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行道樹》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行道樹》教學反思

  《行道樹》是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散文名篇,借立在城市的飛塵裡的行道樹之口,表達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一深刻哲理,讚頌了那種以奉獻為神聖,甘願自我犧牲,以苦為樂的高尚胸襟和情懷。全文蘊含了對生命價值的思索和感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

  本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能較好地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師生的定位把握的較好,一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一個是學習的主人。

  1、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堂課,不論是在整體感悟上,還是在區域性探討上,我都力求體現這一理念。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文字的撞擊,與老師的撞擊,以及他們之間的互相撞擊,都是在思考中閃現的智慧的火花,體現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例如:我在讓學生自由讀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時,讓他們畫出不理解的詞句並提問,培養他們學會質疑,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他們很快就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如:為什麼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是神聖的事業?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麼自己選擇這種命運?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是深沉的?墮落、悲涼的點綴、憂愁的含義等等問題,有些問題,小組先進行合作探究,互問互答,相互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體現了由不懂到領悟的過程,同時也體現了尊重個體、重視過程這一思想,學生的積極發問和答問,再加上適當點撥和評價等互動互助的形式,在不經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帶給我們的享樂――語文不再是無趣的了,課堂不再是枯燥的了,教學有了它獨特的神韻了。

  2、讓讀貫穿整個課堂:

  我以假如你是一棵樹,你願意生活在哪裡?為導語,引發學生思考、回答。以讀開啟這一課,讓學生自由讀文,畫出生字詞,再透過查詢工具書、看註釋,弄清詞意,讀準字音,對照螢幕上的字詞,採取不同形式的讀,到練寫,而後,全班邊看螢幕上的圖畫,邊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思考行道樹是個什麼樣的形象這個問題。在感知行道樹所承受的痛苦時,我分別找兩個同學對比來讀,一處是第二自然段中行道樹與原始森林的對比,一處是第四自然段中行道樹與沉浸在夜生活歡樂之中的市民的對比,可以體會痛苦二字,體會他們的自我犧牲精神。在此基礎上,我又拓展,事實上行道樹所遭受的痛苦遠不止這些,誰還能舉出一些?這樣很自然的引導學生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木,更不能人為的給行道增添痛苦。因此,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這堂課,我以讀代講,分組讀、個人讀、全班齊讀,有大聲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及快速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發現、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了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基本要求,透過學生與文字的直接對話,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整體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進而感知美、體味美。

  3、注重聯絡實際,陶冶思想情操:

  透過讀文、討論、暢談,同學們認識到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作者是借行道樹的自白,來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並且明白一切神聖的事業都是這樣,需要你為此承受犧牲,但是為人們的幸福而犧牲個人幸福的人,他們是神聖的,他們也是幸福的,這種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比如,讓學生舉出例子來說明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他們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啟發,又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有的說:清潔工所從事的工作雖平凡,但神聖,他們每天起得那麼早,為人們能有清潔安適的環境而辛苦的勞作,無怨無悔,他們不正像行道樹一樣默默地奉獻著麼?他們感到幸福,這是深沉的幸福。還有教師,他們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三尺講臺,等等,同學們情緒激動,動情地講述著身邊的事蹟,即觸動了別人,自己也受到了一次思想道德的'洗禮。

  4、處理好了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係: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指導能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搭建一個平等、民主的平臺,營造一個寬鬆、活潑、主動的學習環境。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這堂課的朗讀訓練和對課文的研討,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整堂課學生處於積極的思維活動中,我指導朗讀,引導對問題的探究,都考慮到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法指導。書應該怎麼讀,對不理解的問題應該如何探究,我都隨時作了適當的點撥。教師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了,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5、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無窮,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相機的糾正學生不好習慣。比如:有的學生在開始讀課文時,手裡沒拿筆,沒有圈圈點點,有的乾脆沒聲音,這時,我會讓他們暫停,並問他們讀書有哪三到,而後再接著讀。又如:有的學生回答問題,總喜歡雙手按在桌上,我也會強調站姿等等,這些看是小事,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因此,平時強調多了,學生的好習慣也養成了。

  6、注重三維目標的落實:

  如我在螢幕上出示:想一想,你身邊還有哪些人像行道樹一樣?他們有哪些相似之處?有的說清潔工,有的聯想到教師,有的聯想到從而使他們感受到為大家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的奉獻者們是多麼的令人敬佩,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反觀這節課,我覺得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一節課的時間,完成教學目標比較倉促,像行道樹的象徵意義沒有講到位。課件上的文字看不清,沒有設計好。在授課時間按排上欠合理,如前面的生字訓練上花的時間較多,以致於後面分析行道樹的形象,時間就很緊。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吃透教材,備好每一節課,讓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實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