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畫楊桃》的優秀教案設計

語文《畫楊桃》的優秀教案設計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透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作者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地敘述“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最後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透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突出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的教育,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學習目標

  ⒈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⒊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⒈出示楊桃實物: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

  簡介楊桃

  ⒉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齊讀課題。(板書:畫楊桃)

  ⒊圍繞課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①誰畫楊桃?②怎樣畫楊桃?③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④作者為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課文,感知內容

  ⒈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⒉利用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⒊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⒋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理清層次

  ⒈指讀生字詞

  ⒉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絡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⒊指讀課文,交流: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

  ⒋劃分層次

  第一段(1):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

  第二段(2—18):具體地敘述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發生的事

  第三段(19):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用連線段意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發生的事,最後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再度課文,質疑問難

  ⒈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⒉師小結: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透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五、指導書寫

  六、佈置作業

  ⒈抄寫生字新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明確目標

  ⒈認讀字詞,朗讀課文

  ⒉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中感悟,探究課文

  ⒈學習第一段

  指名讀;感悟重點:

  ⑴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是……就……不要……)

  ⑵父親是怎樣教誨我的?“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即畫畫時應該怎樣做和不應該怎樣做。“想當然”,是指不顧看到的實際情況,只根據自己腦子裡的印象判斷、做事情。“走了樣”,是失去原來的樣子;“畫走了樣”,就是畫的和看到的不樣。)

  ⑶“經常”“叮囑”說明什麼?(父親對我的教誨很嚴。)

  ⑷指導朗讀。

  ⒉學習第二段

  指名讀;重點感悟:

  ⑴“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說明“我”是嚴格按父親的叮囑去做的,對自己的畫非常自信。)

  “我”為什麼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兩個原因:一是從“我”的座位看到的楊桃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二是“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認認真真地看”,就抓住了從“我”坐的這個角度看到的楊桃的特點;“老老實實地畫”,就是按照父親叮囑“我”的那樣畫,看見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⑵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認為畫得怎樣?態度是怎樣的?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深入讀懂課文。(“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同學們採取的是嘲笑的態度,而老師則透過:看、走、坐、審視一系列動作,從“我”的角度去觀察實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呢?(老師在“審視”之後神情變得“嚴肅”,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引起了他的沉思;)

  當老師讓學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後,學生的態度又發生了哪些變化?(這時可抓住學生此時與剛才態度的對比,剛才是好笑,現在是說話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表明同學們已經知錯。)

  老師的態度又發生了什麼變化?(老師在教育同學們之後神情變得“和顏悅色”,是因為他發現同學們已經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裡了。)

  ⑶引導學生分析老師的態度可分三步:審視→嚴肅→和顏悅色(首先,老師“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老師這樣做,是從“我”的角度進行觀察,據此判斷“我”畫得是否準確。接著,老師請覺得好笑的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讓他們也從“我”看楊桃的角度來觀察,使他們親眼看到楊桃真的像個五角星。最後,老師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啟發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⑷同樣的楊桃,為什麼卻畫出了不同的樣子?老師為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提問,讓學生實際觀察後才說出道理?老師這樣做說明什麼?(說明老師做事嚴肅認真,教育學生講究方法,表現出高超的教育藝術)

  ⑸理解老師講的最後一段話?老師說的一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以及句與句之間的關係。(這段話講了三點意思:一是講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二是講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三是講應該實事求是。)

  把父親和老師的話聯絡起來理解。他們說過哪些相似的話?這些話都說明了什麼道理?這個道理僅適用於畫畫嗎?(透過老師與父親的話的對比,找出共同點:進一步強調了做事要實事求是的道理。其道理不僅適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做任何事情。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生受益。所以文章最後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⑹為什麼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見上)

  ⒊小結:

  作者透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突出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的教育,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三、總結全文

  ⒈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⒉齊讀倒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⒊總結:課文從一件事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來龍去脈交待得十分清楚。此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緻,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老師神態由嚴肅到和顏悅色,老師的話語通俗易懂,循循善誘,飽含哲理,表現出高超的教育藝術。學生們開始嘻嘻哈哈,以為“我”把熟悉的楊桃畫成五角星,非常好笑;瞭解真實情況後,顯得很尷尬,反映學生們的率直、天真。

  ⒋ 中心:《畫楊桃》這篇課文透過講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教育我們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不能憑空想象,不要輕易下結論。

