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

  一段時間以來,很多教師把教學批評的矛頭指向了教材所輯錄的文章。或許在時代性、思想性等方面,我們的教讀內容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許一個教改浪潮洶湧的年代,我們渴望並呼喚像魯迅、梁啟超、朱自清等能自編講義的大師級語文教師的出現。可是,筆者總還是覺得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是不是應該更多地迴歸到課本,更多地去關注如何將文字閱讀的方法帶給學生,以期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讓語文課文的示範性真正表現出來,儘量地像其他學科的例題一樣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方向或者學習的思路。畢竟不管我們如何精選教材內容,選文的容量在面對“語文”這個大主題時也僅僅只能算是滄海一粟;畢竟教師的個體審美與創造不免讓選文多出了一份“眾口難調“的味道。基於此,我在執教《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文時就極力想以課文為綱,儘量去體現出課文的示範性。

  在梳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的備課思路時,考慮到辛棄疾詞作品的一個典型特點是用典,後人爭議最多的是“掉書袋”,學生閱讀最煩的是內容艱澀,趣味索然,因而,我認為處理這首詞的關鍵是熟悉典故,重點是典故的處理,難點是如何進入典故,透過學習這首詞最終要告訴學生的也還是辛棄疾詞善於用典這一特點,以及今後如何學習辛棄疾的作品。鎖定了“典故”這一主體教學內容之後,如何選擇切入點讓我仍然感到困惑,教學板塊的設計與整合依舊顯得茫然。考慮到迂迴入題的方式或許會讓導語顯得雅緻雋秀一些,但又怕不慎遊離於主題之外,反而加重了辛詞用典累贅的嫌疑。於是最終還是決定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凸顯“典故”的分量,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好在典故畢竟還有“故事”的味道,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比較容易找到突破口。

  如何讓學生把詞中所涉及的這些典故儘量熟悉,是讀懂這首詞的關鍵;如何在45分鐘內讓學生不厭其煩地面對這幾個典故,就成為又一個教學難點。“熟悉”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是反覆閱讀的結果。熟悉課文以及銜接教學的關鍵則需要依賴課堂問題的設定,而問題的設計則需要遵循認知發展的規律。從“有幾個典故”的初步搜尋,到“陳述故事”的內容整理;從“與題目北固亭相關”的再度思考,到簡潔的提煉概括,分別從幾個不同的審查點讓學生反覆閱讀課文及註釋以加深理解。每一次新的閱讀都儘可能地為其提供新的視角。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減輕學生的厭倦情緒,以利於更好地完成,熟悉課文)這一目的。

  辛詞用典突破了史料的簡單堆砌,要體現這種糅合的藝術魅力,就需要捕捉詞中能恰倒好處地發揮銜接功能的字詞。一個“望”字不僅將眼前與隔江之景連線起來,還將歷史的回顧與現實的'沉思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回首歷史的悲壯,又有面對現實的蒼涼;既有登臨送目的情狀,又有抒發思古幽情的依憑。尋找到這個“望”字,整首詞的內在聯絡及教學內容的銜接便豁然開朗了。

  回味整堂課的教學,我感到比較滿意的還是對典故這一難點的處理。有了反覆熟悉典故的基礎,詞中所隱含的作者悲壯的情志在讀者面前才得以酣暢淋漓地展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痛楚和失落才讓人咀嚼出深層的味道來,才讓每一位進入意境的人為之捧淚,為之扼腕。

  當然,這堂課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應該說,在詩歌教學中,誦讀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如果在理清思路、展示意境之後能緊接著再進行一次讀的訓練,範讀也好,聽讀也罷,或者乾脆讓學生進行試讀,以此來檢測他們對作品的獨立理解,這樣會使整堂課的處理更完美一些,教學高潮也必將更明朗一些,詩歌的韻味也會顯得更濃一些。除此之外,在反思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課堂語言準確的必要性。比如,課堂上我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用一句簡潔而完整的話概括詞中所涉及的典故。”這一問讓很多學生摸不著頭腦。這個問題無意中丟掉了概括的“數量”,學生對概括的要求也不很清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