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通用6篇)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的危害。

  2、學習並掌握在地震中自救與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學會在地震中自救與逃生的基本方法。

  難點: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的錄影,如:玉樹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關地震的圖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關影片。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組織幼兒觀看錄影:玉樹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後大家談話:在錄影中看到哪些場景,這是怎麼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師一邊出示有關地震的圖片一邊向幼兒講述地震的特點與危害: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建築物被毀、許多人在地震中受傷或喪失生命等等。

  基本環節:地震中如何逃生?

  1、請幼兒討論並說說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組織幼兒觀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關影片。

  3、教師總結: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當地震發生時,(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著頭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頭包著頭,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順暢;(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頭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頭貼牆站好(教師示範);(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發或床底下,茶几或廚房櫃子裡;(在戶外)儘量遠離建築物,跑到空曠的地方蹲好,如果沒有空曠的場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無窗的牆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曠的地方(遠離建築物、大樹等),並抱著頭蹲下,不要到處亂跑,避免餘震造成再次傷害。

  ③教育小朋友:災難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著帶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穿戴方面等等。

  結束環節:(安全演練)讓幼兒練習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練,透過演練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線。老師在演練前介紹演練方法和要求,並提醒幼兒在演練遊戲中不慌張,不推不擠,要互相關心,幫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練過程中,要請班上老師配合,避免幼兒在演練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

  延伸環節:讓幼兒收集有關地震知識的資料,開設“地震知識展覽”角。

  教學反思

  透過活動可以看出,本次活動設計完全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多種感官的參與,能更好地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我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設計的活動遵循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透過觀看錄影,使幼兒獲得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從而加深理解地震中逃生的方法;透過提問,啟發幼兒思考,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並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讓幼兒在掌握新知識的情況下,透過實際演練加深幼兒對新知識的應用。使幼兒在想想、看看、說說、學學、做做中獲得並鞏固新知識。

  小百科: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2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透過這次四川的地震,讓幼兒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3.培養幼兒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知識的電教裝置

  【活動過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聞及地震是的錄影片段,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

  提問:剛才新聞裡說了什麼?(地震)哪兒發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縣)四川省是哪個國家的領土?(我國的領土)地震時,地面怎麼樣呀?(劇烈震動)

  二、放地震的片斷圖片,讓幼兒瞭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地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斷裂,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三、放地震形成錄影,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的形成。

  師:現在,看看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地震的形成觀看後提問:地震是什麼發生變化形成的?(地殼)老師小結錄影內容

  四、地震避難小常識

  1.出示幻燈片並提問,要求幼兒判斷髮生地震時,怎樣做是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幼兒討論。看幻燈,老師幫助幼兒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燈片,幼兒看圖師逐一講解發生地震時,什麼地方是安全的.?發生地震時應該怎麼辦?(為了自己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將門開啟,確保出口;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五、愛心教育

  師:這次地震給我國四川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害,這是一次很強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還有許多人民無家可歸,有些小朋友沒有教室上課,你感覺怎麼樣?(幼兒討論)你們說得真好,我們來看看當時有哪些人幫助了他們?

  出示幻燈片,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圖片內容,透過新,老汶川的對比,使幼兒明白地震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互相幫助,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嚴重的地震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2、瞭解地震發生的原因以及發生地震時的一些現象。

  3、知道發生地震了不要驚慌,樹立自救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地震來了怎麼辦》PPT

  活動過程:

  一、匯入,讓幼兒觀看地震錄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段影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剛才我們看到的畫面,你們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嗎?(地震)

  3、教師:你從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師引導幼兒從房屋破壞、地面裂開、人員傷亡等方面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影片裡面的地面劇烈的搖晃,移動,房屋一間一間的倒塌,人們紛紛竄逃,哭聲喊聲連成了一片。

  二、引導幼兒理解地震的含義

  教師:你們知道為什麼叫地震嗎?(因為地震指的是劇烈的地殼運動,使地面迅速發生顫動。)你知道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呢?你知道嗎?