  ⒌課文的特點是運用對比手法,從一件事的敘述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時同學們採取的是嘲笑的態度,而老師則透過:看、走、坐、審視一系列動作,從“我”的角度去觀察實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當老師讓學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後,學生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學生此時與剛才態度的對比,剛才是好笑,現在是說話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表明同學們已經知錯;在課文最後一段,透過老師與父親的話的對比,找出共同點:進一步強調了做事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四、課堂練習

  ⒈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個。”

  你有什麼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⒉補充提示語: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_____。(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____。(他遲遲疑疑地說)

  “好,下一個。”

  ⒊想象說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⑴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⑵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⑶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麼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⑷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⑸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裡感到暖融融的,因為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

  五、板書設計

  教 誨 很 嚴: 經常叮囑 是……就……不要

  畫: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準確

  畫楊桃 畫楊桃受教育 生:嘲笑

  師: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

  一 生 受 用: 實事求是

  六、佈置作業

  ⒈思考: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⒉完成課後第三題。

  附:參考資料

  ⒈楊桃 又名陽桃、羊桃,五斂子。常綠或半常綠喬木。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卵圓至橢圓形,頂有短尖頭。花小,鐘形,紫紅色。漿果橢圓形,長5~8釐米,有五稜,間或三到六稜,未熟前果皮青綠色,熟時黃色。一年內開花數次,自夏至秋相繼不絕,秋冬果熟時黃色。性喜高溫多溼,好陰。分佈於熱帶亞洲。我國華南地區均有栽培。果質生食或製成各種加工品,也供藥用,能生津止渴。葉有利尿、散熱毒、止痛、止血作用。

  ⒉想當然 成語,典出《後漢書·孔融傳》。說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其子曹丕把袁紹兒子袁熙的嬌妻甄氏佔為己有。謀士孔融不滿,又不便直說,就寫信給曹操,說周王把紂王的寵妃妲己送給了輔佐自己建立周朝的周公。歷史上本沒有此事,曹問出自何典,孔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用意在於諷刺曹操父子。後來,就用“想當然”為推想起來一定是如此的意思。

  ⒊《畫楊桃》的三“妙”

  一妙用“反覆”質疑。在“我”畫出了一張像五角星的楊桃後,先是“有幾個同學看見了,卻哈哈大笑起來”。老師問同學們:“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好——笑!’有幾個同學搶著答道,同時發出嘻嘻的笑聲。”直到最後,老師教育學生:“……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這裡連續出現了幾個“笑”字,這就是“反覆”。前幾個“笑”字不僅使“我”,而且也使讀者在心裡畫了一個又一個問號:有的同學為什麼“笑”?為什麼覺得“好笑”?為什麼“發出嘻嘻的笑聲”?而最後一個“不要忙著發笑”則使人茅塞頓開,找到了答案。

  二妙以“標點”繪形。文中有一處用到了“——”,六處用到了“?”,四處用到了“!”,三處用到了“……”。“好——笑!”中的“——”表示聲音的拖長,描摹了幾個同學自以為是、得意洋洋的神態。而六個“?”,“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是同學們的責問;“這幅畫畫得像不像?”“它像什麼?”“那麼,像什麼呢?”是老師的提問;“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是老師的反問。這是老師和“有的同學”對“我”畫的楊桃截然不同的反應。四個“!”,“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不像!”“像五角星!”“好——笑!”則是“有的同學”幼稚可笑的表現。而“不……像。”“像……五……角星。”這裡的三個“……”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有的同學”知道自己錯誤後不好意思的神態。由此可見,文中的標點符號具有多麼神奇的作用!

  三妙借“呼應”揭示主旨。在課文的開頭一段中,引用了“我”的爸爸經常叮囑的一句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而在課文的最後,又寫了老師說“……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爸爸的話和老師的話是多麼相似啊!在這裡,文章運用了“呼應”的手法:前呼後應,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宗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不要憑藉自己的經驗來否定別人的新發現。

  ⒌詞語

  叮 囑—再三囑咐。如,媽媽囑咐我過馬路時要小心。

  教 誨—教導;教訓。如,我們要牢記老師的諄諄教誨。

  受 用—得到益處。如,學好知識技能可以受用一生。

  準 確—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或預期。如,他的普通話發音很正確。

  審 視—仔細看。如,我審視他的面孔,半天才認出他就是我的同學。

  和顏悅色—形容和藹的臉色。和:和藹。顏:臉色。悅:愉快。色:臉色。如,老師總是和顏悅色地對待同學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