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案

七年級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案

  七年級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案

  七年級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行為。

  3.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4.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本學期我將透過教學實踐,確實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使學生掌握走、跑、跳、投擲以及球類等運動專案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同時加強思想教育,確實完成教學任務,以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初一新生,由於他們來自各間校風不同、師資要求有異、體育風氣有別、場地器材條件有差異的小學,這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學生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感情豐富而強烈,表現為情緒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因此,在進行初一的體育教學時,應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原來體育素質較較好的同學能樹立新的拼搏目標,而對於體質較差的“困難戶”能在新的環境下樹立自信,發揮長處,增強體質。

  三、教學目標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拼搏進取精神。

  (二)、透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夠做到:

  1、能自覺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外各種體育活動;

  2、知道合理安排鍛鍊時間的意義;合理安排鍛鍊時間,運用掌握脈搏測定等常用方法,測量運動負荷;

  3、瞭解所學專案的簡單技、戰術知識和競賽規則;

  4、透過技能練習,發展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術,增進身體健康;

  5、瞭解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意義,樹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運動能力,和與同伴合作練習的能力;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適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競爭意識;

  四、教學措施

  (一)教學改革

  1、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2、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3、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4、開展民主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5、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評價制度。

  6、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1、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養成進會場鍛鍊身體的習慣。也可豐富學生課餘文化生活,充分發展其個性和才能,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堅持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

  3、堅持班級體育鍛煉,廣泛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

  4、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堅持自覺經常鍛鍊身體。

  (三)激勵機制。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特別是新的課程標準的頒發,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傳授,還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讓他們在興奮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激勵與期待中增強信心,不斷激發前進的力量。

  (四)開展探究索性學習。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讓其去探索、去發現,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健康的思想觀念、領悟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觀察、發現、學習、練習、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生透過探究學習理解動作概念,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

  第一節、生活方式與健康

  教學目標:

  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組成部分。

  2、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義。

  3、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4、認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選擇並逐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樣獲得健康。

  難點: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播放范曉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

  2、提問學生這是什麼歌?歌詞中都唱了什麼?

  3、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匯出學習內容(生活方式與健康)。

  (二)提問講解

  1、教師提問。請同學們回憶小學階段學習的健康知識,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什麼是健康。

  2、學生舉手回答。

  3、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講解健康概念及組成部分。

  4、教師小結。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為載體,健康不僅承載著我們的智慧和品格,還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基礎。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部分。那麼我們怎麼獲得健康呢?

  (三)活動一

  怎樣才能獲得健康

  1、活動目的。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過程中,在教師指導下,知道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生活、心理平衡對健康的重要性。明確獲得健康要樹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義。

  2、活動形式。自學,分組討論,教師小結。

  3、具體操作。

  (1)學生按要求自學教科書中“健康四大基石”內容,並進行分組討論。

  (2)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討論情況,並進行指導。

  (3)小組推代表彙報交流,其他學生補充。

  4、教師小結。獲得健康是每位同學的權利,也是責任,更是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學會判斷、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問講解

  1、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科書中林軍一天生活方式表現圖;要求學生判斷林軍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並說出理由。

  2、學生按要求做出選擇,並闡述理由。

  3、教師及時補充講解與學生互動。

  4、教師結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運動,導致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講解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5、教師小結。生活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獲得與保持健康,就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動二

  思考為什麼林軍覺得“說來容易做來難”?改變生活方式的關鍵是什麼?