  教師小結:我們人類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現叫地殼,地殼不是靜止不動的,他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不停的運動,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殼在運動呢?那是因為他運動的慢,如果他運動力氣過大、過猛,地殼上的岩層就經受不住裡的衝擊發生斷裂,於是出現了地震!

  三、結合PPT圖片,瞭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師:你們遇到過地震嗎?你在哪裡見過地震。

  教師小結:我們這裡沒有發生過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發生過大地震比如我們中國唐山市在1976年發生過7.8級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2010年玉樹發生了7.1級地震!2013年雅安發生7級地震。在國外也經常發生地震。

  2、教師:地震時有什麼景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老師結合圖片講述)老師這裡收集了一些地震後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小結:地震了,會摧毀了所有的房屋,地震還造成了山體滑坡;造成了橋樑中斷;壓死壓傷了許多人;許許多多的人失去了親人,無家可歸,也有許許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兒!

  四、引導幼兒學習自救的方法!

  師:如果發生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應如何應變,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掌握躲、爬、鑽、跑的技能,提高身體運動素質。

  4.以地震為契機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活動準備

  發生地震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發生地震的圖片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地震嗎?

  2.出示圖片(邊出示圖片邊設問、講解)。

  (二)圍繞圖片與幼兒展開討論

  1.提問幼兒:

  (1)發生什麼事情啦?

  (2)發生地震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和現象發生?

  2.地震給人類帶來什麼災難和危害?

  3.教師小結。

  (三)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

  1.小朋友們,如果我們這裡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樣做呢?

  2.我們還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嗎?

  3.教師小結:

  (1)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要驚慌,要鎮靜。

  (2)趕快跑到空曠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裡的時候,要配合爸爸媽媽趕快把煤氣、電、水龍頭等關掉,來不及跑出家門就把臉盆或是鍋等東西罩在自己頭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來,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燈或其它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處或玻璃處,以免它們掉下來砸傷自己。

  (5)如果在車上,要趕快把車熄火,停靠在空曠的地方,走出車外。

  (四)地震逃生遊戲

  引導孩子們要注意別驚慌,要注意掌握躲、閃、鑽、爬的技能,別撞倒別人,要互相關心同伴是否脫離危險,互相護持,老師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們掌握逃生技能。

  (五)延伸活動

  在汶川縣大地震中,我們看見許多小朋友受傷了,他們的房子沒了,爸爸媽媽沒了,家也沒了,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幼兒充分討論)

  教師小結:為災區小朋友獻愛心有關內容。

  應對地震口訣:

  遇地震,先躲避,安全三角找空隙。

  承重牆角曲身體,瞅準機會逃出去。

  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著、冷靜面對危險情景,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3.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興趣。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電筒、餅乾、水、跳繩、書、玩具、收音機、手套、口罩、哨子。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們,老師蒐集到一段錄影,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影片)

  提問:錄影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看到了什麼?(幼兒發言)

  小結:是啊!剛才錄影中大樓在搖晃,地面發出了劇烈的聲響,這就是地震。

  2.地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危害?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教師走下去,聽一聽,問一問)再請個別幼兒起來說一說。

  小結:地震發生後,出現房屋倒塌、大橋斷裂、山體滑坡,給我們的生命、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實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來了怎麼辦

  1.如果地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怎麼辦?

  2.地面出現劇烈的震動,我們躲在哪裡安全些?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誰做的對,教師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區,讓幼兒明白什麼地方安全。

  3.如果在這個教室裡發生地震,該怎麼辦?請小朋友找個地方躲起來,看看誰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勢最正確。教師一邊指導一邊給做對的小朋友貼上一個小標誌。小結幼兒躲的情況。什麼時候往外跑?逃跑時應該注意什麼?(有秩序,沿牆角跑,保護頭部。)可以用什麼來護住我們的頭?

