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 2.5《運動與位置》教案設計

新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 2.5《運動與位置》教案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 2.5《運動與位置》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各種各樣的運動。

  2、懂得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可以看這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

  3、知道運動的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

  4、學會判斷我們身邊的物體是否在運動,學會描述運動的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5、意識到自然界沒有絕對不動的物體,運動與靜止都是相對的。

  【教學重點】

  懂得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可以看這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

  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並學會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

  【教學難點】

  學會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並學會描述運動的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運動的物體圖片、課本插圖等等。

  【教學過程】

  活動一:各種各樣的運動

  1、出示課本13頁的小詩。

  風兒起了,

  穿過柳林,

  枝條輕輕搖曳。

  鳥兒飛了,

  掠過湖面,

  水面泛起漣漪。

  船兒起錨,

  駛離港灣,

  留下片片浪花。

  2、學生自讀這首小詩,想一想這首小詩描寫了哪些物體?它們都在幹什麼?

  這首小詩描寫了風兒、鳥兒和船兒三個物體。風兒穿過柳林,鳥兒掠過湖面,小船駛離港灣。

  3、教師引導:這三個物體都在運動,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運動,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物體在運動呢?

  學生說一說自己見過的運動的物體。

  4、教師出示課本14頁的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說一說這些圖片中的物體是怎樣運動的`?

  預設:

  我們剛才列舉的物體都是在運動的,下面我們就來探究物體的運動。

  活動二:判斷物體的運動

  1、出示課本15頁的兩幅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並對比這兩幅圖,看一看這兩幅圖中的哪些物體是在運動的?你又是怎麼判斷的?

  預設:

  汽車是在運動的,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從草地的一邊行駛到了草地的另一邊。

  騎腳踏車的人是運動的,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天空中的老鷹是運動的,它從一棵樹的上空飛到了另一棵樹的上空。

  河裡的鴨子是運動的,它從湖的中央游到了湖的邊上。

  路上的玩具小車是運動的,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2、剛剛我們分析了圖中哪些物體是運動的,請大家想一想,這些運動的物體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它們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3、教師小結:要想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可以看這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上面兩幅圖中的汽車、騎腳踏車的人、天空中的老鷹、河裡的鴨子、小路上的玩具小車等物體,他們的位置相對於這塊草地上的兩位小學生來說都發生了變化,因此說他們是在運動的。

  活動三:情境題

  1、出示課本16頁上面的兩幅插圖,引導學生看一看,並想一想怎麼判斷電梯上的人是否在運動?在行駛的汽車裡,乘客運動了沒有?你為什麼這樣認為?

  預設:

  電梯上的人相對於電梯旁邊的物品來說,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因此,電梯上的人是在運動的。

  這個小女孩是在上電梯,另外兩個人是在下電梯,另外兩個人相對於這個小女孩來說位置發生了變化,因此可以判斷電梯上的兩個人是運動的。

  在行駛的汽車裡,乘客相對於路邊的小樹、電線杆等物體來講,他們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因此乘客是運動的。

  在行駛的汽車裡,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對於另外的乘客來說,位置並沒有發生改變,從這個角度說,乘客又不是運動的。

  2、特別說明:在這裡判斷物體是否是運動的,學生選擇的參照物不一樣,所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我們都要給予肯定。

  活動四:運動物體的位置

  1、出示課本16頁中間的地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能描述圖中的小汽車相對於乘客的位置嗎?

  2、全班交流:小汽車的位置是在乘客的哪個方向?

  東北方向。

  小汽車的位置距離乘客還有多遠?

  0.2公里。

  小汽車開到乘客的位置,還需要多長時間?

  兩分鐘。

  3、請一位同學具體的說一說小汽車相對於乘客的位置。

  預設:

  小汽車正在這位乘客的東北方向,曲線距離0、2公里的地方,大約2分鐘之後到達乘客的位置。

  4、教師引導:我們在描述一個運動物體某個時刻的位置時,要準確地說清楚這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

  5、出示課本16頁中間的一段文字,引導學生仔細讀一讀,進一步體會怎樣描述運動的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運動的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

  出示課本15頁下面這幅插圖,引導學生說一說這輛汽車相對於兩位小朋友的位置。

  活動五:有沒有絕對不動的物體

  1、教師引導:我們發現,平時我們周圍的物體有的在運動,有的卻是靜止的,不過學了今天的內容之後,我們發現物體都是運動的。那麼,有沒有絕對不動的物體呢?我們的地球在轉動時,房子和樹運動了嗎?

  2、全班交流,預設:

  地球在轉動時,房子與樹相對於月球來說就是運動的。

  自然界沒有絕對不動的物體,運動與靜止都是相對的。

  活動六:課堂總結

  透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可以看這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我們可以用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同時我們還認識到,自然界沒有絕對不動的物體,運動與靜止都是相對的。

  【板書設計】

  5、運動與位置

  各種各樣的運動

  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

  尋找參照物

  沒有絕對不動或靜止的物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