  1、活動目的。讓學生知道改正不良習慣,需要健康知識指導,需要堅定信念支撐,需要輔助正確的行動和意志努力,懂得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進而知道改變生活方式的關鍵是“知”、“信”、“行”的統一。

  2、活動形式。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師小結。

  3、具體操作。

  (1)教師佈置活動要求。

  (2)學生獨立思考後,同桌之間交流自己的體會。

  (3)教師巡視指導。

  (4)同桌推出代表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分享。

  4、教師小結。在現實生活中,像林軍這樣的事例是客觀存在的。反思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希望同學們要客觀地評價自己。如果存在問題,那麼就要對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識、堅強的毅力、積極的行動,去戰勝不良的生活方式與習慣,這樣才能收穫與保持健康,提高學習效率。

  (六)教師總結

  生活方式與健康密不可分,如果擁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將擁有健康。今天學習了生活方式與健康的知識與技能,相信它們將成我們今後健康成長的行動指南。同時,我們要關注家人及周圍人的健康,成為健康的使者。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告別愚昧,選擇文明,在學習、生活中成為現代健康觀念的實踐中。

  第二節、每天堅持一小時體育鍛煉

  教學目標:

  1、在互相討論中和教師引導下,理解體育鍛煉的價值。

  2、在自學、討論和教師互動交流過程中,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3、在教師引導下明確個人堅持體育鍛煉的策略。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堅持體育鍛煉對身心發展的價值。

  難點:引導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明確個人堅持體育鍛煉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課的開始

  1、教師宣佈學習內容。

  2、學生齊讀“每天堅持一小時體育鍛煉”課題。

  3、教師提問,為什麼學習這個內容?請同學們看大螢幕。

  (1)內容。

  (2)目的。

  (二)活動一、堅持體育鍛煉對身心發展有什麼價值

  1、活動目的.。透過活動,使學生在原有理解體育鍛煉價值的基礎上,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堅持體育鍛煉對身心發展的價值,進而提高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2、活動形式。小組討論,推小組代表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3、具體操作。

  (1)教師提出分組討論要求。

  (2)小組討論。

  (3)教師巡視指導,蒐集資訊。

  (4)小組推代表與教師和同學交流。

  (5)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情況,利用課間或掛圖,形象直觀地補充講解。

  4、教師小結。

  (三)活動二、說一說“你參加過的或觀看過的最難忘的體育活動和比賽”,談談自己的感受、體驗或收穫。

  1、活動目的。分享參加體育鍛煉的感受、體驗和收穫激發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2、活動形式。同桌討論、班上交流,教師小結。

  3、具體操作。

  (1)教師語言組織。

  (2)同桌同學之間交流。

  (3)推代表與教師和同學交流。

  (4)教師歸納與學生互動。

  4、教師小結。

  (四)提問講解

  1、教師說出“生命在於運動”的體育格言,提問學生,你們能說一說你知道的體育格言。

  2、學生交流體育格言。

  3、引導學生觀看毛澤東參加體育鍛煉的影片。

  4、學生閱讀教科書中對毛澤東參加體育鍛煉的介紹。

  5、引導學生談觀後和讀後的感想。

  6、教師解釋、歸納毛澤東的體育思想觀點,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體育鍛煉價值的理解。

  7、教師小結。

  (五)學習每天堅持一小時體育鍛煉的策略。

  1、教師引導學生提出自己對體育鍛煉的認識觀點。

  2、歸納學生認識觀點,用課件或掛圖給出教科書中正誤的內容。

  3、引導學生針對有關體育鍛煉的誤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4、結合學生提出的看法,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5、教師提出“學習忙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誤區。

  6、學生分組交流,共同設計利用學習的空餘時間進行身體鍛鍊的方案。

  7、教師小結。正確地認識體育鍛煉,能夠堅定體育鍛煉的信念,增強動力。

  8、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或掛圖展示“周體育鍛煉計劃”表,引導學生觀察說出構成“周體育鍛煉計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9、教師歸納制定“周體育鍛煉計劃”主要包括的內容。

  10、教師依次講解怎樣制定目標、如何確定鍛鍊時間、

  運動負荷、怎樣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評價等內容。

  11提示制定“周體育鍛煉計劃”注意事項,解答學生疑問。

  12、佈置作業。

  (六)教師總結

  1、知識梳理。

  2、本課小結。

  怎樣選擇鍛鍊內容、如何確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