  小朋友,聽!是誰的聲音?(放圖片)他沒有跑出去,被困在了裡面,他用什麼辦法讓別人知道被困在裡面?什麼時候喊?(有人時喊)為什麼沒人時不要喊?(保持體力)沒有勁喊了怎麼辦?(哨子、敲擊、尋找食物、想辦法自救)

  小結:如果地震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先躲後跑,如果被困住好幾天了,都沒有人來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三、地震的預防

  1.日本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家裡準備了一個地震急救箱,以備急用。裡面有許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應該選什麼物品,用它來幹什麼?然後放到你們組的急救箱裡。選好了嗎?把你們組的急救箱送到老師這,然後回到座位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麼?(提問:水和餅乾我們需要它嗎?手電筒能派上什麼用場?收音機也能幫助到我們嗎?小小的哨子有什麼用?手套能有什麼用處?)

  小結:有了急救箱裡的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來幫我們渡過難關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們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時發生該有多好?但現在我們還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地震發生的前一兩天或幾個小時內經常會發生一些常的現象,讓我們看一看。(請幼兒看課件)

  小結:這些現象都是透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的,小朋友發現後可以告訴周圍的人

  四、地震演習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這麼多關於地震的知識,讓我們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

  活動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令我們記憶深刻。這讓我們意識到對幼兒進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只有透過各種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透過影片、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遊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是在不同的場地,如何靈活自救,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難點,也是今後工作中的重點。

  小百科:地震(英文名稱:earthquake)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大班安全防地震教案6

  設計思路:

  隨著地理環境的不斷改變、遷移,

  發生地震的現象也會在所難免地出現,而且小朋友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所經歷的地方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家長們常會利用假期的時候帶著孩子們到處去旅遊,很多地區都偶然會發生一些小地震或大地震,這個天然的災難也許在某一天會降臨。那麼在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變呢?於是,特此設計了這次活動。

  處於中班的幼兒,極少有經歷過地震的,因此,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地震的可怕,便設計了讓孩子們戴上立體眼鏡觀看一段發生地震時的立體影片,讓孩子們切身體會一下發生地震時的感覺和可怕之處,有利於孩子們更好地接受安全知識;讓孩子們學會安全知識,目的是要學以致用。於是,我便設計了地震演習的環節,讓家長們帶著孩子們進行地震演習。有利於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逃生技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鑽、跑的技能,提高身體運動質素。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地震發生時,該如何應變》;發生地震的影片一張;桌子、椅子、臉盆、床、鍋爐、衣櫃等各7份;公共汽車3輛;商店一個(用KT板製作一個大門和兩面牆。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匯入:孩子們隨著《小紅軍》的音樂,跳著舞進入場地。

  二、觀看發生地震的立體影片。小朋友們,今天除了我們這些小紅軍之外,還來了許多紅軍叔叔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圍繞影片與幼兒展開討論:

  1、提問幼兒:

  (1)、剛才的故事裡有哪些人物?發生在什麼時候、地點?

  (2)、發生什麼事情啦(地震)?發生地震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3)、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

  2、老師小結地震的可怕性,講解會發生地震的原因。

  3、提問

  幼兒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開發幼兒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四、觀看課件《發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發生地震時,故事裡面的曾美麗、小帥哥他們是怎麼逃生的?

  2、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嗎?

  3、教師小結髮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1)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要驚慌,要鎮靜。

  (2)趕快跑到空曠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裡的時候,要趕快把煤氣、電、水龍頭等關掉,然後把臉盤或是鍋等東西罩在自己頭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來,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燈或其他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處或玻璃處,以免它們掉下來摔傷你。

  (5)如果在車上,要趕快把車熄火,停靠在空曠的地方,走出車外。

  六、幼兒與家長們一起進行地震逃生演習。

  1、場地佈置:擺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櫃、臉盤、鍋爐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兒和家長坐在車子上;

  2、引導孩子們要注意別驚慌,要注意掌握躲、閃、鑽、爬的技能,別撞倒別人,要互相關心同伴是否脫離危險,互相扶持。家長們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們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動評價:

  1、幼兒們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覺,也是第一次進行地震演習活動,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每一個幼兒都表現得很熱烈。

  2、幼兒對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毫無經驗可言,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該如何應變和逃生,但經過這一次活動之後,幼兒都掌握了發生地震該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3、個別幼兒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機智性不高,能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個別幼兒鑽的技能較低,今後需加強鍛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