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奧秘》教學反思

《思維的奧秘》教學反思

  本學期公開課我執教的選擇的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小學《心理健康》五年級下冊第六課的內容《思維的奧秘》一課,結合本節課的反思,我認為上好一節優質課有可以從以下做起:

  一、教材分析到位

  教材是上課的根本,一節好課首先對於教材的分析要到位。本節課屬學習輔導範疇,其輔導的目標重點就在於思維力的培養,在整個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輔導範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本課教材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和多個操作性很強的活動來展示了思維力的重要性,啟發學生了解思維力,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並運用用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二、充分了解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節好課對學情的準確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本節課的授課物件是五年級學生,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進入了思維發展的關鍵期,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教學反思《《做一隻會拐彎的毛毛蟲》課後反思》。五年級學生學習和生活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思維要求都是全新的,如若照搬之前的學習方法和問題解決習慣,被以前的經驗所控制,難以跳出原有的定勢思維,勢必導致了學生失敗經驗的產生,需要對其進行思維訓練的指導。

  三、精心設計活動

  1.目標具體,重點突出。

  心理課不同於一般的學科教學,不需要太多理論與知識的.講述,因此教學設計的目標要細緻具體,不要太散,一般一節課2-3個目標即可,然後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確定重難點,做到目標具體,重點突出。

  2.環節相扣,設定巧妙。所有的分析和假設最終都需要教學環節來完成,因此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本節課我以“123拍掌”作為熱身活動,透過影片故事《毛毛蟲試驗》讓學生初步感知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引發學生思考,讓他們體會到思維要“拐彎”,從而揭示了課題,接著透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腦筋急轉彎”、“桔子會拐彎”、“煩惱能拐彎”,讓學生在遊戲中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並將學習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3.以生為本,啟發到位。五年級學生正處於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導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導的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需要對其進行思維的訓練,因此,活動設計體現了學生的需要,同時,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要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去欣賞每一位學生的思考,及時給予正向的鼓勵和引導,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於擴充套件思維重要性的認識。

  4.形式多樣,寓教於樂。

  活動和體驗是心理課最核心的因素,在本節課中,我主要透過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提高了學習效率,並讓學生將所學與自己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學習效果較好,同時,多媒體的恰當使用,提高了學生的理解效率,促進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5.選擇活動,不宜過多。

  活動是為教學服務,是教學的載體,活動不是越多越好,許多活動看著熱鬧,但其實流於形式,失去了活動的真正目的,少而精的活動以及結束後有效的分享和小結才是好的活動。本節課中匯入的活動過多,如果將放鬆訓練放在過關遊戲的第二個之後,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放鬆,一是讓匯入更高效,二是讓學生的思維訓練更有張有弛,更高效。

  6.全面參與,各有所獲。

  心理的活動課以活動為主,但要注意活動的參與度,每個學生都儘量要參與到活動中來,即使參與的程度不同,情感的層次不同,但能學有所獲,也是一種進步。本節課的活動學生參與率極高,全班同學至少都參與了一項活動,學生參與熱情,積極性高,學有所獲。

  總之,要上好一節心理課,要做到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和感悟,重學生的整體參與,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輕理論的傳授,輕價值評價,輕求全責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