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氣象員教學反思

海上氣象員教學反思

  引導語:《海上氣象員》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知識性童話。透過教學,讓學生知道觀察海鷗飛行的不同可以瞭解海上氣象,並初步意識到事物間有著密切的聯絡。那麼開展完有關《海上氣象員》的教學活動之後,相關的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海上氣象員教學反思一

  (一)學生自主識字,教師指導抓重點。

  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已經養成了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具備了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教學在學生做好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採用先四人小組交流,再集體反饋的學習方式。學生在預習時已經對生字的音、形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四人小組交流時互相取長補短,對於有爭執的地方在集體交流時提出來,而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做適當的點撥,這樣使得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裡提高了學習效率。本課的9個生字中在讀音方面,零聲母和三拼音的字較多,學生在讀生字時教師應及時正音,在字形上,“旋”可以和“旅”進行比較。對於詞語的理解積累可以放在閱讀教學中。

  (二)多種形式朗讀,重在感悟

  朗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之一,本篇課文的教學也體現了二期課改以讀為本的精神。這是一篇科學童話,內容淺顯,情節簡單,透過寫海鷗媽媽在三種不同的天氣情況下不同的飛行方式,讓我們明白海鷗被稱為“海上氣象員”。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主要透過讓學生“讀讀想想、讀讀劃劃、讀讀演演”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適當的朗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讀好課文。所以課堂中,採用了自由讀、小組讀、個別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同時加強了分角色朗讀課文的訓練。分角色朗讀課文時既要注意不同角色的年齡特徵,又要注意不同角色在不同情況下說話語氣的`差異。如:小海鷗的話除了要注意讀得天真、活潑之外,第一次“嘟著嘴問”的話,要讀出疑惑,甚至有點責怪的語氣。而最後一句,則要讀出突然醒悟,併為媽媽感到自豪的感覺。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讀是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方法,特別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讀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進行朗讀訓練,積極引導學生深入地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海上氣象員教學反思二

  一、在識字教學方面

  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明確告訴我們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教學,在兩年裡要認識常用漢字2000個左右,要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而二年級的教學重心還得完成從識字教學向閱讀教學過渡,因此在完成生字教學的同時,又要讓學生初步走近閱讀。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識字教學方面我採用了自主識字的方法。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在做好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四人小組交流本課的生字,然後再集體反饋。對於部分簡單的生字,問題不大,而那些讀音較難,字形容易混淆的生字,我在集體交流時單獨加以指導,這也正是對拼音和字形結構的鞏固複習。但由於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因此學生的預習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在小組交流中,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反映在集體反饋檢查時字音讀不準,如“銜”,書寫時出現錯字,特別是那個“旋”。這裡就涉及到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裡如何關注那些學差生?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前預習時多關注,在小組交流時讓同學多幫助,在集體反饋時多照顧到。雖然識字教學不是主要部分,但也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應該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的生字。

  二、在閱讀教學方面

  雖然質疑問難,能幫助學生養成善於思考的習慣,讓學生髮現問題,帶著問題學習,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我原本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但由於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對於課題的質疑,很多問題流於形式,學生都已經知道了答案,再讓他們帶著問題初讀課文,反而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如果這一環節改成透過預習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生的回答中同樣可以知道海鷗是海上氣象員,從海鷗媽媽的飛行方式中知道天氣情況,這時老師再抓住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思考海鷗媽媽是怎樣預報天氣的,這樣組織教學,可能顯得比較合理。當然課堂教學中也需要質疑,安排在什麼樣的環節為好,還待今後的實踐中繼續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