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蒼松怪石圖題詩》的個人教學反思

六年級《蒼松怪石圖題詩》的個人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引導感悟。古詩的教學,以感悟為重,正如人們常說的:“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古來詩畫是一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圖題詩更是如此。這是詩人追求的藝術境界,也是我們感悟的方向。小學古詩教學,目的在透過多種方式的誦讀使學生在感悟中領會古詩意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先創設情境,在教室裡張貼了許多國畫作品,有名家之作,有學生作品。讓學生以一名書畫欣賞者的身份去觀畫、賞詩,把詩畫有機結合,引導學生走進畫中,融入詩中,去體會古詩的詩情畫意,領悟詩人的情感,真正做到了不顧此失彼,也不厚此薄彼。課後讓學生合作完成書畫作品,既體現了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2、知識的拓展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從開課時老師匯入的《青松》,到學生交流贊松詩句所提到的《贈從弟》、《詠寒松詩》、《擬嵇中散詠松詩》等,學生這一節課就接觸了至少四、五篇讚美松樹的詩歌,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又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松樹的品格。課外知識的適當介入,使學生學習不僅僅侷限於課本,同時也激發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課下去收集更多的詩篇背下來,使學生的目光由課內投向課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