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雙桅船教案

關於雙桅船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雙桅船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的:

  透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詩歌閱讀四步法逐步深入解讀詩歌內涵,瞭解詩歌藝術的基本特點,培養學生多元解讀詩歌和遷移運用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悟舒婷詩歌的內在情感,學習辨析詩歌的意象,學會鑑賞詩歌的象徵手法,。

  教學難點:

  該詩如何以生動的意象表達詩情詩意。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師提出同學們的寫作困惑:

  為什麼我們寫不出有詩味的詩歌?我們寫詩歌時是否缺少了點什麼?舒婷的《雙桅船》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二、讀詩第一步——知人論世

  舒婷是誰?

  提示:一個長得並不美麗的女詩人,一個做過臨時工的女人,一個曾經上山下鄉的知青,一個從油印刊物走向中國詩壇的傳奇人物,一個以樸素詩情感動當代中國的女子,一位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一棵兩次入選“全國十名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的詩壇常青樹。

  【啟示】人不可貌相。

  三、讀詩第二步——誦讀感悟

  1、學生聽FLASH誦讀

  2、學生共同誦讀《雙桅船》,初步感受《雙桅船》的情感魅力。

  四、讀詩第三步——尋找詩的精華

  1、破譯詩歌的密碼Ⅰ

  理解詩歌,就要破譯詩歌中的意象的內涵,《雙桅船》採用的是傳統意義的意象,請同學們合作破譯“雙桅船”、“風”、“岸”、“風暴”、“燈”的具體內涵

  提示:從文字自身解讀,“岸'象徵著女性的愛情歸宿,“風”意味著時代緊迫感,“風暴”暗指詩人與同代人所經歷的不平常的年代風雲,“燈”則與光明信念連在一起。詩題“雙桅船”,詩的目的不在於描寫一隻客觀的雙桅船,而是借用雙桅船這一具體形象來表現詩人自己的心態與複雜的情感。詩人覺得,我就像一隻雙桅船。雙桅船中的“雙桅”又暗示著雙桅並在,意味著詩人心目中愛情與事業並立而又相區別的心理。該題型為多元解讀題,允許學生在尊重文字的基礎上個性化地解讀意象的象徵內涵。

  詩人在《雙桅船》中運用朦朧詩的寫法,透過意象,以象徵化的手法來表達詩人的主觀情緒,從而伸張了人性化的思想個性。全詩表現了詩人雙重的心態與複雜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燈”,另一方面,是愛情嚮往的“岸”。在執著追求理想的程序中,時而與岸相遇,又時而與岸別離,相和諧又相矛盾。同時,在理想追求程序中,詩人時而感到前行的艱難與沉重,又時而感到一種時代的緊迫感而不讓自己停息。“霧打溼了我的雙翼/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詩中所表現的情緒與心態,既是詩人自我的、個性的東西,同時,又是那個特定時代的青年們所普遍感受到而難以言表的東西。詩人以她細膩的心,運用象徵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達出來,使之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詩歌手法感悟】

  意象+象徵=把抽象情感演繹得可感可見

  2、破譯詩歌的密碼Ⅱ

  舒婷在詩歌創作時經常把意象成對放在一起,找出詩中這些相反相成的意象,說一說這種創作手法的好處。

  提示:舒婷經常把意象成對地放在一起,這是她詩歌創作思維的一個特色。在這首詩裡,成對出現的意象有:岸/船,一場風暴/一盞燈,你/我,航程/視線,霧/風,昨天/今天等等,這些成對的意象以比較的手法,深刻地表達了“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溝通與理解,相信心靈的來往”的'情感意識,說到底,是舒婷種種感情牽掛的流露與外化。《雙桅船》很好他說明了舒婷詩的特殊追求與特殊的價值取向。

  【學習啟示】

  意象是詩歌的魔方,可以旋轉出獨特的審美天地。

  五、讀詩第四步——尋求共鳴

  好詩不僅僅屬於詩人個人,更能為他人的情感、生活服務,《雙桅船》的詩句讓你聯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現象,請把這些生活現象列舉出來。

  提示:學習就要學以致用,北大教授謝冕說過:欣賞詩歌的最終目的就是期望能透過詩人的啟迪以引起共鳴式的感性燃燒。教師尊重學生表達出來的個性化共鳴,如果學生能以健康的心態聯絡具體的生活狀況,這種共鳴就算正確的理解。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嘗試把個性化的共鳴遷移運用於作文之中,提升作文的品味與文化內涵。

  【學習啟示】

  讓你的詩唱出我的情

  六、學生在領會詩意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的誦讀《雙桅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