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話傳統教案(精選10篇)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迎中秋話傳統教案(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1

  為慶祝中秋節的到來,幼兒園將舉辦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活動,這一直是各位教師和學生們期待的活動,本年度的活動將會更加精彩。

  一、主題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有關活動,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感受。

  3、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二、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若干,作畫工具

  2、收集各種月餅盒子佈置活動室。

  三、活動安排

  1、透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喜歡過中秋節嗎?你們知道中秋節要吃什麼嗎?

  (一)匯入活動

  師:為了迎接中秋節我們做一些燈籠來裝扮教室吧。

  (二)講解示範

  1、提問:你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告訴幼兒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正方形和圓形的彩紙。

  3、請個別幼兒在紙上大膽作畫。畫前先請他說說準備畫什麼樣的燈籠,老師提醒幼兒要把圖案畫大,以便讓人清楚地知道這是什麼燈籠。

  4、老師示範剪流蘇。先將一個小正方形紙折一個細長條,開啟後,用剪刀從下往上剪流蘇。直至剪到剛才的折線處。

  5、將剪下的流蘇和幼兒討論後,貼在剛才畫好的燈籠的下方中間處。

  (三)幼兒操作

  重點:老師提醒幼兒要將圖案畫在紙的中間,並且畫大。

  難點:流蘇儘量剪細。

  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兒將自己做的燈籠懸掛在事先準備好的線上。然後相互介紹和欣賞。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2

  一、活動主題:

  中秋佳節,團圓新居

  二、活動安排:

  1、開展娛樂中秋主題活動。由區文廣局牽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文藝聯歡、中秋民俗故事會、遊園會、燈謎競猜活動和書法、剪紙、繪畫比賽等,便於廣大群眾參與的系列文化活動,豐富節日生活情趣。

  2、開展文化中秋主題活動。由區教育局牽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中華傳統經典誦讀、中秋詩文朗誦會、詩詞賞析講座、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加強對廣大幹部群眾和大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營造濃厚的節日文化氛圍。

  3、開展中秋慰問主題活動。由區志願服務活動協調小組牽頭,組織各級黨政機關尤其是各級文明單位志願者,開展慰問幫扶活動,親切慰問退休老黨員、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特困家庭及醫護人員、環衛工人、武警、公安、電力職工等特殊行業仍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為他們送去祝福和慰問、表演節目,讓他們深切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4、開展網上中秋主題活動。動員網民,充分利用網路,賞析古今有關中秋佳節的詩詞名篇、美文佳作,即興賦詩,並邀請網民投票評選自己最喜愛的中秋詩文;傳送中秋美景、中秋活動的文字、圖片及感言寄語等,分享歡度傳統佳節的喜悅;模擬製作“愛心月餅”,並在餅上留言祈福,向親朋好友、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送餅送祝福;展示開展節日民俗活動,以及家家戶戶歡度中秋的和美場景。

  三、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要把組織開展中秋節主題活動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的重要載體,策劃活動內容,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推動活動有序開展。

  2、創新載體、務求實效。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要不斷創新中秋節慶活動的形式和載體,有針對性地設計專案、開展活動,增強“迎中秋慶國慶”主題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時要與建立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結合起來,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使“迎中秋慶國慶”主題活動富有內涵、有聲有色,深入開展。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電視、網際網路、報紙和手機簡訊等宣傳媒體的自身優勢作用,透過開設專欄、專題網頁、言論評論、公益廣告、網路寄語、公益簡訊等多種形式,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在移風易俗中體現人文關懷,在舉國歡慶中倡導文明新風,積極營造“團圓、祥和、文明、歡樂”的節日氛圍。

  4、認真總結、及時報送。各街道、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行動起來,把組織開展“迎中秋慶國慶”主題活動落到實處,要掌握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和新聞宣傳情況,並在_日前將節日活動開展的實施方案、資訊報道、活動圖片、成效反饋及總結等材料報至區文明辦。

  四、活動執行:

  1、賞月,分發月餅,同時用心體會中秋主題意義,如有可能建議業主給家裡的父母或者親人打電話,捎去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2、簡單介紹關於中秋的來歷、意義等相關資訊,可以讓業主們說出以前或者最難忘的一次過中秋的情形,與大家一起分享幸福和樂趣。

