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認識》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是2013年教育部審定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是繼二年級米和釐米的學習後引入的另一長度單位,它是以後學生學習更多長度單位的過渡,因此,學好本節課對今後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上週我上了“毫米的認識”這一節的公開教學,現作如下的反思。

  一、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與估測能力。

  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與估測能力是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的培養目標之一。而估測是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估計的一種,它是對物體或圖形的某種屬性(長短、大小、輕重等)——量的估計。在實際生活中,對一個量的估計常常比精確計算它的大小更重要,同時,估測教學有助於兒童理解測量的特徵和過程,並獲得對度量單位大小的認識。估測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估測?按我個人理解,估測就是個體根據知識經驗,採取一定的策略,獲得物體或圖形某方面的屬性——量的近似值的過程。在教學《毫米的認識》這一課時,我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操作,建立測量單位的表象——奠定估測基礎。

  測量單位和實際測量是測量的兩個基本要素,其中測量單位作為大家認可的公度是測量的基礎,當然也應該是估測的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以幫助他們建立測量單位的概念,形成測量單位的表象,從而正確理解和感受測量單位的實際意義,為估測奠定紮實的基礎。比如,在要求學生估測數學書的'長、寬、厚前,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回憶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學生很快地說出有米和釐米。可是當讓學生比劃一下,1米與1釐米分別有多長時,大部分學生都是亂比劃。此時我引導學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找出1釐米的長度來,然後用自己的食指指甲放到1釐米處比一比,發現自己的食指指甲的寬度大約是1釐米,接著讓學生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左手食指指甲,再慢慢地把左手食指抽出來,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條縫,它的長度大約就是1釐米。同樣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自己的身高比1米高了,這時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兩手張開的長度正好是我們的身高,因此,比劃1米有多長時應該把手腕折回來一些。當學生在直尺上認識了1毫米有多長後,也讓學生先量出兩張紙牌的厚度約是1毫米,再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兩張紙牌的厚度,再用左手慢慢地把兩張紙牌的厚度抽出來,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條小縫,它的長度大約就是1毫米。這樣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在操作中發現、探索、體驗,建立測量單位的表象——奠定估測基礎。

  2、聯絡生活,充實測量單位的表象——豐富估測參照。

  對一個量的估測,不能依靠隨意的猜測與臆斷,而應根據相關的參照物進行合理的估計與推測。參照物越豐富,參照系越完善,估測的手段越多,估測的能力也就越強。教學時,教師密切聯絡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測量體驗,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比如:本節課我讓學生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時,我便有意地讓學生先來估測一下數學書的長、寬、厚大約是多少釐米時?有些學生說用自己1釐米寬的食指去估,有學生提出用自己的食指去估太浪費時間了,數學書這麼長,可以用自己的“一拃”長去估。這時我問,你怎麼想的,我知道這樣的一拃長大約是10釐米,數學書的長比我的兩拃長長一些,因此我把數學書的長估成約25釐米。還有學生說可以用自己20釐米長的直尺去比一比,數學書的長比20釐米的直尺長一些,所以我把數學書的長估成約23釐米。“食指指甲的寬”、“一拃長”、“20釐米長的直尺”……這些長度成為學生估測的參照物,學生藉助這些身邊實物的相關資料進行估測,能有效避免學生估測的盲目性和主觀性,提高估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當然,在安排學生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時要堅持先估後測的原則,讓學生在估計中提高估測能力,在測量中修正估計精度,在估測中積累經驗。

  二、備課中應注重備學生。

  備課是教師取得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準備工作,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做教學法上的加工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劃教學活動。備好一節課,不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幾個環節,更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表現在備課中就是必須更多地研究學生。在備課的具體工作中,備學生是核心環節,備學生的工作效果對於備課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現實狀況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在備課活動中,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知識現狀、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等內容展開的。在具體的一節課的備課時,教師首先要了解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的情況。分析出哪些是學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學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學生透過自學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師非講不可的。這樣做有利於教師在授課中做到該講則講,不用講則少講,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複習完舊知後,我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別估計數學書的長、寬和厚大約是多少釐米。備課時我還以為學生幾分鐘就可以估出來,結果我發現很多學生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估?還有的學生因為有預習的習慣,知道了毫米的概念,結果直接用釐米與毫米作單位測量出了數學書的寬與厚。後來透過師生討論交流,得出可以用“食指指甲的寬”、“一拃長”、“20釐米長的直尺”……這些參照物去估測,結果還是花了較多的時間估測出數學書的長、寬、厚大約是多少釐米。還有,估測完後,我便問:同學們估得準確嗎?用尺子量量看!備課時我本以為也花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此環節,結果還有許多學生不知道怎樣用尺子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特別是測量數學書的厚時,也不知道怎樣把直尺放上去測量。另外還有一部份學生不能用0刻度對準書的一端,而是用直尺的頂端對準了書的一端,這樣測量出的長度很不準確,誤差大。所以我又馬上在展示臺上教學生一步步來測量書的長、寬、厚。一節課上下來,我感覺自己包辦得較多,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不夠。其實我覺得當個別學生提出可以用“食指指甲的寬”、“一拃長”、“20釐米長的直尺”……這些長度作為估測的參照物時,應讓學生親自體驗估一估,可我卻沒有好好地利用。另外,由於課前口算及估測與測量耗時較多,到後面就沒時間認識“幾毫米”了,學生容易把5毫米這一刻度線當成釐米刻度線,還有個別學生對1毫米的小格數的不夠準確,加上學生的尺子五花八門,出自不同的廠家,質量也不同,學生測量的方法不一樣,也導致部分測量的資料略有誤差。這些都是我課前沒有預料到的。因此,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學生可能出現的各方面問題。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