自己的成長冊起一個名字。

  (課件出示)

  1、把家長講給自己聽的那些感人故事簡單寫下來,個人或者小組、小隊合作。編成一本故事集。

  2、根據課前調查訪談的內容,將自己不同階段的成長情況用圖畫表現出來,製作一本連環畫。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如出生、滿月、週歲、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等的照片,來製作一本照片集。

  4、 採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歡的方法。

  C、(關於生命的探討)

  1、 透過閱覽書籍、上網,瞭解人的生命過程。

  2、 我與老人話生命。尋找身邊年長的人,詢問他是怎樣看待人的生命的,對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對自己生命的過程有哪些感受。 3、 神話傳說中的故事。可以透過回憶故事,談談你對這些故事的看法,你認為可信嗎?生活中真的可能發生嗎?

  D、(收集資料)

  1、 查詢一些資料,瞭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們,他們對社會上的一些公益事業的看法。

  2、 根據學生找到的故事或身邊發生的事情,召開“愛心使生命更美麗”的故事會。

  E、(製作宣傳欄)

  1、 學生分組製作一期“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宣傳欄。透過繪畫、詩歌、倡議書、剪報、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詢的資料,向大家介紹我國血液庫、骨髓庫、器官捐獻的情況,白衣戰士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蹟,以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2、 在全校進行宣傳欄的展示,請其他班的同學參觀、閱覽。

  三、知識鞏固練習:討論:

  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動?

  2、在抗非典中,我國的白衣天使是怎樣發揚捨己救人的英勇無私精神戰鬥在第一戰線?

  3、①.[填一填]急救電話是;報警電話是;火警電話是。 ②.[選一選] 如果你單身在家,遇到陌生人來敲門,你的正確做法是(ABD) A.不開門 B.打電話給父母 C.有禮貌地請他進門 D.告訴他父母馬上就回家 如果你開啟家門時,發現家中煤氣輕微洩漏,你的正確做法是立即(AD) A開窗通風 B.開燈檢查 C點燃煤氣灶 D關閉煤氣開關 你知道打火警電話時應該說些什麼嗎? (1)火災的地點。 (2)著火的物件、型別和範圍。 (3)自己的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等。

  四、課後延伸

  在這節課的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你對生命的感悟,把它寫在心形卡上,你可以 把它留給自己作為你的生命箴言,也可以把它贈給同學和朋友與他們分享。(播放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背景音樂。)

  五、知識拓展。

  製作一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的調查表,分別調查你的長輩和師友,體會不同的人對生命的體驗及感悟。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音樂圖譜學唱歌曲,並表現出連貫、停頓和跳躍的唱法。

  2、幼兒能嘗試多種形式的輪唱。

  3、體驗歌曲中詼諧、愉快的情緒。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

  2、圖譜若干,輪唱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引發興趣

  二、練聲

  1、師:“這些小動物可喜歡唱歌啦,讓我們先來聽聽小貓的歌聲吧!”

  播放小貓的聲音並出示節奏譜,然後請幼兒看著節奏譜模仿小貓的歌聲,可邊做動作邊唱。

  2、用同樣的方法練習小狗、小羊和母雞的練聲曲。

  三、學習歌曲

  1、請幼兒分男女坐兩邊。

  教師清唱歌曲。

  提問:歌曲的名稱是什麼?

  你剛才聽到歌曲裡面唱了些什麼?

  2、引導幼兒觀看圖譜,熟悉歌詞內容。

  ⑴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分句出示並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第一部分,熟悉歌詞內容。

  ⑵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出圖譜上的物體大小所表示的音樂時值、節奏。

  ⑶要求幼兒演唱時能表現出連貫和停頓。

  3、重點學習副歌部分。

  ⑴出示課件中圖譜的第二部分,用拍手、拍肩膀、跺腳等多種形式表現節奏。

  ⑵學習歌詞“巴哥拉巴奧”,幼兒瞭解這句歌詞沒有意義,只表示村莊裡的人開心地跳舞的樣子。用模仿老人、叔叔阿姨、小朋友跳舞唱歌來由慢到快地演唱。

  4、完整地演唱歌曲。

  ⑴齊唱。

  ⑵在圖譜前出示男女的標記,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幼兒根據圖譜分男女聲輪唱。

  請幼兒來分配男女聲的演唱方式。

  ⑶引導幼兒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演唱,提問:小朋友和老師來輪唱可以用什麼標記表示?

  四、創編歌詞

  師:“農莊裡除了有小狗、鴨子,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呢,我們把它們也編到歌詞裡去吧!”