  3、夾彈子

  (1)在30秒鐘的時間內用遊戲指定的筷子從杯中夾出彈子放進酒瓶內,數量越多越好。

  (2)在夾彈子過程中不得用另一隻手輔助或用其他外力及物品進行輔助,否則成績無效;若在夾出彈子以後彈子掉在地上了,此次成績無效,選手可以繼續夾下一顆彈子。

  (3)分值:在規定時間(30秒)內夾出15顆以上彈子的為獲勝者,將得禮品一份。

  4、扔飛鏢

  (1)在1分鐘的時間內,站在3米線外用飛鏢向鏢靶準心投鄭,環數越高越好。

  (2)選手在投鄭飛鏢時脫靶或未按規定的距離、時間進行投鄭的,此次成績無效。

  (3)分值:在規定距離、時間內得到35環以上者獲勝,得禮品一份。

  5、猜燈謎

  將猜中的燈謎撕下,根據燈謎編號到領獎處進行核實燈謎答案,答案正確後領取相應的禮品。

  6、飛鏢射氣球

  (1)本活動共分為男子組、女子組、少兒組三組進行。

  (2)男子組選手距離泡沫板3米,女子組選手距離泡沫板2.5米,少兒組選手距離泡沫板2米。

  (3)每人可以擲飛鏢5次,飛鏢擊破氣球后根據氣球裡的紙條內容回答一個腦筋急轉彎問題,答對者獲禮品一份。

  7、套圈

  (1)物品擺放在圈定地面上。

  (2)距離最近物品2米遠(小孩1米遠)拋圈。每人限拋3次。

  以上活動的比賽成績必須由此次活動的裁判進行簽定,否則無效,每戶家庭最多可派出2名代表參加2個不同的活動,並憑管理處統一發放的"中秋成績卡"參加,根據簽定的成績至物業客服臺前領取獎品。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嚐月餅,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資訊,使用搜索引擎搜尋中秋節的資訊,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遊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夥伴,也是孩子學習的夥伴,並可以透過因特網幫助孩子拓展獲得資訊的渠道。活動準備:月餅、水果若干網路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1、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

  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網上查詢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祝活動"歡度中秋"。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資訊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

  我們覺得網路是一個資源豐富的資訊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網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傳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

  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佳節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孩子們想知道的資訊有目的的去查詢。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尋

  (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

  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瞭解許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網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

  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尋到的資料。教師展示老師搜尋到的資料。

  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嚐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

  欣賞活動

  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神秘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後月亮的大小變化。

  網路遊戲:嫦娥奔月

  (用左右鍵控制嫦娥的移動去接住樹上掉下來的月餅,每接到10個月餅嫦娥就往上升一階,直到爬上月亮。如果不小心接到炸彈,嫦娥就要掉到地上,重新開始。)

  射日賞月:傳說中月亮裡有一隻小兔子,它在幹什麼呢?森林裡的小兔子想模仿月亮裡的小兔子,它想的對不對呢?小兔子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4

  目標

  1、感受月亮的美,學習用明亮的顏色表現月亮。

  2、瞭解中秋節是團聚的日子,想象和自己的家人歡度節日的情景。

  準備

  1、月亮的照片。

  2、油畫棒、餐巾紙。

  過程

  一、欣賞討論

  1、說說照片上的月亮為什麼那麼美,瞭解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最亮的一天。

  2、說說中秋節想和誰一起去看月亮。

  二、嘗試尋找:為炫彩棒找家人

  1、小朋友的姓和爸爸的姓一樣(或者有的小朋友的姓和媽媽姓一樣),我們就是一個家,說說各自是誰家的孩子。

  2、炫彩棒們也有家,找找它們名字裡相同的字。

  3、找出粉紅、橘紅、玫瑰紅等紅色一家,深藍、淡藍、湖藍等藍色一家等。

  三、操作表現

  1、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同種色蠟筆來畫月亮、星星。

  2、用手或餐巾紙讓月亮星星放光。

  3、用勾線筆畫上自己和家人,並選擇全家最喜愛的顏色勾輪廓。

  四、表達交流

  1、交流全家一起過中秋的有趣經歷。

  2、延伸活動:將作品拼成“中秋節的夜晚”佈置環境。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月亮的變化,每月十五這天晚上最圓。

  2、讓幼兒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瞭解人們的習俗。

  3、使幼兒知道圓圓的月亮、月餅都代表著人們的大團圓。

  4、讓幼兒認識月餅、品嚐月餅,感受節日帶來的氣氛。

  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瘦、胖、圓的圖片三張。

  2、月餅:每個孩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坐好,師生互相問好。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月亮圖片:

  (1)出示瘦月亮圖片,提問:大家認識它嗎?它是誰?很瘦還是很胖?

  (2)出示胖月亮圖片,提問:月亮變得什麼樣了?

  (3)出示圓月亮圖片,提問:月亮又變成什麼樣了?

  (4)教師:月亮會變化,開始很瘦,過些時候會變胖,再過些時候會變得很圓。

  2、讓幼兒瞭解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

  (1)提問:寶貝們,你們知道哪天月亮最圓嗎?(每月八月十五這天變得最圓)。

  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這天晚上的月亮會不會變圓?(會)。

  八月十五這天還是一個節日,叫中秋這天晚上的月亮很圓很圓。

  (2)教師:圓圓的月亮還代表著人們大團圓,八月十五這一天不管爸爸媽媽在多遠的地方,他們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們在一起,到了晚上一起看月亮,吃餃子,還吃月餅。

  3、讓幼兒品嚐月餅:

  (1)出示月餅,讓幼兒認識並說出形狀,使幼兒知道圓圓的月亮和月餅都代表人們團圓了。提問:你吃過月餅嗎?你吃過的是什麼味道?還想不想吃?

