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一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

  二學習兩相比照的結構。

  三瞭解兩種不同的學習生活,認識封建教育對兒童身心的束縛。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三課時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描述百草園部分為教學重點。其中第二自然段有聲有色的描寫,應著重引導學生體會、理解、掌握。

  2、描寫三味書屋部分為難點。學生對部分內容不易理解。有些難理解的詞語。這部分容量大,內容又遠離學生生活,不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堂上全部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正音正字、釋詞、介紹作者。

  2、熟讀課文,重點讀第二自然段。理清全文的結構。

  教學步驟: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有感情地讀第二自然段,提出問題:

  ①這一段語言中滲透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作者都寫了哪些景物?作者為什麼把這些寫得那麼具體、生動?

  ③作者怎樣描寫百草園的喜人?

  ④本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描寫百草園的事物。

  ⑤百草園為什麼是“我那時的樂園”?

  教師歸納:

  (1)點出憶寫百草園的原因。

  (2)①作者記事狀物中無不直接或間接地滲透著作者的感情,即百草園的樂趣和對百草園的熱愛。②寫了14種動植物。寫的具體生動,表現兒童的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能引起讀者共鳴。③用色彩絢爛的語言描繪百草園。④比喻、擬人。⑤那麼多有趣的動植物足供好奇的孩子們觀賞、玩耍並探索自然的奧秘,所以是樂園。

  讀第二自然段,加深理解。

  教師歸納:第2自然段透過空間順序,生動、具體描寫百草園的景物以及童年生活的情趣,表現了兒童的好奇心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3、朗讀課文3──6段。

  提問:

  ①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過渡作用。

  ②這裡寫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說明什麼?

  教師歸納:這裡含蓄說明,百草園的生活使他擴大了見聞,也受到了啟發和教育。這幾個自然段,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寫百草園,使它增添一層神奇的童話色彩。

  4、學生讀課文第7、8、9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第7、8兩段各寫了什麼?

  學生讀課文後答。

  教師歸納:雪天捕鳥,冬天的樂趣。

  學生朗讀第7段,劃出寫捕鳥的方法的動詞,並說明這些動詞為什麼用得好。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這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雜談

  〖淺議資訊時代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教學要講究主體性〗

  隨著網路文化的產生、發展,“新人類”──受網路文化影響的人,在生活方式、思維習慣、人生觀、世界觀等與上代人相比都發生明顯變化的年輕人,隨之出現,這類人的特徵是“追求消費與物質享受……感情淡漠……價值迷惘”(苗凡卒《新人類觀察》)。這就要求我們語文閱讀教學要關注閱讀者的生活、性情,促使他們全面的發展,培養其健全的人格。語文閱讀,也是閱讀者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過程,是人類素質的生產過程,因為透過閱讀,“讀者的知識經驗擴充了,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讀者的認識觀點改變了,這是自我在本質上的提高;讀者的思想感情昇華了,這是自我在價值上的飛躍;讀者的方法技術遷移了,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練達。”語文閱讀過程中要體現人本的思想,注重人格的昇華。這一點在以往的語文閱讀中常常被忽略了。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人的活動,因此,語文閱讀實踐中,應當突出閱讀者的主體性。

  長期以來,語文學習的場所基本上是課堂為主,學習的內容是課文為主,學習的方式是老師講授為主,而多媒體的應用,尤其是網路化以後,將更快地促使我們轉變語文學習的觀念。就語文閱讀教學來看,網路為我們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訊量大、具有互動功能的閱讀資源,成為巨大的資源庫。由於網路資訊的編制採用了非線性技術,它可以按人腦的聯想思維,把相關的資訊聯絡起來。學生輸入資訊指令後,它可以提供各種路徑,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式、發現式學習,而不是被動地獲得儲存的知識,這就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

  本人在教授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學生透過查詢、檢索,瞭解了魯迅的生平及其創作的背景,又閱讀了魯迅的其它重要作品,有的同學甚至閱讀了與魯迅同時期的其他著名作家的重要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過程,成為學習的主體,由裝知識的容器變為知識的探究者,在橫向與縱向的拓展延伸中,擴大了閱讀面,豐富了語文知識,又提高了閱讀能力,增加了文學素養,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了良好示範。

  〖挖掘讀寫結合點,培養七年級學生表達能力·準確確定讀寫的結合點〗

  讀寫的結合點,要根據課文的表達特點、學生的實際、單元主題和課後“研討與練習”來確定。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藉這個例子要是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與作文的熟練技能……”(葉聖陶語)一篇篇課文是讀寫結合的載體,是學習、積累語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學習表達的例子:學習作者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的經驗,學習作者如何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構段成篇等。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學生可以從中領悟到許多表達的方法,如課文的結構與題目,從整體到區域性的寫景方法,使用一系列動詞準確描述活動過程,強調句式“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些都可作為讀寫的結合點。

  〖語文課中學生閱讀情感培養的基本途徑〗

  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就要在閱讀教學中,尋覓心靈的相通點。常言道“心有靈犀一點通”。閱讀教學中,教、學雙方面對同一認識客體──課文,教師怎樣才能較為準確地把握課文所提供的資訊呢?前提是,必須走到作者心裡去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慮,洞察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抓住最關鍵、最本質的資訊,也就是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教師怎樣才能把這些資訊傳遞給學生,並被學生樂意接收呢?條件是,必須走到學生心裡去,瞭解學生的所好、所需、所求,從而尋找一個最佳契合點,也就是採取最適合學生的形式進行資訊傳遞。同樣,學生要讀懂課文,必須在教師的幫助下讀懂作者。這樣,教者、學習者與作者可謂心心相印,這是心靈的耦合。