  幼兒創編歌詞並齊唱;集中到場地前面邊唱邊做動作。

  五、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是一首一段體結構的西班牙兒歌,歌詞有四段。最後八小節襯詞句的出現,使歌曲格外歡快、緊湊,尤其是歌曲演唱中既有間奏的呼應,又穿插著動物的模擬叫聲,更增添了兒童們演唱的興致,使歌曲從頭至尾洋溢著熱烈的氣氛,充分表現了西班牙兒童的熱情與好客。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點在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類感官,使學生在動態中用飽滿的情緒表達歌曲所塑造的形象,能身心愉悅地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及掌握歌曲中弱起節奏及前八後十六(xxx)節奏。對四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在感知、想象、實踐以及創新等各方面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能力,他們渴望自主探究、樂於合作實踐、並且敢於凸現自我個性。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之情,不斷形成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非常注重學生感受、體驗、創造的過程,以“啟發質疑”為學習手段,以學生“探究實踐”為教學宗旨,注重音樂性貫穿於其中,環節設計絲絲入扣、循序漸進,用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音樂天地中漫遊,動用學生的一切感官最終實現音樂的核心目標。 根據這首歌的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 首先,我讓學生聽錄音後模仿動物的叫聲,在這一環節,我與學生互動一唱一答,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跟錄音模仿動物叫聲時,提醒學生在襯詞句時拍手,為下一步學習做準備。然後,教唱結尾襯詞句,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先帶領學生按節奏讀,然後跟琴演唱,學生很輕鬆便學會了。 接著,學唱歌曲第一段。第一步,跟琴逐句學唱,請學生注意兩處聽的唱法,一處休止後接唱,一處直接接唱。第二步,從結束句倒著一句一句接唱,這種方法更有利於學生正確演唱歌曲。第三步,完整演唱第一段,在學生正確演唱後,進行第四步,認識換氣記號,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動作比較誇張,要求學生要做到自然。在學生準確演唱第一段後,二、三、四段學習很輕鬆,第二段讓學生跟琴一遍後便能直接演唱,第三、四段能直接跟琴演唱。教師只是在演唱時提醒學生注意看歌詞和換氣記號。 最後,讓學生跟教師隨錄音演唱並表演,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學習的很輕鬆,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在課結束時用簡短的語言,教育學生關愛小動物,今後在唱歌時遇到喚氣記號時,要注意換氣,並且要做到自然。一堂課上下來,我和學生的臉上一直洋溢著快樂的笑容。聽課教師也認為這是一節有效的課堂,解決重難點方法巧妙,學生快樂無比,師生其樂融融。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1

  活動內容:我們喜歡的環境(社會)

  教學時間:第十一週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到社群中觀察周圍環境,運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環境狀況

  2.與同伴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分享各自的經驗。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提供做調查記錄的紙張,幼兒自備蠟筆、鉛筆、水彩筆等用具。

  2.與周圍社群聯絡,支援幼兒的調查活動。

  活動過程:

  1.調查前談話。

  (1)請小朋友分組商量調查的地點、方法、怎樣做記錄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設想自己小組的活動策略。

  (2)建議幼兒大膽到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查:如菜市場、公園、馬路、住宅小區等。

  (3)鼓勵幼兒能在調查中積極觀察、詢問,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幼兒調查環境。

  (1)鼓勵幼兒大膽向周圍成人詢問,瞭解環境狀況的有關問題。

  (2)引導幼兒將調查到的現狀用繪畫、符號、圖表等做記錄。

  3.調查情況交流。

  (1)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小組調查的地點、調查到的情況等。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記錄的調查情況並說說自己調查後的感受。

  (3)引導幼兒將自己的調查記錄佈置在活動室裡。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2

  內容與要求:

  瞭解同伴居住的樓層,願意和同伴共同討論,聽取同伴的想法。

  1、能準確的配鑰匙,領會直角座標的意思。

  活動準備:

  “樓房”示意圖,“鑰匙”,鑰匙上寫好房門號碼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的家

  1、相互介紹自己家的特點,小區的名稱、樓層、設施、自己家在幾層、樓裡有幾間房間等。

  2、瞭解住在高層或多層的小朋友家的門牌號,討論門牌號所表示的意思(如:304室是三樓第四家)

  3、說說自己家門牌號是第幾樓第幾家。

  二、“配”鑰匙

  1、觀察樓房示意圖:這是一幢幾層的樓房,每一層有幾家住戶?

