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泡泡水》的幼兒園教學反思

《製作泡泡水》的幼兒園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時,我給活動預設了兩個目標:

  一、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裡溶解的現象,激發幼兒對溶解現象的好奇心。

  二、嘗試用洗滌用品製作能吹出泡泡的水,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我將材料的準備縮減成為比較常見的生活洗滌用品。

  分為三種狀態的活動材料:一塊塊的肥皂,一顆顆的洗衣粉,一滴滴的洗潔精。

  第一環節時用神奇的泡泡槍打出的泡泡成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回憶各自不同的遊戲經驗,喚起幼兒大腦皮層原有“暫時聯絡”通道的覺醒,激發每個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積極性,回憶起在哪看到過泡泡。並且初次嘗試用清水吹泡泡。讓幼兒在實踐中瞭解沾清水並不能吹出泡泡,從而為下一環節做鋪墊,引發幼兒的思考:在清水裡面加什麼能吹去泡泡呢?由於之前給孩子們提供了經驗回憶環節,孩子們馬上能聯想到:用洗手的肥皂,洗衣服的洗衣粉和洗碗用的洗潔精。考慮到幼兒的控制能力有限,可能會不小心吸進泡泡水,所以活動時,在每次幼兒動手操作前,我都會提醒幼兒拿到吸管以後請你拿著吸管在泡泡水裡攪一攪,沾一沾,吹一吹。“ABA”的重複語句,小班的幼兒特別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次念時,孩子們都自覺地跟著邊念邊做了。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裡的溶解現象,我把每一種材料分別放在了每一個桌子上,在我的帶領下在不同的桌子上觀察和實驗,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幼兒對每一種材料有針對性的'認識,而且全部的幼兒和老師圍在一起討論做實驗的氛圍更加的輕鬆和諧。本次環節重點讓幼兒觀察溶解現象,但由於發放給幼兒的仍然是吸管,我強調著“只是攪一攪,現在還不能吹噢”,有些孩子還是控制不住,拌好以後就直接吹了。

  課後,有老師和我說:“我自己拿著吸管,也是躍躍欲試,攪好以後就想吹呢,何況孩子呢!這裡把吸管換成筷子攪一攪不就行了。”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看來,作為新教師的我,需要前進的路還很長呢!由於在幼兒操作的材料上準備不充足,幼兒在進行操作時偶爾出現爭搶的現象,雖然課堂上我即興想出交替操作的辦法來解決,但對於幼兒操作環節來說,最好還是人手一份,讓每個幼兒都有同時操作的機會。

  第三環節吹泡泡,體驗泡泡水的效果。在吹泡泡之前,先讓孩子們猜一猜我們剛剛溶解的泡泡水哪種最容易吹出泡泡來,透過猜一猜讓幼兒進行有目的性的操作行為。安排嘗試操作的環節,為幼兒提供猜想、操作、發現的機會,讓他們在這過程中,滿足自主操作、試驗的需要,滿足表現的願望和相互認同的心理需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最後,教師總結幼兒實驗後得出的結論,並讓幼兒認識到洗滌用品中都含有一種產生泡泡的化學品。所以小朋友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吃到嘴巴里,並以拍泡泡的遊戲帶領幼兒走出活動室,自然的結束本次活動。

  以往我們總認為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開展探究活動會比較困難。但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選取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又遵循他們探究事物的特點,同樣能在小班很好的開展科學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