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多樣性2教案

生物的多樣性2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描述生物多樣性

  認識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多樣性內在聯絡

  2、 能力目標:學會找資料、書寫、口頭表達

  3、 情感目標:小組成員合作交流

  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二、重難點及關鍵

  重點:描述生物多樣性

  難點:遺傳多樣性

  關鍵:活動"學生上臺口述生物及特徵"

  三、創新點

  以學生上臺口述生物及特徵的活動為主線,學生透過親身參與,而感知生物的物種多樣性;經過類比和比較學生口述的生物,而得出遺傳多樣性;再經分析不同生物的生活環境而得出生態系統多樣性。

  四、教學步驟

  (一) 匯入

  上次課我給同學們佈置了一個作業:回家查資料,列舉一些生物的特徵。下面就請同學們有次序的輪流上臺給大家介紹你的辛勤搜尋的結果吧。注意:要說清生物名稱,特徵和生活的環境。我第一個說:雪蓮,下部葉綠色,上部頁乳白色。膜質,生於3000米左右的高山。

  好!下面輪到同學們表演,從第一組的同學開始

  (二) 學生輪流上臺講解(教師在副板書上記下學生講的生物名和生境)

  小結學生活動: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好,看黑板上列出的這40多種生物一定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增長了不少知識,可想而知同學們課後是十分努力認真的。我們大家一起鼓掌表揚、鼓勵一下。每個同學都收集了不少資料,記著整理好放入自己的資料袋。下面又給大家一個加分的機會了 。小組活動做好了可是有加分的,請同學們課後一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組內的資料整理,去除重複的,看看哪個小組蒐集的多。然後製成小卡片,像書上12頁下面的生命檔案冊一樣的格式。看哪個小組的最多,最好!

  (三)講授新知(根據副板書上列舉的生物名及生境講述)

  大家看雪蓮生活在3000米的高山,鳥在天空飛翔,魚在水裡遊,人生活在陸地上。是不是地球任何地方都有生命存在,有一個範圍嗎?

  學生回答:略

  在地球有生命生活的'區域,圍繞著地球是一個圓圈,我們把她叫做生物圈,他有一個範圍限制--海平面以下約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之間,包括大氣圈下層,整個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層。為什麼生物能在這裡生活?

  學生回答:有維持生命的空氣、水、陽光等條件

  生物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生命世界,在生物圈中處處都有生命,森林、海洋裡的生物多不可數,乾旱的沙漠中也長有仙人掌駱駝刺等植物,而且比沙漠更嚴酷的海底火山口也是生機昂然,那裡生活著深海蟹、管形蟲和細菌……

  生物在生物圈中無處不在,那麼生物有多少呢?同學們每人收集了可能有幾十種,小組綜合後可能有幾百種,全班討論後可能有上千種,但那也不過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在過去200多年中,生物學家發現、命名並記錄了200多萬種生物,70%是動物(大多是昆蟲),約22%是植物和真菌,約5%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衣藻、酵母菌等)還有許多生物等著我們去發現和認識。科學家估計,自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生活過的生命可能有10億種,包括已滅絕的恐龍和由於人類亂捕殺而在近代才滅絕的袋狼、吞吐鳥等。可見生物的物種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稱為物種多樣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