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優質課教案範文

桂林山水優質課教案範文

  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裡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為什麼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出示多媒體課件,邊看邊思: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桂林山水相關的圖片展示

  二、揭示學法,理清脈絡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

  (3)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1)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說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2)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透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ga.真清啊nga,真綠啊ya)

  三、總結方法,自學感悟

  思考題: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

  四、深化重點,揭示中心

  1、學習重點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最近訪問