  比如,指導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如果只是讓學生弄懂作者是如何扣住“樂”字,寫了園中的那些美景樂事,又是帶著怎樣的感受來敘寫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的,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比照起來寫有什麼意圖等問題,那只是讀懂了課文,並沒有讀懂作者,更沒有讀懂生活。假如我們能讓孩子們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藉助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去理解作者兒時的心理與情趣,可望找到相通點,他們不僅能明白作者“樂”在何處,而且能“樂”在其中;假如我們能讓孩們結合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去體味違背兒童天性的“三味書屋式”的教育對少年兒童的身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那麼,孩子們也會從心靈深處發出呼喊,從而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思想情感上與之產生共鳴,進而對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點追求。

  〖指導創造性賞讀淺探〗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寫了百草園自由歡快的生活情趣和三味書屋讀書生活的枯燥乏味。但是,儘管三味書屋的學習乏味枯燥,可孩子們天真爛漫、好奇貪玩的天性並未改變。課文中寫道:“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做‘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由此可以提出質疑:孩子們的童心並不因生活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為什麼?如果遇到一個常動戒尺的嚴厲先生,孩子們的童心會泯滅嗎?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中,童心的表現形式有何不同等。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背誦積累,從品味中領悟語感〗

  在中學語文教課書上選取了大量中外名篇,文章語言優美。對於這些文章,學生應該平時多揣摩文章語氣、感情是如何變化的,借鑑文章精華。沒有背誦,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素材;沒有素材難有語感沉澱。積累多了,便會有敏銳的預感,所以提倡多背誦,並且要講究背誦的方法,在“品”中去背,背多了,就可以信手拈來了,運用自如了。

  語感是建立在一定的語言內容基礎上的。因此,要注意在教學內容的挖掘上下工夫,使學生領悟語感。一篇優秀的文章,人物形象的確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寫的形象,都源於文字表精要、貼切、形象。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對重要的字義、文句、修辭手法等進行比較、歸納、細細品味,學生的語感才會不斷增強。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肥肥的.黃蜂伏在菜花上”一句,作者為什麼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詞呢?揣摩比較之後,會發現“伏”不僅與前面的“肥胖”想照應,而且給人一種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態美,富有情趣,給讀者造成一種更豐富的想象空間,使人產生聯想,得到美的感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經典的課文了,從我們上中學時到現在,或者更遠可以到我的父輩的中學時代,無論教材如何變化,這篇文章卻為所有編寫者親睞。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我個人是很喜愛先生的文章的,先生的大多數文章都一一拜讀過,先生的文章難懂確實不假,和讀現在許多的文化快餐不同,許多的文章你得耐下心來,細細的品味才行,一遍兩遍就想讀出點子醜寅卯的人是萬萬不能體會先生文章的妙處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先生回憶童年時期生活的一篇文字,本身充滿著濃濃的童真童趣,有著淡淡的失落和悵惘。在初中階段先生的文章中,我是經常把它和另外一篇《社戲》相提並論的。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大概是先生一貫的戰鬥者的鋒利,思想者的深邃,播火者的勇敢讓人們忽略了他的細膩,他的溫情?或者是那些需要口號,需要狂熱的年代使人們把先生和他的作品一起推上了聖壇,而聖壇之上是容不得這些東西的?總之,一代代對這篇文章的詮釋讓人如梗在喉,先是扣上了一頂“批判腐朽的封建禮教,和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檄文”,後是“回憶童年美好生活,表達自己對三味書屋那種教學方式的厭惡和摒棄”,諸如“批判”,“揭露”,“不滿”等此類字眼幾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隨處可見。在這些分析中,先生成了一個樣板戲裡苦大仇深的老貧農,在任何一個場合都不忘一把血一把淚的詛咒那萬惡的舊社會,那萬死的老地主。不知先生泉下有知,看到這些東西,會不會一下子坐起來,再寫一篇《論%……》的文章……

  誠然,先生對於黑暗的社會,貧弱的國家,愚昧的民眾是有著痛心疾首的恨,那是基於一個先覺者的敏銳,一個思想者的責任之上的,但這一切並不妨礙先生作為一個有血性,有情感的男人抒寫自己的夢想,回憶,失落與惆悵。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者用實在的筆調詳盡生動的回憶了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那是一個孩子眼裡的世界,有百草園裡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有神奇驚險的傳說,有雪天裡捕鳥的樂趣,也有離開百草園的失落和疑惑,三味書屋裡新奇的追問,單調的學習和課餘時偷樂的興奮。一切都是那樣的天真,那樣的美好,而這些才是此文的終極目的,那就是一個年已不惑的男人對自己童年最甜蜜,最溫暖的回憶。

  當然,做為一箇中年男人,尤其是一個有著深刻思想和犀利筆觸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不可能不帶有自己的思想和風格。那些不加修飾而自然天成的描寫,沉穩凝重的敘述,深刻詼諧的議論,張弛自如的抒情無不顯示著一代文學大師老道的功力。或許這些就是被許多人認為的“檄文,戰鬥”的特徵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