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學反思範文

《夜雨寄北》教學反思範文

  淡化預設,關注生成。在教學實踐中,當我們拿著精心設計的教案走進課堂與學生對話時,學生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給老師毫無準備的意外。筆者認為這個“意外”就是課堂上學生的生成。面對生成,我們不應固守預設,而應該尊重學情,當好一個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積極有效地進行調控,促進更精彩的生成,這是新理念指導下教師應有的情懷。在古詩《楓橋夜泊》的教學中,面對“意外”,我抓住並有效的利用學生突發的疑惑,且適度“放大”,激發學生“潛心會文”的熱情。正因為我把學生當作了一個個天真活潑、個性鮮明的人,看成了一個個具有“生成慾望”和“生成潛能”的人,所以學生的對話是活潑、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滿生命活力,學生也在對話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文字,感悟了文字。

  積極引導,適度調控。在對話過程中,新理念強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特視角”,但並不意味著教師放棄引導的職責,筆者認為此時教師的引導更重要。因為小學生作為特殊的生命群體,受自身的認識水平、生活閱歷、知識積累的侷限,理解判斷能力不會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師巧妙的引導必然會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對話”。當許辰提出這個疑問後,我假裝不懂,靈機一動,又把問題扔給了全班同學。學生有哪一個不願意為老師解難呢?同時在學生的對話過程中,我沒有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或沸騰,而是準確的對對話質量和價值進行定位。發現合理的.對話時,就及時把肯定、讚賞傳遞給學生;發現有偏差時,就及時給予指點,促進自悟。從而使“靜態”文字在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成熟的對話中創造性地延伸拓展,煥發出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關注過程,自讀自悟。閱讀教學中有效、生動的對話,是學生在教師搭建的平臺上展現對文字的獨特感悟、分享智慧的過程。深刻的感悟是進行積極、有效對話的前提。只有讀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會越豐富。這樣,對話就會成為“一口泉眼”,不斷湧出鮮活的水來。教學中,當學生提出疑問後,我沒有告訴學生答案,也沒有急於讓學生解答,而是巧妙的把問題扔給學生,給學生充分“悟”的時間,鼓勵、引導學生深入讀書、思考、討論交流,使學生對文字中的畫面、情感、意境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悟,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所以後來學生的一次次對話都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回頭細細品味這個“意外”,我收益匪淺。在閱讀教學中,只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感悟和體驗,只有把學生當作活生生的人,當作“學習的主人”,學生、教師、文字三者之間的對話就能煥發新的生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