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們的話語權

關注孩子們的話語權

  零五年的《幼兒教育》第一期上,有一篇題為《對兒童話語權的思考》的文章,作者華道金有這樣一段話:“兒童擁有話語權是法律規定的,是任何人無權加以限制和剝奪的,關注孩子的話語權。而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能使活動‘正常’開展,阻止兒童說話,不讓兒童表達自己的想法,剝奪兒童的話語權,這是對兒童教育不負責任的表現,是對《兒童權利公約》的不尊重。教育的目的在於促進兒童成長,難道阻止兒童說話甚至剝奪兒童的話語權,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兒童就成長了,發展了?話語權是法律賦予兒童的權利,教師應該自覺遵守《兒童權利公約》,還兒童以話語權。”讀了這段話我的眼前出現了紅紅小朋友那雙驚恐無助的眼睛……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每天早晨,我讓小朋友上完廁所,再到操場上自由活動,做韻律操和幼兒廣播操。做操時要求小朋友不隨便說話,眼睛看好老師,認真有力地做動作。這天,我正認真地領著操,紅紅小朋友小便急了也不敢出聲,她急得不行,身子蹲了下去,但還是沒憋住,還要擔心老師會批評她:剛才為什麼不小便。

  是啊!我就是“一些教師”中的一員。如果平時,我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做操整齊一些而壓制他們,而是給孩子充分的話語權,傾聽孩子的心聲,紅紅就不會小便急了也不敢出聲,弄到要尿在身上。我對自己的做法感到內疚,同時,也引起了我對“兒童話語權”的關注。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開始注意讓孩子有機會行使自己的話語權。

  一天早晨,小朋友們圍在我的身邊,開心地做著遊戲。我發現揚揚小朋友遊離在活動之外,呆呆地站著,眼睛有點紅,我意識到應該給他行使話語權的機會,傾聽他的心聲。我很快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引導他訴說心聲:“我不知道今天誰來接我,我要外婆來接我。”揚揚小朋友的父母離婚了,他判給了父親,家庭情況較複雜,接他的人時常換,難怪他有這樣的顧慮,家長之友《關注孩子的話語權》。瞭解了他的想法,我給了他有效的安慰,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融入了集體活動之中。

  在活動中,那些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性格外向的孩子,行使話語權的機會較多,而那些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或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很少發出聲音,需要老師做有心人,及時給予他們行使話語權的機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心理,捕捉他們內心深處的慾望和需求,體會他們的感受,採取積極措施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透過給揚揚話語權,傾聽他的心聲,我獲得了一種成功的快樂體驗。

  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小朋友們已吃完點心。我輕輕敲著小鈴,孩子們跟隨小鈴的節奏,整齊地拍起了小手。我的鈴聲越來越輕,最後停了下來,孩子們很默契地停止了喧鬧,手腳放穩,眼睛亮亮地看著我。大家都知道,集體活動的時間到了。我習慣性地用眼光掃視著每一個孩子,接觸到琛琛小朋友投來的異樣的目光,便輕聲問:“你怎麼啦?”他小手放到膝蓋上,嘴角動了動,欲言又止,沒有出聲,臉上露出了不安的表情,還輕輕地搖著頭,好象很難受。

  琛琛小朋友聰明好動,平時不愛說話,每天放學時,在奶奶的反覆督促下,才從牙縫裡擠出輕輕的一句:老師再見!然後急忙離開。我平時和他目光接觸,他總是笑笑,甚至在他做錯了事,批評他時,還是那種表情。今天看到他這樣的神情,引起了我的警覺。我必須馬上給他說話的機會,傾聽他的心聲。我連忙走過去,蹲下身子詢問情況。他指指新皮鞋帶子上一顆圓錐體的小珠子,還是不吭聲。我耐心地問:“還有一顆呢?”他又指指右鼻孔。“不會是塞進鼻孔裡了吧?”我輕聲問道。這時,他使勁地點頭,小手按住右側鼻翼,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我托起他的下巴,往鼻孔裡看,不知是我視力不好,還是珠子塞到裡面去了,什麼也看不見,但我確信,他告訴我的是真的。我想起衛生老師說過的教孩子擤鼻涕的方法,幫他按住左側鼻孔,邊說邊做動作給他看,叫他用力擤,他很聰明,領會了我的意思,一下、兩下… …還是沒出來,他更急了,我也有點慌,這可怎麼辦好呢?但我還是輕聲安慰:“別急,老師來幫你,再試試。”他又用勁擤了幾下,小珠子終於從他鼻腔裡噴了出來。好險哪!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冰冷的額頭,慶幸自己及時給了琛琛話語權,傾聽了他的心聲,瞭解到了危險的情形,及時消除了危險。孩子的話語權,保住了他的安全,真不可忽視。

  我要為孩子實現話語權創造條件。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保持與孩子的對話狀態,使雙方能夠自由地表達和交流、碰撞和爭鳴,相互傾聽彼此的聲音;為孩子創造話語環境,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感受和體驗,並和孩子交流討論,組織孩子進行專門的討論,透過交流討論,解決問題。讓孩子充分實現其話語權。

  讓我們都來關注孩子的話語權,傾聽孩子的聲音,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