  (2)給幼兒分月餅,每人一個,看幼兒慢慢品嚐。

  提問:好吃嗎?是什麼餡的?

  三、結束部分:

  教師:後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了,爸爸媽媽一定準備好了好多月餅,還會包餃子,到晚上是,爸爸媽媽和我們還有爺爺奶奶全家在一起,看月亮,吃餃子,吃月餅,你們高興嗎?就讓我們一起等待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到來吧!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6

  組織形式

  親子活動

  活動名稱

  月兒圓,中秋樂

  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意義,感受節日的氣氛。

  2、體驗和同伴、家長一起表演、品嚐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請每位幼兒帶一些月餅及其他食物。

  2、 發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月餅和很多好吃的食品,還請來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呢?引導幼兒自由談一談。

  教師小結:中秋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在中秋節人們都會吃月餅,表示團團圓圓。

  2、節目表演。

  師: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都來到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你們高興嗎?讓我們為他們表演一些節目吧!

  幼兒個人、集體表演,鼓勵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

  3、品嚐月餅。

  大家一起品嚐月餅。鼓勵幼兒相互介紹月餅的形狀、味道等,並鼓勵他們相互贈送月餅。

  活動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使幼兒更好地感受節日的氣氛,我們特地邀請了各位家長一起參加活動。家長們為孩子準備了各種月餅和食品,並且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透過本次活動,幼兒對中秋節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並且體驗到了和同伴、家長一起分享的快樂。

  內容 評析陸海霞老師組織的小班道德啟蒙教育活動《月兒圓,中秋樂》

  今天的活動,開展得很成功,幼兒和家長都很投入,而且家長的到會率也很高,只有個別家長沒有參加。

  有個別幼兒不能較好地遵守規則,影響了整個活動的效果。應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整個活動的氣氛很活躍,只是幼兒表演的節目還可以更豐富一些,質量還可以更高一些。還可適當的玩一些遊戲,增強活動的樂趣。

  由於參加活動的人員較多,所以,應選擇更大的活動場所,以得到更好地效果。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7

  活動目的:

  1,能夠聽小朋友說中秋怎麼過的。

  2,能夠自己說出自己的中秋節怎麼過的。

  3,體會講述自己的快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剛過的中秋節。

  活動重難點:

  認真聽其他小朋友講話,以及流暢清楚的說出自己的中秋節。

  活動過程:

  一,老師講述自己的中秋節。

  小朋友們這個中秋節過的開不開心呀?老師這個中秋節過得可開心了。小朋友們小嘴巴閉閉好,聽一聽老師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陽曆九月15日這一天,早上起來……之後……然後……最後……

  二,提問小朋友聽到的老師中秋節怎麼過的。

  好啦,老師的中秋節就過完啦,小朋友們還記得老師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嗎?來,花花你說說。

  恩,記得真好。那麼,接下來,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來講一講自己是怎麼過的中秋節啦。同樣的,小朋友講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我們要閉上我們的小嘴巴,豎起我們的小耳朵,認認真真的聽,之後老師還會問問題的喲。

  三,小朋友講述自己好玩的中秋節。

  那麼,老師倒數321,最先舉起小手的小朋友,就最先來說一說自己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三!二!一!

  四,總結,結束課程。

  哎呀,小朋友們的中秋節過得可真豐富呀。那麼,中秋過完啦,現在,我們要把心收回幼兒園來啦。讓我們一起出去玩滑梯吧!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8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師:孩子們,明天我們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嗎

  幼兒自由交流。

  師:每年的農曆8月15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教師小結:月亮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它的衣裳總是穿不上。

  三、談話品嚐:

  1、教師提問:中秋節吃什麼

  2、分享:

  幼兒共同品嚐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並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雲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後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釦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隻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9

  活動名稱:

  快樂過中秋節(重點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佈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請點選)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你們有誰瞭解的,請小朋友講一講、那你們接下來聽一聽老師講述有關中秋的故事3、欣賞:老師講中秋故事故事一: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說後,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後,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故事二《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裡工作,有時翻鬆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穫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裡收割稻穀,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後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嚐美食、後來,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至於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於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訊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後把紙條放在餅裡,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現了紙條,於是便在中秋節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後,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小結:現在你們聽了故事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吧!接下來請你們說一說

  4、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裡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選5、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選)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6、延伸活動:

  設計自制賀卡、

  活動反思:

  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瞭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並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慾望。

  迎中秋話傳統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透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閱讀故事,能細緻的觀察畫面,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汽。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透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銘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四、觀察月餅,透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