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地區》地理教學反思

《極地地區》地理教學反思

  一、課前準備:兩極地區位於地球的南北兩端,都是冰雪覆蓋的寒冷世界,自然條件特殊,對學生而言遙遠而陌生,感覺神秘而好奇。因此,在課前請學生查詢相關內容(極地地區的位置、範圍、氣候、資源及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站等),為本節課作鋪墊。課堂上主要採用讀圖分析和探究性討論的教學形式。

  二、教學過程中的片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根據地圖判斷(根據極點和緯度變化,主要是南北極圈判斷)所示圖是屬於南極地區圖還是北極地區圖。兩級地區的緯度位置、範圍、周圍海洋和陸地等內容在書上已敘述,學生都能順利掌握。

  南北極地區判斷方向是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問題,因為它要求學生有豐富的空間想象力,還要結合曾經學過的地球和地圖知識來認識,可以說這是一個比較綜合地體現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的內容。

  (1)透過識別經緯線和經緯度得出結論:北冰洋和南極洲是世界上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和大洲(該知識點已在七年級上冊中學過,在此欲鞏固)。(2)結合曾學過的知識及透過地球儀直觀演示,標出南北極地區地球自轉的方向(南極上空是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北極上空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3)根據南北極上空地球自轉方向,明確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為向東,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是向西,然後,判斷某一點的東西南北。這樣,學生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來學習如何判斷方向,就容易掌握了。(4)瞭解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兩極地區氣候寒冷的主要原因(從緯度位置,海拔高度、冰雪對陽光的反射作用等方面分析南極地區氣候寒冷的成因)。(5)我國在兩極地區建立的科學考察站的地理位置、相對方位及東西半球的位置等內容的學習,也需要學生透過讀圖來完成。特別是幾個科考站的相對位置,在東西半球的位置等,需要較強的讀圖能力(極地地區方向的判別和根據經緯度確定東西半球的位置)才能正確判斷。

  三、本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從課題研究的`目的出發,將學生讀圖分析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把地球知識和地圖知識系統地透過南北極圖來加以綜合,並結合特殊的南北極地圖重新認識經度和緯度,以及如何判斷極點地區的地圖和地球自轉的方向,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在地圖上識別地理事物及其方位的能力。

  四、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些地方設計的還不夠細緻,如在方向的判斷上,在地圖上還存在一個距離遠近的問題,要讓學生注意一定要選擇距離最近的兩點來判斷。總的來說,整堂課有些“趕”,學生討論還是在老師設定的框內,思維得不到發揮和擴充套件,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還有些差距。讀圖能力弱的學生在判斷極地地區方向上還存一定的困難,還有待提高。

  五、改進的方向:(1)認真研讀課標和教材,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充分利用地球儀、地理教學掛圖等教具,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3)製作多媒體課件,透過大量圖片和動畫演示,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生動地掌握極地的基本知識及讀圖的技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