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亞克西》的教學反思

《我們學校亞克西》的教學反思

  《我們學校亞克西》是一首具有濃郁新疆風格的兒童歌曲。歌曲中透過“亞克西”來讚揚學校、老師、同學,表達了學生對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熱愛之情。本課中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並解決好歌曲中“亞克西”的兩種不同節奏型。以此為出發點,所有環節為這一目標而服務,學生也都完整的唱準歌曲。總結這一堂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借鑑和運用的:

  1、教學目標、重點明確。本課中對於學生來說,就是唱準兩種不同節奏的“亞克西”,並能清楚它的位置。我首先透過用兩種節奏的“亞克西“X X X 和X X X來表揚學生,讓學生產生疑問,區分出兩種節奏的不同。隨後透過教師的手勢,讓學生用“亞克西”表揚同學,表揚自己,在說與看的過程中加強了對”亞克西“的印象。在這之後,馬不停蹄繼續讓學生回到歌曲中,邊聆聽邊用筆畫出”亞克 西“與“亞 克 西”出現的次數,在不斷的強調與聆聽中,解決好重難點。

  2、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聲音美的塑造。透過自身帶有感情的範唱以及引導學生聆聽音樂感受歌曲的情緒等來讓學生進行模仿演唱。同時在演唱過程中以“lu”代替唱名唱旋律,在學生演唱過程中強調聲音的“顆粒性”———聲音的集中,同時讓學生感受每一個音就像一粒棗,輕輕往口裡丟進去唱下來的感覺,這樣具體形象的語言描述,能讓學生馬上能找到正確的聲音感覺,更好的解決我的教學目標。

  當然,作為一名新老師,我的教學經驗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有很多考慮不全面的地方,同時這堂課我面對的是三年級的.學生,三年級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過渡年段,所以這年段的孩子開始有點小調皮,不太配合老師,所以,在這堂課中也有產生一些問題值得我思考:

  1、音樂課的教學應該是“整體——元素——整體”的過程,在此堂課中學生剛開始對歌曲的“整體”感受印象不深,感受不夠強烈,尤其是對於歌曲中的新疆風味,沒有給與學生更多的引導與感受。

  2、對於學生良好的聽覺習慣的培養還需加強。因為音樂本身就是聽覺的藝術,它是抽象的,得需要我們靜靜的去感受。所以,良好的聽覺習慣對於學生感受音樂很重要。

  3、教學過程中安排的小組合作沒有必要。在歌唱教學中,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本身的音準、節奏都不能掌握很到位,讓他們自己小組合作學習很難達到學習效果,並且很難達到教學效果。雖然我有安排小組長帶領,但是在課堂上還是出現了大部分同學覺得沒事做,不服從組長安排,幾個學生說說笑笑的場面。

  4、歌曲最後部分才臨時安排學生學習新疆舞蹈動作,顯得有些突兀,沒能事先有個鋪墊,讓學生馬上接受並表演有些難度。

  透過對自己課堂的反思,有幾點我覺得可以在以後的課堂中進行改正:

  1、學生聽覺習慣的培養應該透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如帶著問題的聆聽、邊聽邊隨歌曲律動、讓學生從伴奏中區分出歌曲的前奏與演唱部分、聆聽歌曲伴奏的特點等等。

  2、歌曲的學習應是“預習—學習—鞏固”這樣一個模式。所以,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能唐突的直接擺在學生面前,應事先做好鋪墊,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隨後再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與學習,在學生掌握到位後,再最後再進行鞏固,這樣學生對於知識點就能牢記而不至於遺忘。

  教學經驗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教師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也不能只會做不會反思。只有懂得反思,不斷了解和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優點,才能成長的更好。在《我們學校亞克西》這一課中,我明確感受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我也將用心去改正,上好一堂優質音樂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