  2、觀察鑰匙,討論:怎樣能準確地配鑰匙,領會直角座標的意思。

  3、小組進行配鑰匙遊戲,將鑰匙一一插入門上。

  4、共同檢查配鑰匙的情況,有否配錯。

  三、區角活動延伸。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3

  遊戲目標:

  1、引導幼兒對主題建構內容進行思考,初步學習畫規劃圖。

  2、學習使用新的遊戲材料。

  3、養成良好的遊戲常規。

  遊戲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利用散步時間引導幼兒對幼兒園的環境設施有進一步的瞭解。

  幼兒利用區域活動時間繪製一張“我喜歡的幼兒園”規劃設計圖。

  2、物質準備:

  較中班更為豐富的各式插塑及中、大型積木等。易拉罐、紙盒等廢舊物品若干。 ? 教師根據幼兒設計內容繪製的建構圖卡,活動中採用分配到手的方法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任務。

  遊戲過程:

  1、你喜歡我們的幼兒園嗎?幼兒園裡有哪些建築和設施?結合幼兒設計的規劃圖,透過談話引導幼兒對幼兒園有更深入、全面的瞭解,並暢談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幼兒園還有哪些設施。

  2、針對幼兒設計的規劃圖,從道路的暢通、場地大小的分配請幼兒談談規劃佈局的合理性,引導幼兒在遊戲中注意合理規劃。

  3、探討如何分工合作,加深各小組的協商意識。出示分別畫有幼兒園各部分內容的圖卡,請小隊長在大家商量分工的時候一一分配到手,明確幼兒任務意識。

  4、指導幼兒如何有效使用幾種新材料和輔助材料。

  5、計時能否圍繞主題合理建構進行評價。

  觀察反思:

  1、教師將卡片分到小組長手裡。再商量各組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建構的內容領取卡衝、這種責任到位的方式對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起到了良好效果。

  2、針對幼兒的規劃圖,老師也邊畫邊講解地畫了一張規劃圖,在師幼互動中,幼兒討“合理規劃”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對“一座房子裡要有許多房間.“幼兒園裡道路要新通"等建構規劃技術有了直觀的認識。

  3、分工做到了,但完成自己的任務之後如何去幫助同組的朋友,充實本組的建構內容、實現合作,還需進一步培養。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4

  活動名稱:大班安全《保護我們的大眼睛》

  活動目標:

  認知:瞭解眼睛的作用,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能力:創編眼保健操,掌握更多的保護眼睛的知識。

  活動重點:知道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活動難點:創編眼保健操。

  活動準備:

  PPT課件《保護我們的大眼睛》、百寶箱

  活動過程:

  一、 遊戲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老師需要請三位小朋友上來,我要把他們的眼睛蒙起來,其他的小朋友不可以告訴他問題的答案。

  老師這有一個百寶箱,現在要請他們三位來摸一摸,摸到了什麼?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顏色呢?

  :我們閉著眼睛可以猜出物體的形狀,也可以猜出是什麼東西,可是為什麼猜不出這個東西的顏色呢?因為只有眼睛才能看見周圍美麗的東西和美麗的色彩。

  二、基本部分,聽故事,體會眼睛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們來聽一個和眼睛有關的故事。

  討論:

  1.大眼貓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貓?它學會了什麼本領呢?

  2.大眼貓的眼睛為什麼會疼呢?它後來是怎麼去做的?

  3.如果你是大眼貓,你會怎麼樣做呢?

  4.如果我們沒有好的眼睛會怎麼樣呢?

  :讀書寫字要坐直;眼睛要和書本保持一定的距離;眼睛有病要看醫生;不用眼睛看強光;不在光纖暗的地方看東西。

《我們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5

  活動來源:

  春天是一個多風的季節,聰明的孩子們很快便發現了這一秘密,於是我們便生成了《風》的主題活動,在風的探密中,孩子們發現不同的風會吹動不同材質的東西,如:頭髮、衣服、國旗、黃土等,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有了表現風中事物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帶幼兒連續觀察風中人物、事物的一些變化。

  2、教具:若干有頭髮、穿著衣服的娃娃;國旗;柳樹等。

  3、油畫棒、畫紙、毛筆、水粉。

  活動目標:

  1、能表現出風中人物和簡單景物的動態的一致性。

  2、能用多種形式表現出風起時的天氣狀況(發黃、有塵埃)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乾淨,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到操場進行戶外遊戲,並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頭髮、衣服以及周邊事物的變化。

  二、回到教室,進行談話活動

  1、我們在做遊戲時你有什麼感覺?

  2、你都看見風中什麼發生了哪些變化?(土地、樹、衣服等)

  三、幼兒分組擺弄教具,感受風中不同事物的變化。

  1、請各組的小朋友用手裡的這些事物擺出風中場景

  2、引導幼兒發現風中事物的一致性。

  四、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1、提示:可以用多種材料來表現當時的空中是什麼樣的。

  2、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來解決繪畫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求助於同伴、老師;擺弄自己手中的教具等)

  五、遊戲:大風吹

  1、選取個別幼兒作品,進行分析:風是從哪裡吹來的?吹動了哪些物體?你喜歡畫面中的哪些物體?為什麼?

  2、選出一名幼兒做大風,其他幼兒自己來選擇畫面中的事物,音樂響起,大風吹,根據音樂的強弱幼兒自動調節風吹彎度以及風的大小。

  活動評價:

  1、始終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當中。

  2、可操作的教具使幼兒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風吹時事物的變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