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知識點彙總(空氣和水)

初中化學知識點彙總(空氣和水)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化學知識點彙總(空氣和水),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是否新物質的生成。化學變化中伴隨發生一些如吸熱、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現象。

  3、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吸附性等。

  4、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活動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5、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絡:在物理變化中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但是在化學變化中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空氣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現象:①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p2o5的固體小顆粒)②冷卻後,開啟彈簧夾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進水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1/5(21%)。

  進水體積小於1/5的原因可能是:①紅磷不足,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②裝置漏氣③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開啟彈簧夾。

  2、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佔空氣成分的1/5(21%)的結論。

  3、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為78%、氧氣為21%、稀有氣體為0。94%、二氧化碳為0。03%、其它氣體和雜質為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有害氣體和煙塵兩類,氣體汙染物較多是so2、co、no2,這些氣體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和汽車尾氣。

  水

  1、水在地球上分佈很廣,江河、湖泊和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上的總儲水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約佔全球儲水量的2。53%,而且分佈很不均勻。

  2、水體汙染的主要來源①工廠生產中的廢渣、廢水、廢氣,②生活汙水的任意排放,③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3、預防和消除對水源的汙染,保護和改善水質,需採取的措施:①加強對水質的監測,②工業"三廢"要經過處理後再排放,③農業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等。

  4、電解水實驗可證明兩點:(1)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

  5、電解水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體積比為1:2,質量比為8:1,在實驗中常加稀h2so4或naoh來增強水的導電性。通的是直流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