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玩具和遊戲教案

我們的玩具和遊戲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的玩具和遊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簡析

  《我們的玩具和遊戲》是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15單元“玩具和遊戲”中第二篇主體課文。

  這是一篇專門為農村孩子寫的課文,介紹了農村的孩子就地取材、動腦動手製作了很多玩具,並盡情享受著遊戲的快樂。

  教學目標

  1、瞭解農村孩子是怎樣利用大自然賜予的玩具進行遊戲的,從而感受他們的快樂與自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篇幅較長,層次非常清晰,“閱讀”比較容易顯得枯燥乏味和耽誤時間。課文的優點是非常接近生活,所以,本課宜採用個性化教學,用做遊戲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透過情景表演,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讀中學、演中悟。

  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學習機會,透過自讀、自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學習的快樂。並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張揚個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和遊戲嗎?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我們的玩具和遊戲》。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愛玩玩具、做遊戲這一特點直接點明課題,輕鬆自然的進入學習。)

  2、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請同學們注意“遊”字很容易寫錯,哪位同學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交流:零件記憶法:水+方+人+子=遊

  聯想記憶法:方方的水池裡,大人孩子都在游泳。

  一個姓方的孩子戴著游泳帽在水裡游泳。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書題寫字,體會寫字要領,使寫字訓練落到實處,而學生自己想辦法識字,又讓枯燥的識字教學快樂起來,特別是聯想的方法,針對字型賦予每個生字以形象的意義,讓生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號。)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看上下文猜字、藉助拼音識字、問老師識字、問同學識字、聽記識字……

  (設計意圖:讀的準確是朗讀的基本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字音問題,讀中學,聽中學,互幫互助中學,學習會變的積極主動,既達到初讀要求,又使學習有滋有味)

  2、範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所得,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理清課文層次。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既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條理)

  三、學習課文

  (一)片段指導

  引導學生共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秋天我們的玩具和遊戲”。

  1、學生自讀這一段內容,質疑,並自主找同學、老師幫助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提問、質疑,交流解決問題)

  2、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1)回憶平時玩打仗時的情景,師生共同遊戲,體會遊戲的快樂,為朗讀做準備。透過個別讀、範讀、同桌互讀等方式達到繪聲繪色的朗讀,從而體會遊戲的快樂。

  (2)透過現場採訪愛玩捉迷藏遊戲的同學,體會遊戲時的心情,再做動作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創設遊戲的情境引導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學生讀時會入情入境,彷彿自己正在做文中所講的遊戲……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情不自禁的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裡面,為後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合作交流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遊戲進行自學或與學習小組同學共同學習。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體會學習的快樂)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互教互學。可美美的讀一讀、快樂的演一演……

  (設計意圖:自己學會了,就交給其他同學,把成功的喜悅帶給他、傳染他,讓全班都投入進來。)

  (三)再悟情感

  學習結尾,用驕傲地讀、自豪地讀、向全世界小朋友宣告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為自己動手動腦設計玩具而驕傲,體會到文章的中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嘗試讀好的過程中不自覺的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拓展延伸

  指導學生改編課文,寫出我們自己的玩具和遊戲。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在於為學生創造性的學提供一個空間,將課文內容延伸,使學生走向生動的生活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